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桃花,南瓜
一
彝语中意为“生产稻谷的海湾坝子”即为呈贡。我不懂彝语,但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种亲近的味道,也许当初就是凭着这一点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我才会来到这里求学。
那年的七月没有下雨,空气中的扬尘混合着干粪草的味道让人觉得口干舌燥。地里的庄稼像被掏空了的男人,萎靡不振。大地虽未龟裂开来,但它那副饥渴的样子却让每个庄稼汉忧心当年的收成。受迫于天气,人们开始不分昼夜的抽水浇地。那段时间里,街上随处可见带着铝盒送饭的人,而夜晚星空下的田野也是荧光点点,轰鸣的马达声伴随着柴油烟气的味道让这片土地无法入眠。不久之后抽上来的水开始变得浑浊,直到泥沙彻底堵住了井口。爷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种事情急不得。与老天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最懂老天的脾气,家里人也便放宽心不再焦急。干燥的天气并没有带来晴朗的夜空,不知有多久没见过伏夏的银河,还有银河里流动的星星。仰望星空,期望在我忘记它们之前,它们先忘记我,这样便不会觉得悲伤。七月并不难熬,只是干燥的有些过分,而它也就这样过分的过去了。
当父母都在为我的录取通知书着急的时候,我却躲在小院里摆弄我的南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种事情急不得。
八月来了,也带来了一丝潮气,空气开始变得湿粘,灰蒙蒙的天空变得更加阴沉。爷爷说雨就要来了,大家便抱着这份希望等待着。在等待中比雨更早到来的是录取通知书。相较于久未逢面的甘霖,这个让家人更加兴奋,而于我来说让人兴奋的是小院里的南瓜熟了。
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收拾行李,告知亲友,对我不停的反复叮嘱,仿佛我不是去上学,而是离开他们远走他乡,不再归来。我想于父母来说那必是一种复杂的心情。有我长大的欣喜,于他们便是衰老的哀愁。八月中旬,空气湿粘的更加厉害,像烤化了的白糖抹在人身上般难受,雨却始终不来。中旬的午后,空气中有丝温暖却并不躁动。我拖着一麻袋高中的教科书艰难的行走在村北干涸的河道中,脖子上挂着两个精致的小南瓜。身后的烟尘随着麻袋飞起、落下,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河道的尽头是一片白杨林,白杨林庇佑着村里人世代的先祖。大树参天,阳光很少能照进这片福地,即使白天行走在这里也会让人觉得身边围绕着一股阴气,散不掉缠着你。我早已被一麻袋书累成了傻子,也就像傻子一样穿过了树林。在林边一座矮小的坟墓旁,我将南瓜摆在了坟头上面。你说你这辈子最爱南瓜我们便叫你南瓜,明天我将远行,今天来跟你说一声,我要走了。你没有读完高中,今天我将我三年的书全部烧给你,学不会没关系,留个纪念吧,上面有我们画的五子棋。
将书一页页撕开看着它们变为灰烬,高中就这样没了。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催促着远归的鸟儿尽快回家。白杨林里起了风沙沙作响,树叶映着晚霞抖动一片灿烂的橘红,而我却没有勇气穿过那片神明福临的土地。我绕过树林选了一条大道回家,走之前没跟南瓜说一句再见,我想他在看书吧。
不远处的炊烟缓缓升起,喜鹊急切的从我的头顶飞过,抬头望去,一丝细雨打落在我的眼角,八月的雨来了。大雨模糊了缓缓的炊烟,而我没有哭,只是被雨淋湿了双眼。
二
翌日清晨,我随火车南下,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我踏上了这片七彩之云的故乡,传说中的象牙塔,我来了。
借着明媚的阳光看着“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有种恍如隔世并未走远的感觉。这就是大学城,与我看来更像是大学村,有种被骗的念头从脑中匆匆而过。
象牙塔中的生活并没有给人多少惊喜,学校大了反而更加不知所措,早已习惯家乡小城小镇生活的我,似乎已将这种习惯孕化为文人的气息,难道这就是象牙塔的魔力。吃饭、睡觉、班级认识会、新生大会、试听课、军训、、、、、、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地展开了,井然有序。像初高中刚开学的时候一样,思想动员、法制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于此其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马加爵”三个字。事情开始向我不能理解的方向发展,虽说拿前人的事来教育后人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我听不出那些心理专家话语中隐藏的意思。我不知不应像他一样冲动, 要学会克制,还是不应该像他同学那样自为高傲,学会常心。或许二者都应兼而有之吧。后来同学总结出了专家的中心思想——"忍",我觉得道理还是有几分的。这个疑惑在我心中呆的并不长久,很快就被其他新鲜事物取代了。后来,我和同学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走了师大的保研路,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女流氓出现,我们失望了。反复几次后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投机取巧的保研方法。再后来,我加入社团,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山地自行车。当然不出意外的,我的新车很快被偷了,我也成为了万千大学丢车族中的一员。警察叔叔的话也很官方很正式,委婉的告诉我不可能再找回来了,他们说这是全国大学城的通病,是痼疾。既然病了这么久了干嘛不治治呢,可能和我一样没钱吧。车丢的那个晚上朋友说带我去散散心。于是两个大男人在路灯不及的地方悄悄地钻进了学校的情人坡。朋友将随身带的强光手电打开晃了一下,不知在哪潜伏的男同学瞬间站起一大片,我和他悄悄的溜下了情人坡,坐到路灯下面,看着下来的女同学边走边整理衣服,一个接一个。
很快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昆明湿冷的冬天来了。
临走前的下午天放晴了,久未蒙面的阳光照得人心暖暖的,我们便相约去校外压压马路晒晒太阳。公路很宽,四周是荒凉的果园,置身于这种空旷,蓝天似乎触手可及。大家就这样走着,漫无目的。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阳光透过未完工的大楼照过来,稀疏楼影的背后是荒芜的山头,那种感觉像是被人遗弃的小镇,已是一种凄凉。这让我想起在村外看着夕阳下的家乡。羊群阻隔了我们回去的路,它们悠闲的啃着路边的杂草,肆意地将粪球洒在公路上。公路再宽没有车,也就只能成为一条“羊道”。“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在大学城这边没有了风采。我顺手捡起几个浑圆的羊粪蛋蛋,同学问我干嘛,我说这个晒干后用绳子穿起来就是项链,他们丢下我跟着羊群跑了。
三
当学校的桃花盛开的时候,师哥对我说:“昆明的春天又来了,为什么我的桃花还不开?”师哥也是寂寞的呢。
每次回校都像是从家出逃一样,享受过呈贡的蓝天白云后便再也无法长久的承受河北的雾霾,灰蒙蒙很压抑。习惯这里的环境爱上这里的天气之后,我也慢慢找到了这座大学的节奏:上课、兼职、聚会、逃课、通宵游戏、、、、、、当身边很多同学开始为自己的青春添上一笔的时候,我还在固守着高中时得到的爱情。青春总是和爱情扯上关系,两者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秘密,而我似乎过早的知道了这个秘密。
面对分隔两地的大学生活,我们选择了概率小众的坚持,幸福满满的期待着以后的日子。
学校的桃花开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结不下果子。爷爷说这是种发浪的桃树,只为花枝招展不为春华秋实,女人要是这样便要不得了。老人家可能想的有点多了。在一茬又一茬的桃花中,春天平缓缓的滑过去了。而我们却因为长久的分离进入了另一个春天。每晚我们都会互通电话到很晚,将或喜或忧,或傻或明的事全部倾诉于对方,毫无保留的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点滴,距离将我们彼此更拉近了一步。
当年夏天我带她去了我的小院,将我种的南瓜放在她的头顶,拍下了那个夏天最美的一瞬间。妈妈说把女孩子带回家就要另当别论,她悄悄地问我:“儿啊,你是认真的吗?”我笑着说:“妈,别这么八卦。”
我以为春城不会有秋的影子,当我看到学校的银杏树飘下青黄的叶子,我才迟钝的感觉到,秋天来了。借着秋风突然想起暑假前去昆工果园偷了很多梨,不知那片果园是否秋风萧瑟,有了北方的气息。北方的秋来的特别快,快得让人来不及准备。刚刚做好晚饭炊烟还未散尽,秋雾便借着暮色笼罩了平原上的千万村落。街旁的路灯变成了朦胧的橘红色,借着这温暖的微光,咸菜、豆腐脑、果子的叫卖声穿行于村里的大街小巷,直到冰冷的月光将雾气驱散,这一切才会停歇下来。春城的秋天没有叫卖声,取而代之的是相依相偎喃喃低语的情侣。明快而温暖的秋看不出冬天要来,春城果然是那么开朗。借着春城的开朗我买了一条鲜艳的围巾邮给她,她却说我不懂她。我们莫名其妙地吵了一架,直到寒假前我们没通过一个电话。
回到家,她便打电话约我一起去做短工,没多想拎起包我又出发了。工作并不轻松,刚刚开业的海鲜店人手奇缺,我们这些做短工的大学生成了这家店的主力军。端茶递水,扫地抹桌,传菜收账,刷盘烧烤,一专多能的我们被无情地压榨着。那个冬天我们俩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度过了我们俩人生中第一个在他乡的春节。没有春晚,没有饺子,只有两根香肠两瓶啤酒,我们不明所以的笑着。她犯二的在我怀里撒娇:“哪天我和你老妈同时掉进水里了,不用你来救,老娘我会游泳我去救。”我笑了,我很庆幸我找了一个女汉子,不用矫情的去面对那些矫情的问题。她坐直了搂着我的脖子说:“哪天你要是喜欢上别人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不想当个傻子。”我笑着问她:“那要是你喜欢上别人了呢?”她用手托着我的脑袋很认真地对我说:“那时我会提前告诉你,再和他在一起,我不会让你当傻子也不会勉强去爱你。”我虽然有些难过,没有听到山盟海誓的回答,但我听到了她的心声。窗外爆竹声不断,隔壁的夫妻也在用力的嗯啊着。借着晕晕的酒劲我抱着她甜甜的睡着了。
假期在忙碌的工作和她的犯二中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分别那天她将一个写满字的一元纸币塞进我的钱包里,神秘的告诉我上面写满了她想要对我说的话。我急切地去翻钱包但一无所获,她说这是智商问题。
她送我进站时我回头望了她一眼,寒风中她的目光凝重似有泪光,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凌乱的头发在风中随意飘摆,直到我进站她仍旧站在那里。
刚刚逃离雾霾的北方,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呈贡的蓝天白云,便随着老师南下,开始了写生之旅。写生时我每天一个电话打给她,但她似乎刻意地疏远我,每天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少,以至于一个星期后便再也无话可说。冥冥中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就再也想不出来了。
写生变成了春游,大家的心思都没有放在画画上,连带队老师也一头扎进少数民族服饰店不肯出来。虽不想随波逐流,但面对当地的特色美食和美酒,我的防线也很快被攻破了。人生应当如此。
冷战的第十三天她主动打过电话来,“我们分手吧!”她只说了这一句话,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我也沉默着不知如何去应对。彼此沉默许久之后我问她:“他对你好吗?”她哽咽着对我说:“他就是另外一个你,但是他能每天陪在我身边,你不能。”“祝你幸福”“谢谢”我们都没忍住,在电话中对着对方放声痛哭。我已忘记是谁先挂掉电话的,只记得自己在厕所中无力地哭到嗓子没有声音。那天晚上昆明下雨了,我的异地恋就这样结束了。
老天爷没有给我过多的时间去悲伤,翌日清晨,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天气好的让近乎绝望的人也没有了自杀的勇气。而我仅仅是被迫结束了一段恋情,还远没到绝望的地步。被这样的好天气催促着提起精神去开始新一天的生活。“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配合着象牙塔的魔力,我的伤很快的愈合了。
春天没有因为我的不幸而颓废不前,桃花也依旧开了一茬又一茬,日子在阳光灿烂中平稳地前进着。爷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缘吧。
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很久,我在收拾钱包时无意中从钱包里她的相片后面找到了那张纸币。纸币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但都是在重复一句话“如果我们不能在一起,你一定要比我更爱你自己。”在感情上女人的感觉往往比男人来的更准确,她勇敢地爱了,也勇敢地分了。我对着她的照片笑了“谢谢”。
在大学最后一个寒假的前夕,躲在宿舍久未出门的我们,借着午后明媚的阳光出来晒晒虱子。学校外的那条公路依旧那么宽,四周却比三年前有了些生气。曾经荒芜的工地也慢慢长出了一些大楼,不远不近的矗立在那里。虽说没有让人感觉有多亲近却丰满了空间,让人不再有孤独的感觉。地铁站的开通多多少少为这条路带来了一些客人,但羊群依旧是这条路上的王者。夕阳的余晖映照过来,远处的山头依旧光秃如脸,透过楼缝照过来的阳光变得有棱有角,大学城开始有了城的味道。大家嘻嘻哈哈的打闹着,趁着还没有各奔东西、朝九晚五,极力的互损着对方。当事者是开心的,站在远处去围观便有些悲凉。华灯初上,映照着远处的大学和村落,没有薄雾总感觉少了一丝味道。我随手捡起路边的羊粪球问他们:“要项链吗?”他们将手里的羊粪球全扔向了我。
人是在慢慢成长的,一座城也是这样。三年多来我和这座城一起成长,有欢笑也有泪水。如果将来我再回到这里,不是功成名就的话就是我失意落魄之时,这里教会了我成长,它的好天气会告诉我如何将桃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我在南瓜的坟旁搭了一个木架,等到来年开春点下种子,这里就会有一片绿荫为他遮阳挡雨,而我也不用因为长久的工作再牵挂他没有南瓜。棚子搭完,暮色迟阳,鸹雀归巢,一片雪花落了下来,冬天真的来了。
离开昆明,别的地方还会有一茬一茬的桃花吗?
彝语中意为“生产稻谷的海湾坝子”即为呈贡。我不懂彝语,但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种亲近的味道,也许当初就是凭着这一点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我才会来到这里求学。
那年的七月没有下雨,空气中的扬尘混合着干粪草的味道让人觉得口干舌燥。地里的庄稼像被掏空了的男人,萎靡不振。大地虽未龟裂开来,但它那副饥渴的样子却让每个庄稼汉忧心当年的收成。受迫于天气,人们开始不分昼夜的抽水浇地。那段时间里,街上随处可见带着铝盒送饭的人,而夜晚星空下的田野也是荧光点点,轰鸣的马达声伴随着柴油烟气的味道让这片土地无法入眠。不久之后抽上来的水开始变得浑浊,直到泥沙彻底堵住了井口。爷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种事情急不得。与老天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最懂老天的脾气,家里人也便放宽心不再焦急。干燥的天气并没有带来晴朗的夜空,不知有多久没见过伏夏的银河,还有银河里流动的星星。仰望星空,期望在我忘记它们之前,它们先忘记我,这样便不会觉得悲伤。七月并不难熬,只是干燥的有些过分,而它也就这样过分的过去了。
当父母都在为我的录取通知书着急的时候,我却躲在小院里摆弄我的南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种事情急不得。
八月来了,也带来了一丝潮气,空气开始变得湿粘,灰蒙蒙的天空变得更加阴沉。爷爷说雨就要来了,大家便抱着这份希望等待着。在等待中比雨更早到来的是录取通知书。相较于久未逢面的甘霖,这个让家人更加兴奋,而于我来说让人兴奋的是小院里的南瓜熟了。
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收拾行李,告知亲友,对我不停的反复叮嘱,仿佛我不是去上学,而是离开他们远走他乡,不再归来。我想于父母来说那必是一种复杂的心情。有我长大的欣喜,于他们便是衰老的哀愁。八月中旬,空气湿粘的更加厉害,像烤化了的白糖抹在人身上般难受,雨却始终不来。中旬的午后,空气中有丝温暖却并不躁动。我拖着一麻袋高中的教科书艰难的行走在村北干涸的河道中,脖子上挂着两个精致的小南瓜。身后的烟尘随着麻袋飞起、落下,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河道的尽头是一片白杨林,白杨林庇佑着村里人世代的先祖。大树参天,阳光很少能照进这片福地,即使白天行走在这里也会让人觉得身边围绕着一股阴气,散不掉缠着你。我早已被一麻袋书累成了傻子,也就像傻子一样穿过了树林。在林边一座矮小的坟墓旁,我将南瓜摆在了坟头上面。你说你这辈子最爱南瓜我们便叫你南瓜,明天我将远行,今天来跟你说一声,我要走了。你没有读完高中,今天我将我三年的书全部烧给你,学不会没关系,留个纪念吧,上面有我们画的五子棋。
将书一页页撕开看着它们变为灰烬,高中就这样没了。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催促着远归的鸟儿尽快回家。白杨林里起了风沙沙作响,树叶映着晚霞抖动一片灿烂的橘红,而我却没有勇气穿过那片神明福临的土地。我绕过树林选了一条大道回家,走之前没跟南瓜说一句再见,我想他在看书吧。
不远处的炊烟缓缓升起,喜鹊急切的从我的头顶飞过,抬头望去,一丝细雨打落在我的眼角,八月的雨来了。大雨模糊了缓缓的炊烟,而我没有哭,只是被雨淋湿了双眼。
二
翌日清晨,我随火车南下,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我踏上了这片七彩之云的故乡,传说中的象牙塔,我来了。
借着明媚的阳光看着“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有种恍如隔世并未走远的感觉。这就是大学城,与我看来更像是大学村,有种被骗的念头从脑中匆匆而过。
象牙塔中的生活并没有给人多少惊喜,学校大了反而更加不知所措,早已习惯家乡小城小镇生活的我,似乎已将这种习惯孕化为文人的气息,难道这就是象牙塔的魔力。吃饭、睡觉、班级认识会、新生大会、试听课、军训、、、、、、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地展开了,井然有序。像初高中刚开学的时候一样,思想动员、法制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于此其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马加爵”三个字。事情开始向我不能理解的方向发展,虽说拿前人的事来教育后人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我听不出那些心理专家话语中隐藏的意思。我不知不应像他一样冲动, 要学会克制,还是不应该像他同学那样自为高傲,学会常心。或许二者都应兼而有之吧。后来同学总结出了专家的中心思想——"忍",我觉得道理还是有几分的。这个疑惑在我心中呆的并不长久,很快就被其他新鲜事物取代了。后来,我和同学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走了师大的保研路,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女流氓出现,我们失望了。反复几次后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投机取巧的保研方法。再后来,我加入社团,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山地自行车。当然不出意外的,我的新车很快被偷了,我也成为了万千大学丢车族中的一员。警察叔叔的话也很官方很正式,委婉的告诉我不可能再找回来了,他们说这是全国大学城的通病,是痼疾。既然病了这么久了干嘛不治治呢,可能和我一样没钱吧。车丢的那个晚上朋友说带我去散散心。于是两个大男人在路灯不及的地方悄悄地钻进了学校的情人坡。朋友将随身带的强光手电打开晃了一下,不知在哪潜伏的男同学瞬间站起一大片,我和他悄悄的溜下了情人坡,坐到路灯下面,看着下来的女同学边走边整理衣服,一个接一个。
很快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昆明湿冷的冬天来了。
临走前的下午天放晴了,久未蒙面的阳光照得人心暖暖的,我们便相约去校外压压马路晒晒太阳。公路很宽,四周是荒凉的果园,置身于这种空旷,蓝天似乎触手可及。大家就这样走着,漫无目的。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阳光透过未完工的大楼照过来,稀疏楼影的背后是荒芜的山头,那种感觉像是被人遗弃的小镇,已是一种凄凉。这让我想起在村外看着夕阳下的家乡。羊群阻隔了我们回去的路,它们悠闲的啃着路边的杂草,肆意地将粪球洒在公路上。公路再宽没有车,也就只能成为一条“羊道”。“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在大学城这边没有了风采。我顺手捡起几个浑圆的羊粪蛋蛋,同学问我干嘛,我说这个晒干后用绳子穿起来就是项链,他们丢下我跟着羊群跑了。
三
当学校的桃花盛开的时候,师哥对我说:“昆明的春天又来了,为什么我的桃花还不开?”师哥也是寂寞的呢。
每次回校都像是从家出逃一样,享受过呈贡的蓝天白云后便再也无法长久的承受河北的雾霾,灰蒙蒙很压抑。习惯这里的环境爱上这里的天气之后,我也慢慢找到了这座大学的节奏:上课、兼职、聚会、逃课、通宵游戏、、、、、、当身边很多同学开始为自己的青春添上一笔的时候,我还在固守着高中时得到的爱情。青春总是和爱情扯上关系,两者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秘密,而我似乎过早的知道了这个秘密。
面对分隔两地的大学生活,我们选择了概率小众的坚持,幸福满满的期待着以后的日子。
学校的桃花开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结不下果子。爷爷说这是种发浪的桃树,只为花枝招展不为春华秋实,女人要是这样便要不得了。老人家可能想的有点多了。在一茬又一茬的桃花中,春天平缓缓的滑过去了。而我们却因为长久的分离进入了另一个春天。每晚我们都会互通电话到很晚,将或喜或忧,或傻或明的事全部倾诉于对方,毫无保留的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点滴,距离将我们彼此更拉近了一步。
当年夏天我带她去了我的小院,将我种的南瓜放在她的头顶,拍下了那个夏天最美的一瞬间。妈妈说把女孩子带回家就要另当别论,她悄悄地问我:“儿啊,你是认真的吗?”我笑着说:“妈,别这么八卦。”
我以为春城不会有秋的影子,当我看到学校的银杏树飘下青黄的叶子,我才迟钝的感觉到,秋天来了。借着秋风突然想起暑假前去昆工果园偷了很多梨,不知那片果园是否秋风萧瑟,有了北方的气息。北方的秋来的特别快,快得让人来不及准备。刚刚做好晚饭炊烟还未散尽,秋雾便借着暮色笼罩了平原上的千万村落。街旁的路灯变成了朦胧的橘红色,借着这温暖的微光,咸菜、豆腐脑、果子的叫卖声穿行于村里的大街小巷,直到冰冷的月光将雾气驱散,这一切才会停歇下来。春城的秋天没有叫卖声,取而代之的是相依相偎喃喃低语的情侣。明快而温暖的秋看不出冬天要来,春城果然是那么开朗。借着春城的开朗我买了一条鲜艳的围巾邮给她,她却说我不懂她。我们莫名其妙地吵了一架,直到寒假前我们没通过一个电话。
回到家,她便打电话约我一起去做短工,没多想拎起包我又出发了。工作并不轻松,刚刚开业的海鲜店人手奇缺,我们这些做短工的大学生成了这家店的主力军。端茶递水,扫地抹桌,传菜收账,刷盘烧烤,一专多能的我们被无情地压榨着。那个冬天我们俩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度过了我们俩人生中第一个在他乡的春节。没有春晚,没有饺子,只有两根香肠两瓶啤酒,我们不明所以的笑着。她犯二的在我怀里撒娇:“哪天我和你老妈同时掉进水里了,不用你来救,老娘我会游泳我去救。”我笑了,我很庆幸我找了一个女汉子,不用矫情的去面对那些矫情的问题。她坐直了搂着我的脖子说:“哪天你要是喜欢上别人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不想当个傻子。”我笑着问她:“那要是你喜欢上别人了呢?”她用手托着我的脑袋很认真地对我说:“那时我会提前告诉你,再和他在一起,我不会让你当傻子也不会勉强去爱你。”我虽然有些难过,没有听到山盟海誓的回答,但我听到了她的心声。窗外爆竹声不断,隔壁的夫妻也在用力的嗯啊着。借着晕晕的酒劲我抱着她甜甜的睡着了。
假期在忙碌的工作和她的犯二中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分别那天她将一个写满字的一元纸币塞进我的钱包里,神秘的告诉我上面写满了她想要对我说的话。我急切地去翻钱包但一无所获,她说这是智商问题。
她送我进站时我回头望了她一眼,寒风中她的目光凝重似有泪光,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凌乱的头发在风中随意飘摆,直到我进站她仍旧站在那里。
刚刚逃离雾霾的北方,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呈贡的蓝天白云,便随着老师南下,开始了写生之旅。写生时我每天一个电话打给她,但她似乎刻意地疏远我,每天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少,以至于一个星期后便再也无话可说。冥冥中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就再也想不出来了。
写生变成了春游,大家的心思都没有放在画画上,连带队老师也一头扎进少数民族服饰店不肯出来。虽不想随波逐流,但面对当地的特色美食和美酒,我的防线也很快被攻破了。人生应当如此。
冷战的第十三天她主动打过电话来,“我们分手吧!”她只说了这一句话,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我也沉默着不知如何去应对。彼此沉默许久之后我问她:“他对你好吗?”她哽咽着对我说:“他就是另外一个你,但是他能每天陪在我身边,你不能。”“祝你幸福”“谢谢”我们都没忍住,在电话中对着对方放声痛哭。我已忘记是谁先挂掉电话的,只记得自己在厕所中无力地哭到嗓子没有声音。那天晚上昆明下雨了,我的异地恋就这样结束了。
老天爷没有给我过多的时间去悲伤,翌日清晨,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天气好的让近乎绝望的人也没有了自杀的勇气。而我仅仅是被迫结束了一段恋情,还远没到绝望的地步。被这样的好天气催促着提起精神去开始新一天的生活。“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配合着象牙塔的魔力,我的伤很快的愈合了。
春天没有因为我的不幸而颓废不前,桃花也依旧开了一茬又一茬,日子在阳光灿烂中平稳地前进着。爷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缘吧。
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很久,我在收拾钱包时无意中从钱包里她的相片后面找到了那张纸币。纸币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但都是在重复一句话“如果我们不能在一起,你一定要比我更爱你自己。”在感情上女人的感觉往往比男人来的更准确,她勇敢地爱了,也勇敢地分了。我对着她的照片笑了“谢谢”。
在大学最后一个寒假的前夕,躲在宿舍久未出门的我们,借着午后明媚的阳光出来晒晒虱子。学校外的那条公路依旧那么宽,四周却比三年前有了些生气。曾经荒芜的工地也慢慢长出了一些大楼,不远不近的矗立在那里。虽说没有让人感觉有多亲近却丰满了空间,让人不再有孤独的感觉。地铁站的开通多多少少为这条路带来了一些客人,但羊群依旧是这条路上的王者。夕阳的余晖映照过来,远处的山头依旧光秃如脸,透过楼缝照过来的阳光变得有棱有角,大学城开始有了城的味道。大家嘻嘻哈哈的打闹着,趁着还没有各奔东西、朝九晚五,极力的互损着对方。当事者是开心的,站在远处去围观便有些悲凉。华灯初上,映照着远处的大学和村落,没有薄雾总感觉少了一丝味道。我随手捡起路边的羊粪球问他们:“要项链吗?”他们将手里的羊粪球全扔向了我。
人是在慢慢成长的,一座城也是这样。三年多来我和这座城一起成长,有欢笑也有泪水。如果将来我再回到这里,不是功成名就的话就是我失意落魄之时,这里教会了我成长,它的好天气会告诉我如何将桃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我在南瓜的坟旁搭了一个木架,等到来年开春点下种子,这里就会有一片绿荫为他遮阳挡雨,而我也不用因为长久的工作再牵挂他没有南瓜。棚子搭完,暮色迟阳,鸹雀归巢,一片雪花落了下来,冬天真的来了。
离开昆明,别的地方还会有一茬一茬的桃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