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梦
看琼瑶的《寒烟翠》这本书的时候,念初中,十来岁的年纪,正是爱做梦好憧憬的年纪,去同学家玩的晚了,晚上便留宿在那,看到她床头有一本旧书,旧到没有封面缺页少纸也无法看到作者,然而一翻开来就喜欢上,熬了一个晚上看完,仔细在心里回味咂摸了几个礼拜,然后就把这个故事给忘了,这之后,从未想起。
有段时间,做了这样一个梦:
朦胧中,有个人赤着脚走在一片草地上,面前朦朦胧胧的看不清楚,眼前有一个湖泊, 湖水绿得像一池透明的液体翡翠,在太阳下反射着诱人的绿光。
周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围绕着生长在这个湖泊周围,树木直入云宵,枝丫茂密丛生,在水中倒映出无数的倒影摇曳波动,树底长着很多的杂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让人目眩神迷。
这样的绿和这样的红配在一起显得格外的赏心悦目,阳光照在森林和湖泊上,湖面上笼罩着一层紫色的雾气,氤氤氲氲,光彩四射,有一种慑人的宁静和说不出来的神秘气氛......
醒过来的时候,世界很安静。那梦里的美丽还在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应该从来没有到过这样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场景是如何发生的?想了很久,也没找到答案。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复看了琼瑶的一些书,比如《六个梦》、《窗外》、《彩云飞》、《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匆匆太匆匆》、《彩霞满天》、《几度夕阳红》......直到《寒烟翠》的时候,我的心里砰砰跳了几下。在这本书里,女主去过一个湖,见过一个和我梦里一模一样的场景。我才想起来,那梦里的景色就是出自于这里,而我原来看过的那本破烂的不知出处的书,终于找到了主家。
一个人的心和感受,其实是多变的,有的时候现实的可怕,有的时候又可以感性的入木。李清照写得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写得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苏轼能写“老夫聊发少年狂”,也能叹“纵使相逢应不识”。
然而,无论如何的变化,却总有那样一个最爱、最喜欢的那一种文字,最喜欢的那一个物件,最喜欢的那一类人群。所以这世间,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这些个人的最爱是埋在心底的那一颗朱砂痣,虽经时间消磨不减分毫。
我终于知道,无论看多少的亦舒,评弹一个女人应该要抓取多少爱,如果没有爱就抓住钱;也无论看多少的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女子当自强。我的心里对着琼瑶式的那种缠绵,不现实的梦幻还是情有独钟。
无论世界是怎样变化的,男女如何平等,女子如何自立,然而,在某一个时刻我们总还是希望有人能将自己捧在手心细心呵护,就像所有琼瑶故事里所描述的爱情,纯粹干净,被捧在手心里珍之爱之,带着小儿女的心思,将千般心思化为绕指柔。
有段时间,做了这样一个梦:
朦胧中,有个人赤着脚走在一片草地上,面前朦朦胧胧的看不清楚,眼前有一个湖泊, 湖水绿得像一池透明的液体翡翠,在太阳下反射着诱人的绿光。
周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围绕着生长在这个湖泊周围,树木直入云宵,枝丫茂密丛生,在水中倒映出无数的倒影摇曳波动,树底长着很多的杂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让人目眩神迷。
这样的绿和这样的红配在一起显得格外的赏心悦目,阳光照在森林和湖泊上,湖面上笼罩着一层紫色的雾气,氤氤氲氲,光彩四射,有一种慑人的宁静和说不出来的神秘气氛......
醒过来的时候,世界很安静。那梦里的美丽还在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应该从来没有到过这样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场景是如何发生的?想了很久,也没找到答案。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复看了琼瑶的一些书,比如《六个梦》、《窗外》、《彩云飞》、《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匆匆太匆匆》、《彩霞满天》、《几度夕阳红》......直到《寒烟翠》的时候,我的心里砰砰跳了几下。在这本书里,女主去过一个湖,见过一个和我梦里一模一样的场景。我才想起来,那梦里的景色就是出自于这里,而我原来看过的那本破烂的不知出处的书,终于找到了主家。
一个人的心和感受,其实是多变的,有的时候现实的可怕,有的时候又可以感性的入木。李清照写得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写得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苏轼能写“老夫聊发少年狂”,也能叹“纵使相逢应不识”。
然而,无论如何的变化,却总有那样一个最爱、最喜欢的那一种文字,最喜欢的那一个物件,最喜欢的那一类人群。所以这世间,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这些个人的最爱是埋在心底的那一颗朱砂痣,虽经时间消磨不减分毫。
我终于知道,无论看多少的亦舒,评弹一个女人应该要抓取多少爱,如果没有爱就抓住钱;也无论看多少的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女子当自强。我的心里对着琼瑶式的那种缠绵,不现实的梦幻还是情有独钟。
无论世界是怎样变化的,男女如何平等,女子如何自立,然而,在某一个时刻我们总还是希望有人能将自己捧在手心细心呵护,就像所有琼瑶故事里所描述的爱情,纯粹干净,被捧在手心里珍之爱之,带着小儿女的心思,将千般心思化为绕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