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有聊到对的事情才会真的笑
所有人对我的第一印象:我很活泼,每天都蹦蹦跳跳一天很开心的样子,是一个很好接触的人。
一 一直保持微笑
从小,我就很得意自己的样子——能委婉的与大人和小孩相处,永远能把大人逗乐、把小孩照顾的很好,我认为这是一种与身居来的优势。这样的我总能想到:
1.大人喜欢温柔听话的女孩子、女大人喜欢孩子说她很漂亮很年轻,特别的会穿衣服和打扮;男大人喜欢孩子为他端茶倒水叫叔叔。
2.小孩是自己家的,比自己小一定要孔融让梨,让自己委屈;小孩是别人家的,一定不能弄哭,弄哭第一要先承认错误。
所以你可知道,家里6个小孩子大人们都夸我是最会说话、最机灵头的小孩子。我就喜欢,做着大人喜欢的样子,哄着大人们开心,洋洋得意的做他们最喜欢的小孩子。
二 失去了我的优势
16岁的我第一次踏入宿舍圈,在那之前作为全家族最受欢迎的小孩子,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交际,依然得意洋洋。
妈妈说要多多帮助同学,我给宿舍的人打水、烧水、拧衣服,她们说她们很累我就按摩、她们说她们失恋了我就鼓励加油,我就是她们的背后的男人和倾诉的“闺蜜”,她们都好喜欢我。那时候仅仅是一个星期,她们就离不开我了。
后来一个月了,她们很过分,什么都叫我做,拿着她们的大衣戏弄我一个人拧个大衣都拧不动、一群人指着我的衣服笑话我衣服洗不干净就晾上去了,等我洗被子求帮忙的时候,一个个臭着脸说她的手才刚干,不能碰到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我跟她们聊天说话很小心,因为一个字说错她们就会黑着脸,每次聊天都在脑子里组织各种各样的语言,不断反思自己的一言一句,可每次都逃不过她们的忽视和冷漠。从大家都很熟的那天起,楼梯、厕所、大操场就是我一个人蹲点擦眼泪的地方。
那时候我信心满满以为好人是我的优势,没想到这种优越感变成了我的无能。后来总结,16岁的花季少女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喜欢跟有想法、敢发言、会吃喝玩乐的人在一起,像我那样上课睡觉、下课洗澡、周末回家的人,即使那么的“贴心服务”也是无聊透顶了。
三 不是变化只是会分辨
三年学习就到尽头了,那一天她们抱团哭的稀里哗啦,一个哭的比一个漂亮,没有一个掉了妆。在宣布最后一天招聘会的时候,我也想矫情一把的大闹大哭,可是心里竟然是无比的放松,老子真的要解脱了!!!
毕业三年,我离开了那个城市,她们继续留在那个城市,那个女宿舍从QQ群到微信群,她们还在联系,偶尔聊得很欢。我偶尔冒泡,她们对我甚是想念和问候,和调侃。问候我为什么没怎么发工作的事情、调侃我说话不着调调、拍照那么丑、唱歌那么难听。她们没有变化,还是一样在众目睽睽下指正我的不足。
我穿衣随性,喜欢穿牛仔裤、白衬衫和宽松衣,即使在学校就一直被痛斥说没有一点女人味,我还是没有办法改变这种让我舒服轻松的样子。年龄慢慢的大了,偶尔会换换口味穿高跟鞋和包臀裙。三年后的聚会,我穿了一件包臀裙,她们问我这裙子是不是三年穿一次。那一次聚会,聊天总是冷场,她们拼命一个劲的自拍、合拍,就好像毕业还遥遥无期却明知道我们马上要分开,所以要做留念。
回来后,我就把群关静音了。我不会拉黑,只是慢慢的不再关注。如果没有话题可以聊,时间就留给其他人。
四 我其实也是个独特的个体
以前读书是交更多的朋友,现在朋友是选契合的朋友。同事们一直在聊八卦、聊旅行、聊吃的,这些我都很少关注,所以我现在只是听。
现在每天工作,一天就想着工作,同事聊天的话题太活跃我都慢半拍。只有说到我最近在追的“三生三世”素素跳了诛仙台、我也跟着说特别期待这一幕;说到“赵雷去了我是歌手”,我就说我姐姐在家给我发直播;然后说到运动,我一个劲的介绍我的羽毛球、刚学的滑板和只用来装逼的桌球。
这样聊天的自己很轻松,本身我的爱好很多,如果聊到对的事情就会笑个不停,活跃的不行。
五 慢慢接受自己的失误
想想这周我似乎得罪了两个领导:同事调侃我喜欢一个男同事,然后不断调戏领导给我介绍。我一脸懵逼没有回应,后来突然回了一句“很喜欢男同事的蛋糕,也只是喜欢人家会做蛋糕而已”,掉头就走了。
脑门很热,耳门前听着调侃的女同事说“干嘛这么说嘛?”,我还条件反射的回了一句“这种事情不能开玩笑。” 似乎留下了两个在极力给我介绍的领导和一群同事的僵局。
即使自己一根筋、即使自己总只是说实话,我也慢慢的接受自己,我就是这样的自己。我,接受别人的不一样,也喜欢自己的不一样。
可笑也很可喜,我觉得我现在的优势就是哗哗的掉眼泪也不作声响。如要修行,深修3年,必能造就此攻。另外说的领导介绍同事,别担心,我还活得好好,还没被辞退。
————你现在勇敢的做自己了吗?——————
一 一直保持微笑
从小,我就很得意自己的样子——能委婉的与大人和小孩相处,永远能把大人逗乐、把小孩照顾的很好,我认为这是一种与身居来的优势。这样的我总能想到:
1.大人喜欢温柔听话的女孩子、女大人喜欢孩子说她很漂亮很年轻,特别的会穿衣服和打扮;男大人喜欢孩子为他端茶倒水叫叔叔。
2.小孩是自己家的,比自己小一定要孔融让梨,让自己委屈;小孩是别人家的,一定不能弄哭,弄哭第一要先承认错误。
所以你可知道,家里6个小孩子大人们都夸我是最会说话、最机灵头的小孩子。我就喜欢,做着大人喜欢的样子,哄着大人们开心,洋洋得意的做他们最喜欢的小孩子。
二 失去了我的优势
16岁的我第一次踏入宿舍圈,在那之前作为全家族最受欢迎的小孩子,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交际,依然得意洋洋。
妈妈说要多多帮助同学,我给宿舍的人打水、烧水、拧衣服,她们说她们很累我就按摩、她们说她们失恋了我就鼓励加油,我就是她们的背后的男人和倾诉的“闺蜜”,她们都好喜欢我。那时候仅仅是一个星期,她们就离不开我了。
后来一个月了,她们很过分,什么都叫我做,拿着她们的大衣戏弄我一个人拧个大衣都拧不动、一群人指着我的衣服笑话我衣服洗不干净就晾上去了,等我洗被子求帮忙的时候,一个个臭着脸说她的手才刚干,不能碰到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我跟她们聊天说话很小心,因为一个字说错她们就会黑着脸,每次聊天都在脑子里组织各种各样的语言,不断反思自己的一言一句,可每次都逃不过她们的忽视和冷漠。从大家都很熟的那天起,楼梯、厕所、大操场就是我一个人蹲点擦眼泪的地方。
那时候我信心满满以为好人是我的优势,没想到这种优越感变成了我的无能。后来总结,16岁的花季少女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喜欢跟有想法、敢发言、会吃喝玩乐的人在一起,像我那样上课睡觉、下课洗澡、周末回家的人,即使那么的“贴心服务”也是无聊透顶了。
三 不是变化只是会分辨
三年学习就到尽头了,那一天她们抱团哭的稀里哗啦,一个哭的比一个漂亮,没有一个掉了妆。在宣布最后一天招聘会的时候,我也想矫情一把的大闹大哭,可是心里竟然是无比的放松,老子真的要解脱了!!!
毕业三年,我离开了那个城市,她们继续留在那个城市,那个女宿舍从QQ群到微信群,她们还在联系,偶尔聊得很欢。我偶尔冒泡,她们对我甚是想念和问候,和调侃。问候我为什么没怎么发工作的事情、调侃我说话不着调调、拍照那么丑、唱歌那么难听。她们没有变化,还是一样在众目睽睽下指正我的不足。
我穿衣随性,喜欢穿牛仔裤、白衬衫和宽松衣,即使在学校就一直被痛斥说没有一点女人味,我还是没有办法改变这种让我舒服轻松的样子。年龄慢慢的大了,偶尔会换换口味穿高跟鞋和包臀裙。三年后的聚会,我穿了一件包臀裙,她们问我这裙子是不是三年穿一次。那一次聚会,聊天总是冷场,她们拼命一个劲的自拍、合拍,就好像毕业还遥遥无期却明知道我们马上要分开,所以要做留念。
回来后,我就把群关静音了。我不会拉黑,只是慢慢的不再关注。如果没有话题可以聊,时间就留给其他人。
四 我其实也是个独特的个体
以前读书是交更多的朋友,现在朋友是选契合的朋友。同事们一直在聊八卦、聊旅行、聊吃的,这些我都很少关注,所以我现在只是听。
现在每天工作,一天就想着工作,同事聊天的话题太活跃我都慢半拍。只有说到我最近在追的“三生三世”素素跳了诛仙台、我也跟着说特别期待这一幕;说到“赵雷去了我是歌手”,我就说我姐姐在家给我发直播;然后说到运动,我一个劲的介绍我的羽毛球、刚学的滑板和只用来装逼的桌球。
这样聊天的自己很轻松,本身我的爱好很多,如果聊到对的事情就会笑个不停,活跃的不行。
五 慢慢接受自己的失误
想想这周我似乎得罪了两个领导:同事调侃我喜欢一个男同事,然后不断调戏领导给我介绍。我一脸懵逼没有回应,后来突然回了一句“很喜欢男同事的蛋糕,也只是喜欢人家会做蛋糕而已”,掉头就走了。
脑门很热,耳门前听着调侃的女同事说“干嘛这么说嘛?”,我还条件反射的回了一句“这种事情不能开玩笑。” 似乎留下了两个在极力给我介绍的领导和一群同事的僵局。
即使自己一根筋、即使自己总只是说实话,我也慢慢的接受自己,我就是这样的自己。我,接受别人的不一样,也喜欢自己的不一样。
可笑也很可喜,我觉得我现在的优势就是哗哗的掉眼泪也不作声响。如要修行,深修3年,必能造就此攻。另外说的领导介绍同事,别担心,我还活得好好,还没被辞退。
————你现在勇敢的做自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