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宁德] 恰逢人间三月天,去天后宫寻妈祖文化
![]() |
![]() |
“蓝色梦想,呼唤儿郎;心系大海,乘风破浪。”
——宁小爱
行走在蕉城老街,熙攘的人流,来来往往的车辆,让这里显得热闹非凡。明媚的阳光让生长在道路两旁的榕树叶生机更加盎然,不由的让人感觉,春天到了。
惊蛰,一声春雷之后,雨季到来了。每到雨季,海况变得恶劣,湿冷的海风吹来刺骨寒意。仍在外海作业的船在大海中如一片树叶,一切只能交由妈祖。
![]() |
妈祖是宁德人民出海的保护神
思绪回到眼下。三月的最后一道暖阳,跟着我目光悄悄地照进了了这久负盛名的天后宫。这座立于宁德天后宫位于东门外街尾,在将近三百年的岁月里,受过无数香火、保境安民的神庙。
![]() |
![]() |
天后宫是妈祖娘娘的世界,沾染了春色的宫墙内,无论远近、俯仰之间,到处闪耀着女神的光辉。海上那条小船在和风浪抗争,妈祖却还要分心在庙中。
“这个戏你们年轻人不爱看,回去玩电脑去”。虽然这是一句趣话,却不由的让我黯然,在这看戏的老人,他们的孤独是不是我们给予的?如今只能在神庙中与戏曲陪伴妈祖。
![]() |
我记得我以前上学的那条巷子,总是有一个老人拿着收音机,收音机的声音总是开的很大很大,他和别人讲话的时候,声音也是很大很大,有的时候,他就坐在门前的石凳上,一个人,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收音机是她女儿买给他的,而他的女儿常年在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我没读书的时候回家,老爱窝在床上玩手机,爸爸就和我说:你出来玩电脑吧,顺便陪我看会电视。越长大,是不是让父母越来越孤独,我们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已经截然不同,我们也不需要握着他们的手蹒跚学步,而当他们现在蹒跚而去时,被握紧的已然变成了那根冷冰冰的拐杖。
![]() |
人生如这神庙般无常:你看这宫殿式的对称结构中有门楼、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偏殿,热闹处人声如鼎沸,偏僻处幽深僻静。
正殿这样接受人群顶礼膜拜处的石雕石龙在沾染了香火气息后,生动传神;寂静大红的宫墙小道,原有的光辉虽然不散,庙内烛光闪烁、香火缭绕,却也只有偶尔飞来的两三只小鸟,给这里的肃静增添几分灵动。
![]() |
![]() |
正殿之后还有一个后殿,后殿之中供奉着妈祖及其父母神像,四海龙王则位于后殿两侧。前殿那句“共享太平”一直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在此却也是希望儿女能够陪伴父母共享清平吧。
![]() |
思绪回到海上,那条被抛上浪尖的、又卷入浪谷的一叶扁舟终于在妈祖的庇佑下在散架沉船之前回到了港口。不知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落之后,这些大海的儿女是否记得回来后要多多陪伴在天后宫中为自己日夜祈祷不得安眠的父母。
天后宫承载着浓浓时光的厚重感,那些事、那些人都已远去,我们再神像前不断的叩问内心人生在世想要得到什么,又将会失去什么,祈求什么,又放弃什么。看着香烛之火舞动身姿,再享受这天后宫里独留这一腔明媚的春意,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了答案。
宁小爱丨文字编撰
宁小爱丨图片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问题请联系小爱
智己策略丨爱宁德
行走丨发现丨记录丨传播
专注于宁德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传统文化挖掘,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本土文化传播平台,为想要了解宁德的人提供一个优质的阅读平台,与共同兴趣的人发声同样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