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益保护
查看话题 >今天的女性权益,都和她们有关:5位传奇女性的传奇人生 | 豆单
“原始女性原本就是太阳,是真正的人。但是,现在的女性却是月亮,依附他人而生,借助他人的光辉,才能闪现出病人那样苍白面容的月亮。……我们现在非得把久被遮蔽的太阳找回不可。”
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的全称是“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陷入女人节、女神节、女王节、女生节⋯⋯买买买的热闹氛围前,让我们回过头看看,一些选择自己走向烈马的女性,以及,她们在找的那“久被遮蔽的太阳”,是否已被寻回。
01.克拉拉·蔡特金
Clara Zetkin,1857-1933
希特勒恨之入骨的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克拉拉·蔡特金是德国人,她是俄国诗人奥西普·蔡特金的妻子,还未成他妻子时,便和他一起流亡法国。她在“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做了《为了妇女解放》专题演说,提出了妇女经济独立、男女同工同酬、改变现行社会制度的观点。1910年8月,她主持召开第二届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倡议建立国际妇女节,以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纺织女工的示威游行。1932年,蔡特金从莫斯科奔赴柏林,主持德国国会开幕式。纳粹威胁说如果她敢来,就把她杀死,但无惧的蔡特金走上了国会主席台致辞,甚至宣称:“投票给希特勒就是投票给战争。”1933年6月20日蔡特金在莫斯科病逝。对女权主义深恶痛绝的希特勒,在上台后立即禁止在德国庆祝妇女节,同时设立母亲节,以鼓励年轻女子生产报国。

在蔡特金所面对的德国,虽然经过了一些演变,关于女性的言论大体是这样的:
希特勒: 党的任何基层组织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职位,也不能让女人担任……我敢说,99%的讨论议题都是男人的事务,女人是没这份儿判断力的。 德意志妇女总的来说还是想做妻子和母亲……她们并不盼望去工厂当工人,并不盼望担任公职或者做议员,而是更愿意有一个舒适的家、一个可爱的男人,还有一群幸福的孩子。 戈培尔: 我们让妇女远远避开,不是因为我们不尊重妇女,而是因为我们太尊重她们了! 1936年出版的《国家社会主义启蒙》: 德意志女人如葡萄美酒。爱她们,大地将鲜花盛开。德意志女人如家庭里的阳光。她们应该保持体面,不与异族嬉戏。我们的民族应该保持纯洁,这是元首的崇高目标。

纳粹曾推行名为“生命之源”的北欧-日耳曼人种养育计划,口号是:“产房是德国妇女的战场,饭勺是她们的武器。”1943年,纳粹还曾拟采取所谓大众生育计划,所有妇女在35岁以前都必须与纯种德意志男性至少生4个孩子。
— 参考影片 —
以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传奇的“红色罗莎”的故事。
02.艾米莉·戴维森
Emily Davison,1872-1913
那向马走去的、20世纪最不被人理解的女人

艾米莉·戴维森,有着牛津大学优等学位(因她是女性所以未被授予)的冠军游泳运动员。她在1906年加入妇女社会与政治联盟(WSPU),后来成了以暴力抗争形式争取女性投票权的代表人物。在1913年6月前往以赛马会闻名于世的埃普索姆之前,她已经9次入狱,在狱中绝食而被强制喂食49次。1913年6月4日,在赛马场50,000观众沸腾的欢呼里,瘦弱的她低身爬过栏杆,穿过骑兵队伍正在靠近的小道。目击者称,她“极其平静”地,在等待几匹马经过后,才步入英王乔治五世那匹马的赛道,她想将“votes for women”的条幅挂到马上,却被踏成重伤,四日后身亡。

主持戴维森纪念活动的凯瑟琳·康纳利说:“媒体和历史,都试图把她妖魔化成一个疯女人、一个狂热者,试图否定她的所作所为和妇女参政论者们正经历的可怕处境之间的联系……“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当电视上偶尔谈到她们的时候,总是像讲笑话似的,把她们描绘得那么荒谬。对民权运动或矿工罢工,他们就不会这么做。对于仍然关心如何为平等斗争、受到新的性别歧视挑战的年轻女性来说,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当时普遍认为她以在公共场所自杀来争取女性投票权,但也有人认为她的不幸身亡是意外的悲剧。2013年,在她出事的地点竖起了一块牌匾,这姗姗来迟的举动,或许意味着这段往事终于得到了英国历史的承认。
— 参考影片 —
片中主要角色取材自英国争取妇女选举权的真实人物,而电影制作团队几乎皆为女性。导演萨拉·加芙隆提到:全球仍有6200万女孩因性别歧视无法受教育、英国只有22%议员是女性、多数行业有同工不同酬问题、1/3英国女性遭受各种形式的性暴力。
03.凯莉•查普曼•卡特
Carrie Chapman Catt,1859-1947
巡游世界的妇女选举权运动领袖

卡特在爱荷华州长大,在后来的爱荷华州立大学毕业后,她做过律师助手、教师,然后在1885年成了爱荷华梅森市的第一位女性教育主管。后来,她成了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领袖及世界和平运动领袖。担任全美妇女选举权协会(NAWSA)会长期间,她制定了有效的政治策略,最终迎来了胜利:国会正式批准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1902年,她帮助建立了国际妇女选举权同盟(IWSA),在32个国家建立了分会。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约1911年,她为了在亚洲推动妇女争取选举权,在中国走了2000多英里,看到了令人振奋的局面,她赞美女性革命者和红十字会的女护士优秀的工作。据她所说,武昌起义前被发现的军械库,其中大部分军火都是由女革命者私运囤积的。而把医疗器械装备带进南京的,是600名全副武装的中国女性。她还形容秋瑾的照片,“就像是中国的圣女贞德”。

— 参考影片 —
HBO 制作,人物和主要情节同样取材自美国真实的妇女斗争历史。
04.唐群英
1871-1937
掌掴宋教仁的双枪女将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推荐出的8位中华百年女杰里,唐群英位列第四。她生于湖南的武将之家,27岁时已经经历了女儿夭折、丈夫去世,一反传统地回到娘家的书屋读书,维新革命著作令她豁然开朗。1904年她随好友秋瑾赴日留学。第二年她结识了孙中山,她很快成为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孙中山赞叹,“群英女士是第一个走进革命队伍里的女同胞,是榜样,是二万万女同胞的带头人。”

她在日本学习弹药制造、练习枪法。1908年回国后,她奉孙中山之命,在湖南、江西各地组织武装起义。1911年她在上海筹组的女子北伐队,后来列入江浙联军的编制。在她的统领下,女子敢死队队员装扮成难民,暗藏刀枪混入南京,杀死了守城清兵。之后她又挎着双枪带领女兵随大队攻城,11月玄武门被攻破,南京光复。但是,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仅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一律平等”,男女平等按下不表。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不仅没有通知女会员们参加改组的筹备工作,还在新党章中删除了原有的“男女平权”条款。唐群英在失望之中怒闯国会,大闹参议院,和沈佩贞当庭痛打宋教仁,轰动一时。

她所面对的中国,关于女性的言论是这样的:
汤化龙(袁世凯政府教育总长): 或主张男女平权,或倡导女子参政,遂至有女子法政学校之设立……则实属可忧之事也!……余对于女子教育之方针,则务在使其将来足为良妻贤母,可以维持家庭而已。
参政受阻之后,唐群英变卖家产,办报兴学,宣传男女平等,领导女界斗争,自然和袁世凯的理念相悖。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唐群英建立的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了几家女报,并悬赏通缉她。但被迫离开北京的她,回到湖南继续办学、办报。她晚景凄凉,生前最后一次造访南京时所见,当年的女同盟会会员们,或得了一官半职,趾高气扬;或当了阔太太,珠光宝气……好在还有晚一辈的女权者,目睹她曾经的所为得到了激励。
— 无参考影片 —
05.平塚雷鸟
平塚らいてう 1886-1971
“女性原本就是太阳,是真正的人”

她出生东京,学生时代她读哲学和神学,也去寺院坐禅,接触了欧洲近代的思想后,她转变成了积极行动的女性。因为和夏目漱石的弟子森田草平的一段婚外苦恋,1908年她成了《朝日新闻》一则花边报道的主角,轰动一时。但她从中走了出来。1911年,她建立了日本女性团体”青鞜社”,创办了日本第一本女性文艺杂志《青鞜》,发刊词这样写道:
原始女性原本就是太阳,是真正的人。但是,现在的女性却是月亮,依附他人而生,借助他人的光辉,才能闪现出病人那样苍白面容的月亮。……我们现在非得把久被遮蔽的太阳找回不可。

这本纯文学杂志,逐渐以妇女解放运动为主题,增强了政治色彩,多次遭到政府的查封,也同时遭受着延续“贤妻良母”式传统的旧势力的嘲笑。她实际地挑战了父亲掌握绝对权威的家长制。当她和比自己小5岁的画家奥村博史恋爱结婚时,因为拒绝改姓入丈夫户籍而未办婚姻登记。他们生育了两个儿子。因为照顾孩子和患病的丈夫,她累病后脱离了《青鞜》的活动。

但她没有就此停下脚步,愈加成熟的她,在1920年参与组织了“新妇人协会”,在妇女参政、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议题上开展了积极的活动。
— 参考影片 —
和前面几部有纪实意义的影片不同。这只是讲几个女人一起开一家露天餐厅的日剧。但是它几乎讨论了日常中存在着的所有性别歧视,所以仍可列在这里。
2015年妇女节百度的这个doodle被骂得很惨:

而同年谷歌比较受好评的是这样的:

早期妇女杂志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关于女性的哪些言(pian)论(jian),是你想反驳的?欢迎留言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