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什么我们还在被治疗?
上周某个早上,小编看到微信群里两张上海同济医院主任医师陆峥在做“治疗同性恋”讲座的现场照片。里面清清楚楚得写到心理治疗同性恋的方法。
1996年9月,中华精神科学会设立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工作组,重新制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计划在随后的几年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标准。新版CCMD在制订之前,有专门的课题小组对同性恋做研究,在对随机选择的51例同性恋者一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6人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帮助。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虽然看到了整个在医学层面上的进步,但因为同性恋还是在“性心理障碍”这个条目下,也导致了很多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同性恋者时还是会以CCMD-3的介绍做分析。
其实这个分类很模糊,此处“性指向障碍”并不指所有同性恋都是心理障碍,只有当此人“自我认同不和谐”才能被看作性心理障碍。但何为“自我认同不和谐”?当社会和家庭压力迫使同性恋群体去过所谓的“正常生活”,ta们可能本身在应付这些压力就会产生焦虑。那这个时候ta们所产生的对自己身份的焦虑是“自我认同不和谐”吗?是“性心理障碍”吗?
很多心理咨询室会按照CCMD-3中的内容作为“治疗”同性恋的依据。也就有了上面那一幕这位德高望重的陆峥老师宣称要心理治疗同性恋。虽然我们经常说CCMD-3是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里程碑,但“性心理障碍”和“自我认同不和谐”这种残余说法还是会深深影响着医学界乃至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希望能很快迎来同性恋这个词从CCMD中完全去除的一天。
![]() |
![]() |
1996年9月,中华精神科学会设立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工作组,重新制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计划在随后的几年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标准。新版CCMD在制订之前,有专门的课题小组对同性恋做研究,在对随机选择的51例同性恋者一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6人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帮助。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虽然看到了整个在医学层面上的进步,但因为同性恋还是在“性心理障碍”这个条目下,也导致了很多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同性恋者时还是会以CCMD-3的介绍做分析。
![]() |
其实这个分类很模糊,此处“性指向障碍”并不指所有同性恋都是心理障碍,只有当此人“自我认同不和谐”才能被看作性心理障碍。但何为“自我认同不和谐”?当社会和家庭压力迫使同性恋群体去过所谓的“正常生活”,ta们可能本身在应付这些压力就会产生焦虑。那这个时候ta们所产生的对自己身份的焦虑是“自我认同不和谐”吗?是“性心理障碍”吗?
很多心理咨询室会按照CCMD-3中的内容作为“治疗”同性恋的依据。也就有了上面那一幕这位德高望重的陆峥老师宣称要心理治疗同性恋。虽然我们经常说CCMD-3是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里程碑,但“性心理障碍”和“自我认同不和谐”这种残余说法还是会深深影响着医学界乃至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希望能很快迎来同性恋这个词从CCMD中完全去除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