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一日记
今天是休息的第二天,昨天去了矮大紧同志的杂书馆,那是休息日之前就预约好的。可,今儿,直到逛完菜市场、买了蔬菜瓜果、回家吃了熬好的八宝粥、切好的馒头片以及调好的西红柿伴黄瓜之后,我仍旧没想好今儿要怎么过,是到咖啡馆泡一天,看完《东坡传》呢,还是到郊区爬山。前者,咖啡馆的饭好难吃,怕是待不了一天;后者自己去大郊区貌似不够热闹。后来,洗碗的时候,猛然想到“骑行”,可以骑行哇,路线就选以前“行走的”内城。
我便开始做准备。选了一双I.T.的红色休闲鞋,一条黑色运动裤,上面只穿了一件绒芯的连帽衫。然后,把在阳台晒太阳的粉色双肩包取下来,把公交卡、钱包、纸巾、耳机、kindle、手套等都放进去。最后,为了双保险起见,我想下载一个OFO的APP,以防到时候Mobike不好找。可是Store的搜索功能不能用,我重启了一次手机,还是不行,遂放弃。
我的打算是先坐车到学校外交学院,然后从那里再骑行到景山公园。一直想看看故宫的全景,但前几次去,要么是晚上,要么空气不好。今儿太阳很大,但是依然有薄薄的霾。
坐上了612,人不多,我拿出kindle继续看林语堂写的、由他人译的(译得很好)《苏东坡传》。他和王安石大丞相之间的意见相左、遭受谪贬。因王安石力推新法,逼迫农民向官家借贷,很多农家因无法按期还款而成为阶下囚。我想起,历史书上,对王安石变法持积极态度,赞扬其中包含的先进商业思想。一直以来,我记忆中的王丞相都是正面的。焉知,还有这些个中内情?
到了展览馆,咱的地盘,熟悉。沿着展览路往东走了走,沿途都是小橘蹬和小黄蹬。但不急,走到阜成门十字路口,进了一家Mcdonald's,先answer the nature's call。在洗手间外洗手时,听到大厅有人争吵,一男的说:“你算哪根葱?关你什么事儿?”一女的说了几句,声音不大,没听清楚。我想着八成又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了口角之争。咱们大中国的男士呀,可爱面子了,只可惜方式不太对。我走到大厅时,一切都已恢复平静,只看见两个工作人员。应该是妥善解决了。
出门,挑了一个小橘蹬,扫码开锁,正在戴手套的档儿,瞥见旁边有辆全新的。遂赶紧把这辆锁上,去恩泽新人了。我戴上手套,正推着要走,一个大妈走过来,厉声说道:“下次别把车放这儿,这儿是收费区!”我,愣了,然后嬉皮笑脸说,“我是帮您把它清理走!这就走!”骑着小黄车,想着它它它还挺受排挤的。不容易。
刚开骑,谨慎起见,我戴着镜框眼镜。很快,我发现了以前从没注意到的自行车道,在十字路口或拐角处,总会铺有一层暗红色塑胶,画上自行车的标志,足够醒目。有个这个发现之后,我转而把眼镜推上了头,放心地骑着小橘蹬。不出两个路口,我便发现,路上都是小黄小橘们,大妈、大叔、青年男女,各个年龄层的都有。
从阜成门到西四,我在路的右边。时不时闻到小吃的香味,是从路边的小饭馆飘来的。有麻辣烫,有桂林米粉。看到“桂林米粉”这四个大字,我便想起了白先勇,那是他的童年的味道。但鉴于早晨吃得很饱,我便没有停车。
西四再往东走,我知道广济寺快要到了。因为路两边的小店都有着香、烛、佛像、香炉等可供流通。闻着是另一种香气。好久没来广济寺拜了。每次心情不好不静时,便喜欢到这座不大不挤的寺庙逛上一圈,保准能心如止水。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知,现在,最后一座庙宇前,是不是还有几只猫咪在闭目养神。
过了广济寺,便该往南拐弯了。十字路口,一位兵哥哥在站岗。辛苦了。几分钟后,在丁字路口等红灯时,看见了一辆大巴车的司机是为兵哥哥,很帅。它在面前经过时,我看到,窗帘是放下的,可眼尖的我看到一位兵哥哥掀起窗帘一角,在往外瞅。哈哈,最可爱的人。
接着便是西安门大街了。这条街的两边就略显空旷了。那是段上坡路。视野尤其开阔,可以看到北海公园的白塔。我停在路边,拍了一张照。后来,一想,停在这里好像不太好,便赶紧走了。这时,我才发现前面有一群骑行的人,岁数看着跟我差不多,20多岁,有男有女,应该是结伴玩耍的。他们有骑小橘蹬的,有骑小黄蹬的。直觉告诉我,他们也要去景山。我便一路跟着他们。
上桥时,我瞅见北海公园里停着的两三排小型敞篷船,造型一般。那里的view真心好。我骑行的这边,是从颐和园南下的人工河后段(或把故宫看做前段,依次是南海、中海、北海、前海、什刹海、后海,然后在经由窄窄的人工河北上,到动物园,最后一直到颐和园。清代皇家去颐和园避暑,走得就是这条路线),再过去便是故宫的护城河了。水光粼粼,刺眼睛。
跟着前面那群人,我拐到了景山前街。往对面看去,一大波一大波的故宫游客。今天天气还是不错的。到了景山公园门口,我极不情愿地锁上了车。因为等会儿下来,这辆车不一定还在这儿了。我到窗口买完票,看到一个帅哥骑上那辆小橘蹬,走了。我遂谴责了一下自己的自私,然后安慰自己还有更好的在后边。
进了公园,我一径往左走。顺着石阶便吭哧吭哧往上爬。这里的松树又一次震撼到了我。高,密,青,古,叠,又蔓又枝,又苍又劲。它们站在石阶两旁,好似在守着什么秘密的士兵一般。
沿着台阶上去,不小心听到了一对情侣的对话。女:“去,你站上去,我给你拍。看你把我拍的,这是什么呀!”女孩拿过手机,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往上边走。他说:“你又来折腾我了”,语气宠溺。不用三思,就知道女孩在埋怨男朋友不会拍照。她想这次自己先找好角度,等会好让男友给自己拍出满意的皂片。
可能爬得有些快了,到中间的时候,我一直喘气。到了上面,还好,游客并不太多。我站在那里,放眼望去故宫,果然有一层薄薄的雾,故宫的全景并不是很清晰。我拍了一张照片,放大了还看到了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上面的国旗。我四周看了看,这是北京中轴线上中轴点附近的一个点,往北,盘古大厦都可以看到;往东,我努力想找找大裤衩,但并不敢确定它是哪一座;往西,北海公园,后海都清晰可见,也许再往西的就是香山。看着这座诺大的城市,心里很平静。边上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老爷爷在给老奶奶讲说这是北京的中轴线。我顺着他的方向往北望去,又看到了一条十分宽阔的大街,有车在跑着。我想,这是什么街,离得这么远、站得这样高,看起来竟依然那么宽阔。
这次顶上的那座庙开门了。我走进去,一个妇女虔诚地跪在垫子上,在磕拜一尊菩萨。我双手合十,抬头,菩萨低垂着眼睛。这样的神像总给我宁静的感觉。
下山的时候,我选择了另一条更为陡峭的路。不是规整的石阶,而是粗糙的大石头,高低不一,大小也不一,想必几百年前就是这样。我小心翼翼地往下爬。沿途,迎春花开了一部分,黄色的小花,甚是可爱。
到了山脚,听到一个外国友人“Awesome”赞叹连连。我看到他刚从一个大殿(原谅我不知道它的尊名)里出来,好奇心驱使,便进去了。原来是景山公园历史文化展。我看了看历史介绍,知道的那些依然还知道,不知道的那些依然记不住。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觉得历史知识需要恶补。看到了一幅图,1921年的溥仪站在紫禁城屋顶上,背后为景山五亭。这,简直是《末代皇帝》的画面。原来,这一细节刻画是有事实根据的。悲。最后,又看了看民国时期的公园通票,上面有孔庙、玉泉山、箭楼、戊种、国子监、雍和宫以及景山这七大公园。应该是你要去哪个,就在哪个上面做标记。还有几张技术展时的门票,如牡丹花卉暨盆景、荷花盆景。什么时候再举办类似的,我一定来。
走出景山,往左边走几步,整齐地排放着小橘蹬以及小黄蹬。之前实在是多虑了。我挑了一辆较新的,想着骑到天安门再绕一圈。但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我一看表,一点多了。惦记展览路山丹丹的凉皮好久了,想着要不骑回去吃个饭。可转而一想,也许到了那里,已经过了饭点,人家不一定会给我吃的。好沮丧,吃不上凉皮了。
突然,想起之前曾步行从景山走到过王府井。简直太棒了,我打算去王府井百货吃那家韩餐。
马上出发,我顺着五四大街,继续骑行。经过了中国美术馆,拐进了王府井大街。以前经常来这儿看电影、逛街,很熟悉。我发现从西安门大街开始,自行车道更方便了,因为没有变成停车场或被占作他用。我越骑越开心,经过那座教堂之后,我知道马上就可以吃上东西了。
到苹果商店那个大路口,一个协警示意我停下。我问,“这里不能进么”?他说,“对。”我接着问他应该把车停在哪里,他指了指左边。我便推着车,往左边大概一百米的地方,停着很多共享单车。我把小橘蹬放在它们中间,想着等会儿还来找找它,看还在不在。但这次,我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想看看共享单车的流动性到底有多强。
我走到了百货,坐直梯到了6层,然后又乘滚梯到了7层。直奔那家韩餐,记得上次来时,我正在吃素,点的是素什锦。这次,没有禁口了,我点了份培根石锅拌饭。
找了个座位,我便打开kindle,接着读苏子瞻。因为在公交车上读了很多,所以读了没几页,就来到了他到杭州做官时的情景。我好开心,期待这一段好久了。之前去杭州玩儿时,吃了地道的东坡肉,竟是特别大一块,一块就可以盛一碗,不油不腻,入口即化,人间美味。他在杭州主持修建了苏堤,竟然大诗人也是建筑家。他笔下的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忽然想起一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苏的么?我一查,原来是白居易的。西湖的魅力,我只去了一次,未能深深体会,只觉得要是能天天早晨绕湖跑一圈,那应该什么烦恼都不是事儿了。但我很喜欢杭州,灵隐寺、茶园、大潮,起伏不平的地势,湿地,热闹,艺术家,富足。有机会,要再去。
培根饭来了。最近吃开了辣椒,我便把所有的辣酱都倒进去,然后足足拌了三分钟,一直到所有的肉、蛋、菜、辣酱都均匀了,我才开吃。还是那个味儿,好吃。
吃完了之后,又看了一会儿kindle。我看看表,2:30左右。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这里坐到下午,然后原路回去,吃了山丹丹的凉皮,再回家。另一个是骑行到天安门广场,绕一大圈,估计能消磨掉一个多小时。但转而一想,两会期间,安检比较费时。上次去国博看展览,足足排了半小时的队。并且,我不确定自行车可不可以穿过广场。遂作罢。第一个选择呢,山丹丹晚饭的供应时间是5点,那么我还得在这里坐上二三个小时。权衡了一下,我决定牺牲掉凉皮。趁着晚高峰来之前回家。就这么定了。
我走出百货才想起来一件事。还好,同一边就有一个KFC,我又进去answer the nature's call。出来后,我往北走。忽然,看到前边有一个垃圾桶,直往外冒烟,不大,很薄。三两个人站在周围看。我寻思着估计是哪位大神把燃着的烟头扔进去了。我加快脚步,想去告诉来之前示意我停车的那位协警。刚走两步,我就看到他急忙忙地往这边走,显然,他已经看到了那股“麻烦气”。他还回头招呼了一个同事。我看没我什么事儿了,就往左走去找我那辆小橘蹬了。
果不其然,已经有人骑走了它。并且它原先的位置又多了几辆。我扫了一辆,提示说“out of service”。我便往前走了走,直到找到一辆满意的。
王府井大街到五四大街。这边的视野跟来时不太一样,这边更开阔。路上骑共享单车的人很多。因为是往西走,太阳直直地刺着我的眼睛,我只能在稳当的时候,用左手稍微遮挡一下。下次,一定记得戴帽子。要不然,也会晒黑。
骑过景山,骑过北海,骑过西安门大街,到西四的时候。我看到了那家德州扒鸡店。之前去广济寺之后,总会到路口买一只扒鸡。我想买一只吧,以弥补不能吃山丹丹的遗憾。这个路口,站着两位兵哥哥。很帅。辛苦了。
我推着车子到那家德州扒鸡店门前。说是店,不如说是亭子。因为,它的造型就和报刊亭一样,只不过封闭性可能好一些。今天是一位阿姨。我说,“你好,请帮我来一只扒鸡。拣一只小的,因为自己吃不了太多。”她说好的,但看了看眼前的鸡,她面露难色,说:”今天碰巧,鸡都比较大。”我戴上眼镜,仔细一看,可不嘛,个个都顶以前的一个半。我说,“没关系,那您随意来一只吧。”她在称重的档儿,我告诉她说,以前经常来买。她问,你住附近吗。我说,没有,以前在附近读书。她说,现在工作了?我说,是呀,现在来得少了。她把扒鸡递给我的时候,夸了我一句,长得真漂亮。我不好意思了,赶紧说再见。
我把扒鸡放在了车筐里,接着骑行。被人夸总是很开心,尽管有时清楚别人只是出于礼貌或其他的原因。不管了,反正我就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这位漂亮的姑娘,又接着哼小曲,《茉莉花》。不知道为什么,我一骑车,就在哼曲。从梁静茹《勇气》到王菲《尘埃》,从孙燕姿《Honey》到她的《完美的一天》,后来自从在景山顶听到一位阿姨哼《茉莉花》之后,我这一路上就都是这首民歌了。
很快到了展览路,我看时间还早,便决定去学校逛一圈。校门围起来的蓝色墙终于拆了,这意味着“大兴土木”的工程已完工。我第一次看到了老校区的陈毅元帅雕塑前是一片广场。主楼插上了国旗,在蓝天下红艳艳的。我决定绕主楼骑一圈便走。操场修好了,海拔好高。我边骑边站起来往那边瞅,看到了至少两个国旗台。到国际中心,我碰到了一位认识的外教。我向他打了招呼。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他两手拎着两个布袋子,露出一抹绿,应该是刚从 菜市场回来。
绕主楼一圈,用时不足两分钟。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到了展览路公交站牌,我把车锁在自行车道的边上。这一天的骑行算是结束了。
回家坐在车上,又想起了一句话:Seek access, not ownership。共享单车就是这样。美好的一天。
我便开始做准备。选了一双I.T.的红色休闲鞋,一条黑色运动裤,上面只穿了一件绒芯的连帽衫。然后,把在阳台晒太阳的粉色双肩包取下来,把公交卡、钱包、纸巾、耳机、kindle、手套等都放进去。最后,为了双保险起见,我想下载一个OFO的APP,以防到时候Mobike不好找。可是Store的搜索功能不能用,我重启了一次手机,还是不行,遂放弃。
我的打算是先坐车到学校外交学院,然后从那里再骑行到景山公园。一直想看看故宫的全景,但前几次去,要么是晚上,要么空气不好。今儿太阳很大,但是依然有薄薄的霾。
坐上了612,人不多,我拿出kindle继续看林语堂写的、由他人译的(译得很好)《苏东坡传》。他和王安石大丞相之间的意见相左、遭受谪贬。因王安石力推新法,逼迫农民向官家借贷,很多农家因无法按期还款而成为阶下囚。我想起,历史书上,对王安石变法持积极态度,赞扬其中包含的先进商业思想。一直以来,我记忆中的王丞相都是正面的。焉知,还有这些个中内情?
到了展览馆,咱的地盘,熟悉。沿着展览路往东走了走,沿途都是小橘蹬和小黄蹬。但不急,走到阜成门十字路口,进了一家Mcdonald's,先answer the nature's call。在洗手间外洗手时,听到大厅有人争吵,一男的说:“你算哪根葱?关你什么事儿?”一女的说了几句,声音不大,没听清楚。我想着八成又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了口角之争。咱们大中国的男士呀,可爱面子了,只可惜方式不太对。我走到大厅时,一切都已恢复平静,只看见两个工作人员。应该是妥善解决了。
出门,挑了一个小橘蹬,扫码开锁,正在戴手套的档儿,瞥见旁边有辆全新的。遂赶紧把这辆锁上,去恩泽新人了。我戴上手套,正推着要走,一个大妈走过来,厉声说道:“下次别把车放这儿,这儿是收费区!”我,愣了,然后嬉皮笑脸说,“我是帮您把它清理走!这就走!”骑着小黄车,想着它它它还挺受排挤的。不容易。
刚开骑,谨慎起见,我戴着镜框眼镜。很快,我发现了以前从没注意到的自行车道,在十字路口或拐角处,总会铺有一层暗红色塑胶,画上自行车的标志,足够醒目。有个这个发现之后,我转而把眼镜推上了头,放心地骑着小橘蹬。不出两个路口,我便发现,路上都是小黄小橘们,大妈、大叔、青年男女,各个年龄层的都有。
从阜成门到西四,我在路的右边。时不时闻到小吃的香味,是从路边的小饭馆飘来的。有麻辣烫,有桂林米粉。看到“桂林米粉”这四个大字,我便想起了白先勇,那是他的童年的味道。但鉴于早晨吃得很饱,我便没有停车。
西四再往东走,我知道广济寺快要到了。因为路两边的小店都有着香、烛、佛像、香炉等可供流通。闻着是另一种香气。好久没来广济寺拜了。每次心情不好不静时,便喜欢到这座不大不挤的寺庙逛上一圈,保准能心如止水。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知,现在,最后一座庙宇前,是不是还有几只猫咪在闭目养神。
过了广济寺,便该往南拐弯了。十字路口,一位兵哥哥在站岗。辛苦了。几分钟后,在丁字路口等红灯时,看见了一辆大巴车的司机是为兵哥哥,很帅。它在面前经过时,我看到,窗帘是放下的,可眼尖的我看到一位兵哥哥掀起窗帘一角,在往外瞅。哈哈,最可爱的人。
接着便是西安门大街了。这条街的两边就略显空旷了。那是段上坡路。视野尤其开阔,可以看到北海公园的白塔。我停在路边,拍了一张照。后来,一想,停在这里好像不太好,便赶紧走了。这时,我才发现前面有一群骑行的人,岁数看着跟我差不多,20多岁,有男有女,应该是结伴玩耍的。他们有骑小橘蹬的,有骑小黄蹬的。直觉告诉我,他们也要去景山。我便一路跟着他们。
上桥时,我瞅见北海公园里停着的两三排小型敞篷船,造型一般。那里的view真心好。我骑行的这边,是从颐和园南下的人工河后段(或把故宫看做前段,依次是南海、中海、北海、前海、什刹海、后海,然后在经由窄窄的人工河北上,到动物园,最后一直到颐和园。清代皇家去颐和园避暑,走得就是这条路线),再过去便是故宫的护城河了。水光粼粼,刺眼睛。
跟着前面那群人,我拐到了景山前街。往对面看去,一大波一大波的故宫游客。今天天气还是不错的。到了景山公园门口,我极不情愿地锁上了车。因为等会儿下来,这辆车不一定还在这儿了。我到窗口买完票,看到一个帅哥骑上那辆小橘蹬,走了。我遂谴责了一下自己的自私,然后安慰自己还有更好的在后边。
进了公园,我一径往左走。顺着石阶便吭哧吭哧往上爬。这里的松树又一次震撼到了我。高,密,青,古,叠,又蔓又枝,又苍又劲。它们站在石阶两旁,好似在守着什么秘密的士兵一般。
沿着台阶上去,不小心听到了一对情侣的对话。女:“去,你站上去,我给你拍。看你把我拍的,这是什么呀!”女孩拿过手机,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往上边走。他说:“你又来折腾我了”,语气宠溺。不用三思,就知道女孩在埋怨男朋友不会拍照。她想这次自己先找好角度,等会好让男友给自己拍出满意的皂片。
可能爬得有些快了,到中间的时候,我一直喘气。到了上面,还好,游客并不太多。我站在那里,放眼望去故宫,果然有一层薄薄的雾,故宫的全景并不是很清晰。我拍了一张照片,放大了还看到了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上面的国旗。我四周看了看,这是北京中轴线上中轴点附近的一个点,往北,盘古大厦都可以看到;往东,我努力想找找大裤衩,但并不敢确定它是哪一座;往西,北海公园,后海都清晰可见,也许再往西的就是香山。看着这座诺大的城市,心里很平静。边上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老爷爷在给老奶奶讲说这是北京的中轴线。我顺着他的方向往北望去,又看到了一条十分宽阔的大街,有车在跑着。我想,这是什么街,离得这么远、站得这样高,看起来竟依然那么宽阔。
这次顶上的那座庙开门了。我走进去,一个妇女虔诚地跪在垫子上,在磕拜一尊菩萨。我双手合十,抬头,菩萨低垂着眼睛。这样的神像总给我宁静的感觉。
下山的时候,我选择了另一条更为陡峭的路。不是规整的石阶,而是粗糙的大石头,高低不一,大小也不一,想必几百年前就是这样。我小心翼翼地往下爬。沿途,迎春花开了一部分,黄色的小花,甚是可爱。
到了山脚,听到一个外国友人“Awesome”赞叹连连。我看到他刚从一个大殿(原谅我不知道它的尊名)里出来,好奇心驱使,便进去了。原来是景山公园历史文化展。我看了看历史介绍,知道的那些依然还知道,不知道的那些依然记不住。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觉得历史知识需要恶补。看到了一幅图,1921年的溥仪站在紫禁城屋顶上,背后为景山五亭。这,简直是《末代皇帝》的画面。原来,这一细节刻画是有事实根据的。悲。最后,又看了看民国时期的公园通票,上面有孔庙、玉泉山、箭楼、戊种、国子监、雍和宫以及景山这七大公园。应该是你要去哪个,就在哪个上面做标记。还有几张技术展时的门票,如牡丹花卉暨盆景、荷花盆景。什么时候再举办类似的,我一定来。
走出景山,往左边走几步,整齐地排放着小橘蹬以及小黄蹬。之前实在是多虑了。我挑了一辆较新的,想着骑到天安门再绕一圈。但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我一看表,一点多了。惦记展览路山丹丹的凉皮好久了,想着要不骑回去吃个饭。可转而一想,也许到了那里,已经过了饭点,人家不一定会给我吃的。好沮丧,吃不上凉皮了。
突然,想起之前曾步行从景山走到过王府井。简直太棒了,我打算去王府井百货吃那家韩餐。
马上出发,我顺着五四大街,继续骑行。经过了中国美术馆,拐进了王府井大街。以前经常来这儿看电影、逛街,很熟悉。我发现从西安门大街开始,自行车道更方便了,因为没有变成停车场或被占作他用。我越骑越开心,经过那座教堂之后,我知道马上就可以吃上东西了。
到苹果商店那个大路口,一个协警示意我停下。我问,“这里不能进么”?他说,“对。”我接着问他应该把车停在哪里,他指了指左边。我便推着车,往左边大概一百米的地方,停着很多共享单车。我把小橘蹬放在它们中间,想着等会儿还来找找它,看还在不在。但这次,我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想看看共享单车的流动性到底有多强。
我走到了百货,坐直梯到了6层,然后又乘滚梯到了7层。直奔那家韩餐,记得上次来时,我正在吃素,点的是素什锦。这次,没有禁口了,我点了份培根石锅拌饭。
找了个座位,我便打开kindle,接着读苏子瞻。因为在公交车上读了很多,所以读了没几页,就来到了他到杭州做官时的情景。我好开心,期待这一段好久了。之前去杭州玩儿时,吃了地道的东坡肉,竟是特别大一块,一块就可以盛一碗,不油不腻,入口即化,人间美味。他在杭州主持修建了苏堤,竟然大诗人也是建筑家。他笔下的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忽然想起一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苏的么?我一查,原来是白居易的。西湖的魅力,我只去了一次,未能深深体会,只觉得要是能天天早晨绕湖跑一圈,那应该什么烦恼都不是事儿了。但我很喜欢杭州,灵隐寺、茶园、大潮,起伏不平的地势,湿地,热闹,艺术家,富足。有机会,要再去。
培根饭来了。最近吃开了辣椒,我便把所有的辣酱都倒进去,然后足足拌了三分钟,一直到所有的肉、蛋、菜、辣酱都均匀了,我才开吃。还是那个味儿,好吃。
吃完了之后,又看了一会儿kindle。我看看表,2:30左右。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这里坐到下午,然后原路回去,吃了山丹丹的凉皮,再回家。另一个是骑行到天安门广场,绕一大圈,估计能消磨掉一个多小时。但转而一想,两会期间,安检比较费时。上次去国博看展览,足足排了半小时的队。并且,我不确定自行车可不可以穿过广场。遂作罢。第一个选择呢,山丹丹晚饭的供应时间是5点,那么我还得在这里坐上二三个小时。权衡了一下,我决定牺牲掉凉皮。趁着晚高峰来之前回家。就这么定了。
我走出百货才想起来一件事。还好,同一边就有一个KFC,我又进去answer the nature's call。出来后,我往北走。忽然,看到前边有一个垃圾桶,直往外冒烟,不大,很薄。三两个人站在周围看。我寻思着估计是哪位大神把燃着的烟头扔进去了。我加快脚步,想去告诉来之前示意我停车的那位协警。刚走两步,我就看到他急忙忙地往这边走,显然,他已经看到了那股“麻烦气”。他还回头招呼了一个同事。我看没我什么事儿了,就往左走去找我那辆小橘蹬了。
果不其然,已经有人骑走了它。并且它原先的位置又多了几辆。我扫了一辆,提示说“out of service”。我便往前走了走,直到找到一辆满意的。
王府井大街到五四大街。这边的视野跟来时不太一样,这边更开阔。路上骑共享单车的人很多。因为是往西走,太阳直直地刺着我的眼睛,我只能在稳当的时候,用左手稍微遮挡一下。下次,一定记得戴帽子。要不然,也会晒黑。
骑过景山,骑过北海,骑过西安门大街,到西四的时候。我看到了那家德州扒鸡店。之前去广济寺之后,总会到路口买一只扒鸡。我想买一只吧,以弥补不能吃山丹丹的遗憾。这个路口,站着两位兵哥哥。很帅。辛苦了。
我推着车子到那家德州扒鸡店门前。说是店,不如说是亭子。因为,它的造型就和报刊亭一样,只不过封闭性可能好一些。今天是一位阿姨。我说,“你好,请帮我来一只扒鸡。拣一只小的,因为自己吃不了太多。”她说好的,但看了看眼前的鸡,她面露难色,说:”今天碰巧,鸡都比较大。”我戴上眼镜,仔细一看,可不嘛,个个都顶以前的一个半。我说,“没关系,那您随意来一只吧。”她在称重的档儿,我告诉她说,以前经常来买。她问,你住附近吗。我说,没有,以前在附近读书。她说,现在工作了?我说,是呀,现在来得少了。她把扒鸡递给我的时候,夸了我一句,长得真漂亮。我不好意思了,赶紧说再见。
我把扒鸡放在了车筐里,接着骑行。被人夸总是很开心,尽管有时清楚别人只是出于礼貌或其他的原因。不管了,反正我就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这位漂亮的姑娘,又接着哼小曲,《茉莉花》。不知道为什么,我一骑车,就在哼曲。从梁静茹《勇气》到王菲《尘埃》,从孙燕姿《Honey》到她的《完美的一天》,后来自从在景山顶听到一位阿姨哼《茉莉花》之后,我这一路上就都是这首民歌了。
很快到了展览路,我看时间还早,便决定去学校逛一圈。校门围起来的蓝色墙终于拆了,这意味着“大兴土木”的工程已完工。我第一次看到了老校区的陈毅元帅雕塑前是一片广场。主楼插上了国旗,在蓝天下红艳艳的。我决定绕主楼骑一圈便走。操场修好了,海拔好高。我边骑边站起来往那边瞅,看到了至少两个国旗台。到国际中心,我碰到了一位认识的外教。我向他打了招呼。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他两手拎着两个布袋子,露出一抹绿,应该是刚从 菜市场回来。
绕主楼一圈,用时不足两分钟。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到了展览路公交站牌,我把车锁在自行车道的边上。这一天的骑行算是结束了。
回家坐在车上,又想起了一句话:Seek access, not ownership。共享单车就是这样。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