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女(二十二)——阮玲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
葬心-黄莺莺
1.
李商隐有首诗,叫做《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上周六,我看了张曼玉演的《阮玲玉》,不知怎么便想起这首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用来形容我此刻对阮玲玉的心情,倒很贴切。
我初识阮玲玉,是被她的照片吸引。
杂志的一角,一个女人,身着旗袍,身姿婀娜,薄施粉黛,眉眼弯弯,脸颊似有酒窝,眼神里满是纯真的笑意。
觉得她真美,不喧宾夺主,让人舒畅。再去看文章,读到最后却是泪眼朦胧。
一个民国最著名的影星之一,在年华正盛的25岁,选择了自杀身亡。
生前,她是如日中天、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是演技一流、思想进步的好演员好朋友;是孝顺母亲的女儿,是慈爱美丽的养母,是温顺可人的伴侣……
她努力诠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角色,却唯独不能放松下来,做一回自己。自杀,或许是她人生中最任性的一次选择。
即便如此,也依旧是:“我死何足惜呢?不过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据唐季珊提供的阮玲玉遗书版本)
三段情、三个男人、无良报刊记者的恶意诽谤,促成了她选择自杀的外部力量;
而真正杀死她的,是她看待事物的严肃、始终抹不去的深沉的自卑和千疮百孔的心。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诛人先要诛心。信念一旦坍塌,人也就垮了。
心死的那一刻,阮玲玉已经消失在人世。
![]() |
![]() |
![]() |
2.
“不过是贪一点儿依赖,
贪一点儿爱,
怎受得住这头猜、那边怪。”
阮玲玉美,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当年联华公司的小传描述她:“亭亭长成、琼葩吐艳、朗朗照人,虽荆布不饰而韵致嫣然。”
演了《阮玲玉》的张曼玉说:“我觉得她那种不是性感,是骚在骨子里。我看她每次都穿得很密实,旗袍的领口到脖子这里,但她仍可以风骚,这点才厉害,但我觉得这并非她最厉害之处,最厉害的是她的笑容很迷人,很有魅力。”
李筱懿在书中评价:“她笑起来,眼睛不是放电,没有那种一击而中的震彻,而是幽幽地散发光芒,柔软而脆弱,单纯又天真,充满忧郁的悲剧气息,让人神魂颠倒,真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柔软的女子。”
因着这种特殊的魅力,她尤其吸引男性殷切的目光。
阮玲玉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是张家四公子张达民。
![]() |
他说要娶她,遭到家族一致反对。一个是富家公子,一个是帮佣之女,这种门第差别,成了挡在两人之间的一座巨山。
十六岁,她和张达民同居,辞掉学业和母亲一起从张家搬了出来。
但张达民没有收入来源,也无赚钱能力,家里每月给的零花,几乎全被他用在了娱乐消费上。
阮玲玉一筹莫展,张达民还在花天酒地。
后来,张达民的大哥张慧冲出现,鼓励阮玲玉应征明星影片公司即将开拍的《挂名夫妻》,阮玲玉的电影人生,才逐渐脉络清晰。
阮玲玉的戏好,演什么是什么,任何角色到她这里,都像为她量身打造。
在电影《神女》中,她演一个乱世里独自带着孩子以卖身为生的妓女。站在街边等待客人的时候,她妩媚性感、放荡不羁;在校门外等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她重新做回柔软细腻的母亲。
我最受不了阮玲玉的哭戏,她眼泪的那种真实,仿佛能够灼伤皮肤,眼神里的悲伤和绝望,深深击中我。
![]() |
![]() |
![]() |
对于表演,她几近痴魔。
为了演好一场在冰天雪地里抱着孩子用手指喂血的戏,她当真就在寒夜的雪地里匍匐着,一遍遍揣摩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姿态,直到自己满意;为了将在大雨中失去父亲的女儿完美诠释,她对导演说再来几遍,浑身湿透通体冰凉;为了追求演技上的炉火纯青,她主动向导演举荐自己,争取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复杂角色,最终大获成功……
导演孙瑜评价她:天才演技,是中国默片时代的骄傲。胡蝶也毫不吝啬地夸她:阮玲玉演得了我演过的角色,我演不了她演过的角色。她甚至被誉为中国的“英格丽-褒曼”
然而事业的顺遂,也难掩感情上的裂痕。
张达民开始明目张胆花她的钱,每次把钱用光之后,就涎皮涎脸地跑来找她要。直到阮玲玉搬去和唐季珊同居之时,她已经养了张达民八年。
对张达民心灰意冷的阮玲玉,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两年,遇到了给她致命一击的唐季珊。
![]() |
唐季珊是联华的大股东,不仅有钱,同时混迹欢场,很懂女人心。相比于张达民的幼稚滑稽、无法依靠,唐季珊显得更加成熟稳重,更容易给阮玲玉心理上的安全感。
和唐季珊在一起之前,被唐玩弄抛弃的影坛前辈张织云曾警告过阮玲玉:“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唐季珊不是一个好男人。”然而,一心以为自己找到归宿的阮玲玉,依然不可遏制地投入到了唐季珊的怀抱。
结果自然是失望,到最后逐渐演变成绝望。
得到阮玲玉不久,唐季珊便厌倦,开始和其他女人谈情说爱,不仅如此,他还开始殴打阮玲玉,残忍地对她家暴。
与此同时,张达民将阮玲玉给他的钱全部花光,重新打起了阮玲玉的主意。他威胁她,如果不给钱,他就向小报记者描绘她的卑贱出身和过往情史,让她身败名裂。
她没有给,于是黄色小刊上的恶意侮辱就铺天盖地向她袭来。
![]() |
以前,她是电影中高不可攀、光华璀璨的女星,如今,她成了街头巷尾无聊群众口中不知廉耻的荡妇。
有多少人艳羡她,就有多少人嫉恨她。《阮玲玉》电影中,张曼玉穿一身素衣走在路上,周围的人纷纷停下脚步看着她,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她愤怒地扭头望向背后辱骂她的人,已经是哀极气极。她一句话也没说,高傲地从人群中穿过。
那一刻,我似乎终于明白阮玲玉为何选择在庭审开场的前一晚服药自杀。她无法承受这样的诽谤侮辱,她也绝不允许自己像动物园里的狮子大象一样乖乖地给人观看笑闹。
她有自己的尊严,她怎堪众辱?
![]() |
自杀,不是没有余地的。
在张达民和唐季珊的无耻争夺中疲累不堪的她,因为拍摄电影《新女性》的关系,和导演蔡楚生暗生情愫。自杀前,她去找蔡楚生,希望他能带她走,逃离让她心焦力悴的是非之地,然而,蔡楚生拒绝了她。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之后,她终于心灰意冷,脸上还在笑,心却已经死去。
1935年3月8号这天,阮玲玉在家中服用安眠药自杀。第一个发现她服药的唐季珊,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没有把她带去最近的医院救治,而是驱车一个多小时,把她送去了偏僻的日本人开的诊所。
去时已晚,她带着爱与恨永眠在自己的梦乡里。
![]() |
阮玲玉的死,为社会带来极大震动。追随她的脚步而去的人,数不胜数。
上海戏剧电影研究所的项福珍女士,听闻噩耗,随即吞服了鸦片自杀;绍兴影迷夏陈氏当天吞服毒药自杀;杭州联华影院女招待员张美英也因痛悼阮玲玉服毒自尽。单是1935年3月8日这天,上海就有5名少女自尽,其他地方的追星成员也有多位。她们留下的遗书内容大同小异:“阮玲玉死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 |
![]() |
送葬的那天,灵车所经之处,沿途夹道挚爱者多达30万人。美国《纽约时报》驻沪记者见状极为惊奇,特意作了“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哀礼”的报道。
她死于“人言可畏、人心薄凉”,死后却有如此“恩待”,其中讽刺,溢于言表。
阮玲玉死后,唐季珊伪造了遗书,将责任尽数推卸给张达民和舆论之压,而张达民在阮玲玉死后,还本色出演了讲述阮玲玉的电影,以“前夫”身份赚钱。
当初合力谋杀了她的这批人,又重复利用和消费她的死,为己谋私。
![]() |
3.
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
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我看张曼玉演的电影《阮玲玉》,一开始总觉得不像。
张曼玉一会儿是《青蛇》里妩媚妖娆的小青,一会儿是《花样年华》里满腹心事的苏丽珍,忧愁她有、无奈她有、性感到骨子里的“骚”她也有……可阮玲玉身上最精髓的部分,她没有。
那个部分,是阮玲玉与生俱来的悲剧气质,是她身上迥然于他人的独有标记。
于是带着些许遗憾看下去,未料影片将至尾声时,却有意外惊喜。
镜子前,她端起放了三瓶安眠药的粥,慢慢吃起来,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睛里泪水盈盈,人世中最后的时分,她又一次仔细端详自己,做最后的告别。
她的遗书写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写完,她放下笔,走向床边,那里睡着一个把她送向无边困境又不肯救她的男人。
她伏下身,静静看向熟睡中的唐季珊,还未开口,泪已先出。
她问:季珊,季珊,你爱我吗?
他从梦中醒来,根本没有听见她问了什么。转头,她已经永远阂上双眸。
那一刻,她不再有张曼玉的影子。
她是阮玲玉。
这一段,让人异常心酸,《葬心》响起,我满眼是泪。
![]() |
![]() |
![]() |
4.
“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
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
阮玲玉死了,在青春正盛的25岁。
一个“情”字误终身。
太可惜,太可叹。
歌词里说得机巧;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
这个六岁丧父,从此和母亲孤苦伶仃相依为命的女子,因了三段情,贪了一点爱,就将自己置于绝境。
因为缺爱,所以爱得无法自拔;因为怕失去,所以只要有人施舍一点关爱,便要拼命地还回去。
她曾对朋友说:“我太弱,我这个人经不起别人对我好。要是有人对我好,我也真会疯了似的爱他!”她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这个“疯了似的爱”,她不该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出去,不留一丝余地。
这样沉重饱满的爱,若是遇到懂得珍惜的人,便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可她终究将深情错付于人,最后只落得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
![]() |
其实,阮玲玉身处的环境是很进步的,她自己也演了许多进步影片,明白女性的地位在日益提高,女性有权利争取自由、为自己呐喊。当初演完《新女性》,她曾说非常羡慕女主角韦明的独立勇敢,因为她自己大概做不到那样有勇气。
是的,即便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阮玲玉骨子里,却依然还是那个封建社会里长大的幼女,她和张达明在一起,是奔着一辈子去的,虽然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分开,也已经足足忍耐了八年。
和唐季珊在一起,也预备了结婚成家,只是在一起之后才发现被唐欺骗,那点愿望,终于还是化为泡影。
最后,她又把命和未来堵在蔡楚生身上,但是这个已有家室的男人,为了自己的电影事业,选择了沉默的拒绝。
她的一生都在缺爱中度过,遇到的三个男人既不能给她爱,也无法让她依靠。
很想告诉她,天下之大,何必苦困于情。得不到爱又如何呢?遭人暗算被人误解,也实在是生活常态。人生有时难得糊涂,我们无法左右他人,却可以抒怀自己。
张爱玲在《留情》里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把一生的快乐和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迟早会失望。
我为阮玲玉可惜,因为她的生命明明还有无限种可能值得探索体会。在爱里翻了船,应该学会游泳或上岸,而不是自甘沉溺轻了此生。
总是等待他人来救赎,不如自己救自己。
毕竟,在生命的诸多磨难中,真正能救我们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baiyexing220
扫描可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