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诗词
《大林寺桃花》 作者: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唐诗人白居易来庐山旅游,至此循小径而行,只见山间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已凋落,有感而作! 桃开春来,桃花乃花木中的佼佼者。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世外桃园,诗情画意令人向往。故有不少村庄和名胜以桃花为名,如五台山的桃花洞、黄山的桃花峰、华盖山的桃花圃、苏州的桃花坞……以示气概不凡。桃花寓意的多不胜数,如崔护(唐)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美人相映衬的美随诗意流露。“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为男女相恋,情感相融的适句,而“桃李满天下”则喻老师育才之众。 桃花红白相辉,看着亭榭之周、庭院之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溪水之畔、凝霞披锦,随风轻舞的桃花,点染着春光分外明媚。诗人常用“桃红绿柳”来形容明媚春色,如: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杜甫),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唐王建)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上杨柳绿烟丝”(元赵孟頫),
”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唐孟郊)
春天,有了桃花的点缀,多了明媚,清张明经的“糁径白毡铺柳絮,漫溪红雨落桃花”是别有一翻诗意。不管桃开何地,都能触动诗人的灵感,即使是开在郊僻之桃,也有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晚开之桃也有“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枯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何向河源旧侣夸”(唐杨凭);清明之盛桃沈荣隽却用“柳暗花城暗不通,谁家姐妹倚东风,凭伊几点清明雨,催出新妆试小红”来形容……桃花的美态,成了诗人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