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间3次入围亚洲50佳的餐厅,值得推荐吗?
前不久,亚洲50最佳餐厅榜单出炉,大陆地区仅有2家入围。上海福和慧,就是“梅开三度“的一家。
对于这间素菜馆,坊间评价不一。但今年,它的排名从全亚洲第18掉到第48,却是不争的事实。
它到底值不值得推荐呢?秉承“不吃人嘴短”精神的我们,就自掏腰包,为你带来一份真实的体验报告。
【菜单】
与西餐相同,福和慧提供的是套餐,并且规定两位就餐者必须点同样的套餐,三人及以上才可以点不同价位的套餐。

除了380元/人、580元/人、780元/人这三套全年都能吃到的常规菜单,还有一份780元/人的时令菜单,会根据季节、更新。
由于下个月春季时令套餐才会上线,所以我们当天点的是780元/人的冬季时令套餐。喏,菜名相当朴实直白……

【开胃菜】
三道造型精致的开胃小菜餐单上并没有,服务生说是赠送的,并且建议遵循从热到冷的顺序,先吃中间的小土豆,然后是左边的亚麻籽薄饼,最后是右边的豌豆塔。

小土豆上点缀着胡萝卜泥,一口咬下去,混合着芝士奶油的内馅就开始爆浆,还不错。

亚麻籽薄饼无感。

豌豆塔口感很清凉。豌豆泥本身没什么味道,全靠上面那一层芝士碎调味,加上弄成丝状的豆角,蔬菜味儿浓郁。

【凉菜】

端上这道梨笋时,服务生强调要“一片梨一片笋夹在一起吃”,并现场淋上自家特制的柑橘酱油。
港真,梨和笋融合很奇妙,再加上渗到食材里淡淡的酱油果香,一点甜一点咸,口感清新,算是整个套餐里个人印象深刻的一道菜。海葡萄和海藻作为配菜,比较有新意,但味道就……没什么鲜明个性。
【汤】

这道汤在网络获得不少好评,但离完美尚有距离。
造型清雅,汤头够鲜,豆腐和豌豆做的莲蓬也很有创意,吃起来不像豆腐,反而像细腻的芝士蛋糕。
扣分在哪里呢?全在松茸上。嚼起来像海绵,口感不好。

按说现在不是产新鲜松茸的季节,吃到的松茸不是干松茸泡发的,就是用冰冻方法保存的鲜松茸,口感打折也情有可原。
【鸡头米】

玲珑剔透的“树叶 ”是风干的白菜做的,工艺可见一斑。鸡头米、黄豆粒、莴笋粒混合麻酱炒,麻酱味儿若隐若现。
【梅菜】

掀开中间的小盖子,芝士+梅干菜的奇妙组合便呈现在眼前。
你能想象这种“洋泾浜”口感吗?芝士是气味相对温和的日本芝士,用来衬托梅干菜再好不过,挖一勺咸香浓稠的芝士梅菜酱,夹在芝麻小面包里,一口一个香!

这道菜还配有白醋腌渍的小菜,西芹、腰果仁之类的。个人觉得如果西芹绰水后冰镇一下,会更爽口解油腻。

【茄子】
一端上来,我们就觉得这个黑松露品相一般,湿漉漉的,但低头嗅,那股子性感“煤气味儿”还算若隐若现。
茄子是老上海浓油赤酱的烧法,但没那么甜,多吃几口稍嫌腻。

【西红柿】

脸颊红嫩如少女的西红柿,淡橘色似阳光的芒果汁……这种高颜值菜品,一般女生都毫无抵抗力。
口味虽然鲜淡,却不乏层次感。白玉菇用的是掐尖头部,配上口感脆滑的榆耳、黄耳、果仁,鲜、嫩、滑、脆等多种风味如同在口腔奏响了一曲四重奏。
感恩Chef把它安排在上一道重油的茄子之后,吃得我如沐春风般舒心。
【牛肝菌】

牛肝菌拌米饭是什么滋味?就像……台北卤肉饭!
微微烤过的板栗片平铺在米饭上,趁着微热温度,将牛肝菌酱倒入拌匀,类似油脂的香气浸润着米粒,非常有满足感。

顺便说下,米饭用的是口感很好的红米,软糯饱满且粒粒分明。只可惜问服务生是哪里的红米,他们表示不清楚……
【芒果】
甜品除了芒果冰激凌,还有几道餐后小食:核桃糕、黑松露巧克力以及桂花糕。
芒果冰激凌芒果味儿浓郁,配上微苦的柚子泥,不仅有效中和了甜度,口感丰富性上也有加分。

黑松露巧克力偏甜,但我本身就不喜欢太甜的食物,这一点仅供参考。

核桃糕仿真度高达90%,纹理、大小都与真核桃相差不大。内里像是猪油果仁馅,一人一个刚刚好,不会觉得腻。


这一顿饭吃下来,大概2小时。我的心情,比较一言难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从食材的选择、搭配、创意,以及精雕细琢的“工艺”来说,福和慧都充满某种符合现代气息的革新精神。在层出不穷主打“仿荤素食”的餐厅中,的确是一股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流。因此,我相信它最能取悦米其林指南评审以及亚洲最佳50餐厅评审之处,正是它的“不走寻常路”。
但整个套餐走的是Fushion路线,口感层次感略逊,清心寡欲得彻头彻尾,要说“很好吃”,真称不上。
就像一副水墨山水画,即便是黑白色调,笔触也应有刚劲柔美之分,色调也有浓墨淡彩之变,一旦缺乏某种层次变化,便令人意兴阑珊了。
所以如果你问,福和慧值得推荐吗?
我会说,如果抱着尝试新鲜事物的心态,它很值得被推荐;如果寄予厚望希望它好吃到飞起,可能略有遗憾了。
不管怎样,作为沪上之光的福和慧,答应我们,明年重回榜单前20好吗?
联系、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邮箱
rubyzeng@enmore.com
撰文/Ruby 手机摄影/Ruby 图片设计/Sasa
文章未经同意 请勿转载
以上评论纯属个人体验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