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
三月初,晴,但依然冷。
天气飘忽不定,容易让人打不起其精神来,大概是所谓春困。早起凉,中午毒辣的太阳突然冒出来,近晚又起风了。所以每天都寻思着穿什么衣服出门,总是在热的时候穿多了,热得直冒汗,冷的时候又穿少了,缩成一团,在风中瑟瑟发抖。用麦子的一句话,可见是相当局限的一个人。
去年因跑步撞伤的膝盖,伤疤到了今年都还没好。红红的两块印子,又像小孩子的红脸蛋,极之可爱。旧伤疤未好,新学期又来了。每次新学期回到学校,总是挂念着回家,但一旦放假回到家了,又盼望着上学,才懂还是读书好的道理。大概或多或少的人都会跟我一样有这样的想法吧。唉,又可见是相当矛盾的一个人。
一回到学校,放下了东西,就先去图书馆。各处都逛了逛,借了几本书,各不相同。
周耀辉《7749: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
周耀辉是我很喜欢的一位香港填词人。熟悉粤语歌的人应该不会没听过他的名字。歌迷亲切地叫他“要飞”(取于“耀辉”的粤语谐音)。对于他,我更熟悉他的填词作品。如,达明一派的《爱在瘟疫蔓延时 》(他的第一首填词作品),陈奕迅的《今天只做一件事》,容祖儿的《蜉蝣》,蓝奕邦的《蓬莱》,麦浚龙的《舌尖纹了玛利亚》和《彳亍》等等等等。而他的著作,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他写的歌词总是给人无限的想象,很容易让人着迷,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人人常说,作曲人赋予了一首歌曲美丽的身体,而填词人让独一无二的灵魂住进了这个身体,才得以有一首完整的歌。我想这是对的。我常常会好奇到底是什么力量可以让要飞写出一首首这么好的作品,而且源源不断,受人喜爱。看过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答案,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真诚。
《四十九个练习》是我偶然发现的,当时真的很惊喜。所以我很相信一句话,生活由无数个偶然组成,没有比偶然更美的遇见了。后来我去图书馆找了找还有没有要飞的其他著作,果然,只得这一本,再无其他了。书中七七四十九个创意练习是他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想法,他称之为Project 7749。他鼓励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往往你会发现更多乐趣。他说, 透过这个习作,让自己的生活得更有趣、更好奇、更飘浮。全书的篇幅很短,很快就可以读完了。而在书中他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空白。他说,空白,其实是欢迎大家走进去的异地。但我更多被他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牵引着,一个人不自主地傻笑。果然是填词人的世界!他说的那些练习,我倒是有试过几个,一个人逛街,是我常有的事。我也尝试过在网上搜寻和自己一模一样名字的人。很多人说,他是另类的填词人,我却说他是绅士型的作家和生活家。很温暖的文字,很温柔的一个人,再一次被要飞吸引住了。
周云蓬《绿皮火车》
初识老周,是在一本书。当时那本书推荐了老周的第一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那是挺久之前的事了,那时我尚未了解民谣,看到这么特别的一张专辑和歌手,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去找来听了听,似乎真是这么回事,跟我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流行乐大有不同。其实我那个时候似懂非懂,又觉得好奇,新鲜,特别罢了。老周自以为自己在民谣圈比不上万晓利,李志等的名气,但其实我听老周是听得最早的,也是听得最多的,那大概要感谢前面说到的那本书了。《绿皮火车》也是偶然遇见的,大概也是一种缘分。看《绿皮火车》,再听周云蓬,似乎跟以前不同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代入,更多的情怀。如果说老周是个游历天涯的浪子,那我更多地觉得他在游历天涯的过程中成了社会的观察者。他更多地看到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了一些我们遗忘的东西。你一看他的文字,就跟一听到他的歌一样,立马知道,这是老周出品。对于民谣,我还是一知半解,不过也一点点也地探索中,倒是老周在书中提到了各种音乐人,还是得去听一听。
惊讶的是,柴静为老周写序,也许是我自己不太关注圈内的动态吧,竟觉得自己有些脱节了。许久没看柴静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干净利落,心平气和,就像她在你边上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更令我惊讶的是,绿妖!我只听说这个名字,一位作家,记忆中没有读过她的书。可惜的是,当我在书中知道绿妖和老周在一起,后来又知道原来他们已经分开了。但老周在书中字里行间每每提到绿妖,令我不断地感到惋惜。只记得柴静在序里写:
绿妖乐得眼睛弯弯,我问过她为什么跟云蓬在一起,她说:“王小波小说里写,一个母亲对女儿说,一辈子很长,要跟一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就为了这个吗?” “有趣多难啊。”她说。
这世间,有聚,就有散,谁也预料下一秒,谁也预料不到明天。
徐天成的《我们香港这些年》
香港,对于我,是熟悉又陌生的。从小起看TVB和亚视(于2016年倒闭),深受香港影视剧文化的影响。小时候,全家人一起追港剧,成了每晚的娱乐项目。还记得那个时候八点整播的《同事三分亲》,后来接档的《毕打自己人》,半个小时的情景剧,看完就要睡觉咯。陈浩民版《西游记》、《溏心风暴》、《金枝欲孽》等一部部港剧影响了我。尽管现在港剧慢慢的衰落,但那对于我都是童年的回忆。而作者徐天成就恰好以他自己对香港的记忆,慢慢一丝丝的
梅寒《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
宫泽贤治《银河铁道之夜》
总是想写点东西来记录一下,可是一提笔便无从下手。所以只得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