业务机制的三个层次(一)——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群)管理和项目管理
(2017-03-03 13:46:33)
转载
▼
在企业中,改变业务的工作机制又可以被分为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通常我们所说的项目管理往往指的是侧重于确保项目目标实现的狭义的项目管理。那我们今明两天,就来好好说说组织级项目管理的整体环境。
业务机制的三个层次(一)——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群)管理和项目管理
(1)项目组合管理
最上面的两层我们把它叫做项目组合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是衔接企业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组合的概念来源于投资领域,如大家在炒股票的时候会通过组合不同的股票来降低风险。
买股票是一种很典型的投资行为,原则之一是“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此通常大家会同时持有几支不同的股票,在资金分配上,一般也不会把所有的资金平均分配到这几支股票上。通常,大家会对自己的股票做个评估,以决定哪个股票应该多投钱,哪个应该少投钱,并明确多投钱和少投钱的依据是什么。投入产出比是比较常用的评判依据,通常认为投入产出比高的股票应该多投钱,投入产出比地的股票应该少投钱。买了股票之后,大家每天关注股票,预测涨或跌的趋势,评估收益风险的大小,以决定再次买入或卖出的时机和金额。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与股票买卖过程类似,只是主体变成了企业,用企业的收入代替了家庭的收入。对于企业来说,做项目是一个投资的行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认真考虑、评估各个项目的特点和价值的大小,以判断该项目对于企业的投资优先级。项目的重要性,战略的定位、收益的多少,都可以作为企业评估项目优先级的依据之一,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决定每年宝贵的预算和稀缺的资源到底应该优先分配到哪几个项目上,这就是企业计划预算和项目立项的过程。
立项之后,企业要监控各个项目的运行状况,就像大家买股票一样,得有人看着,这个项目到底是赚钱还是不赚钱,以及按当前趋势发展下去到底还能不能产生收益,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项目组合管理。所以站在企业的层面,这个项目组合管理机制要解决的是企业投资导向的问题,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决定资源的分配,确保企业的投资组合收益达到最大化。
转载
▼
在企业中,改变业务的工作机制又可以被分为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通常我们所说的项目管理往往指的是侧重于确保项目目标实现的狭义的项目管理。那我们今明两天,就来好好说说组织级项目管理的整体环境。
业务机制的三个层次(一)——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群)管理和项目管理
(1)项目组合管理
最上面的两层我们把它叫做项目组合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是衔接企业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组合的概念来源于投资领域,如大家在炒股票的时候会通过组合不同的股票来降低风险。
买股票是一种很典型的投资行为,原则之一是“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此通常大家会同时持有几支不同的股票,在资金分配上,一般也不会把所有的资金平均分配到这几支股票上。通常,大家会对自己的股票做个评估,以决定哪个股票应该多投钱,哪个应该少投钱,并明确多投钱和少投钱的依据是什么。投入产出比是比较常用的评判依据,通常认为投入产出比高的股票应该多投钱,投入产出比地的股票应该少投钱。买了股票之后,大家每天关注股票,预测涨或跌的趋势,评估收益风险的大小,以决定再次买入或卖出的时机和金额。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与股票买卖过程类似,只是主体变成了企业,用企业的收入代替了家庭的收入。对于企业来说,做项目是一个投资的行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认真考虑、评估各个项目的特点和价值的大小,以判断该项目对于企业的投资优先级。项目的重要性,战略的定位、收益的多少,都可以作为企业评估项目优先级的依据之一,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决定每年宝贵的预算和稀缺的资源到底应该优先分配到哪几个项目上,这就是企业计划预算和项目立项的过程。
立项之后,企业要监控各个项目的运行状况,就像大家买股票一样,得有人看着,这个项目到底是赚钱还是不赚钱,以及按当前趋势发展下去到底还能不能产生收益,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项目组合管理。所以站在企业的层面,这个项目组合管理机制要解决的是企业投资导向的问题,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决定资源的分配,确保企业的投资组合收益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