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感动--《当呼吸化成空气》读后感
活着与死神同行,死后化为宇宙的一颗粒子。活在当下,收获感动。
“能医不自医”恰好认证了本小说的主人公保罗的真实经历。我也是在思考“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也日思夜想着哪一天死神定下一个die line,我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旅游,美食,看书等林林总总的幻想。保罗却在诊断肺癌死期后,冷藏自己的精子,重回神经外科的手术台。汪国真《青春在路上》诗集的内心的呼唤里面写到“只服从于一个声音 那是内心深处的召唤”保罗在选择神经科学家还是作家的问题当中,折中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重返手术台,背部的疼痛还是坚持一场精读极高的手术下来。
关于感受,对于生命的渴求如同千丝万缕般缠绕在一起。虽说世界上本无感同身受这一说辞,但是太不巧,肺癌晚期不断笼罩我童年的阴影,父亲恰是碰上了这一死神的镰刀。保罗一字一句地描述背部疼痛的状态,吃药销售,难受时整日睡觉,这些情景如同电影倒带,冲击着我的小胸膛。
关于爱情,露西一直的陪伴,支持和鼓励不断给保罗以精神和身体上的支持。他们的小女儿卡迪的出生,帮着保罗完成遗作的出版,我能感受到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的力量。人世间纷纷扰扰,如同我遇到困难烦恼总会忍不住想着,要是有个人帮我分担一下就好了,可是有句话说“情商高的人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自己消化烦恼,学会自己疗伤”。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也是将工作,生活乃至感情遇到的事情慢慢消化解决,学会只管报喜不报忧。朋友间的交流也只是抛出不开心的心情,具体的事情也不再一一描绘,怕的是太详尽的描述会一笔一刻在自己的心上,伤了自己。家人的陪伴,温馨的节日,保罗沉浸在表面欢乐的家庭聚会当中,我们幻想到,他们会趁着保罗休息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流泪,互相拥抱安慰。我是如何还活着,斯人不在,为的是每日出现的旭日?
关于亲情,卡迪以后一定会特别感动,自己有一个这么坚强善良勇敢的爸爸。我也曾经幻想过,自己能当着那样的爸爸,能给自己的贴心小棉袄读读床边书,哄她入眠,带着她出去郊游。哪怕只是很短暂的时光,我也想让身边的人都能幸福,快乐,健康,远离疾病和困扰。我开始持续不断地冥想,偶尔会想到自己喜欢的女生,又想到保罗和露西一家人温馨的感觉,每每思绪耦合交叠在一起时,总会特别的开心,好像我们最终都会得到幸福,收获感动和爱情,虽然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我可能我是一个学习工作是个工科男,平时生活却会感性的金牛男,一些温暖的文字,一些特殊的经历和一些收获感动的事情都会让我感慨万千。保罗的思绪和经历在我不断场景重现和联想的过程中,深入自己的每天的行动,要活在当下,收获亲情,友情和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