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ite of Chaozhou,在潮州吃吃吃吃吃不停
2017跨年时候去的潮州玩儿,快三个月了才终于动笔。一个是从来没写过游记,脑袋里的印象都是零零碎碎的,不知道从哪说起;另外就是,应该没有人会想去潮州吧,实在是个太小的城市了……

小归小,也不是很现代,但是在那边晒太阳喝茶散步的日子真的整个人都很舒服。特别是吃的,这应该是潮州旅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最开始想去潮州,就是因为在豆瓣上看到了一篇《潮州40小时食记》的文章才种草的。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两次,第一次是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个北方人还没有接触过那么南方特色的食物),第二次是因为订好了去潮州的飞机票,yeah~

潮州不是个很热门的旅游城市,元旦加上请假,待了将近4天,碰到的游客基本都是从周边开车、坐高铁来玩的,像我这种坐着飞的专门跑来吃牛肉火锅的,应该屈指可数吧。而且潮州城小,人不多,游客集中的地方就那么两条街,导致那几天一路上一直和好几拨人不断不断地打照面,想来大家应该互相都很眼熟吧哈哈哈……

- 交通
潮州食物的攻略很好找,交通出行上还是得说说,因为搞不清地名,当初出门前也是查了半天地图才了解状况。
首先,飞机出行的话,机票买到揭阳潮汕机场。高铁出发的话,到潮汕站。揭阳、汕头、潮州三市并称为潮汕,共用一座机场、一座高铁站,了解这些对买票会方便很多。

机场不大人也不多,一楼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去周边各市区的大巴车票。到潮州市区是16块,大约半小时一班,终点站是潮州市内的城市候机楼金信酒店。酒店距离老城区还有一段距离,散步大概半小时,也可以选三轮车,后面会说,这应该是潮州市内相当重要的交通工具吧。
高铁站也有去各市的公交车,不过据基友说人相当多,于是她叫了滴滴,结果她叫的是揭阳的车,好像和周围的潮州车引发了一些矛盾,导致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加上之后在潮州的打车经历,滴滴很难叫到车,五公里开了二十多分钟,一个红灯能有180多秒,只想说,不远的话多走路吧,就当消食。

潮州的市内交通比较混乱,上海车应该多了几倍,但感觉整体还是比较守规矩。所以在潮州,人踩的三轮/电动三轮相当多,一个是带游客观光,另外一个是它们不怕堵车,因为可以随便逆行啊,而且速度快,三轮车开得像过山车似的,但跟着师傅风驰电掣还是有点害怕的……
- 食物
耶,回忆完混乱的交通,终于到达食物part了!一旦回想那些好吃的,感觉肚子都开始饿了。
吃在潮州的前提,就是两点,也是我从那篇食记里看到的,并且亲身感受过之后,绝对是这样的。
1 能吃 2 不挑食
这次出行我和基友在潮州碰面,我就是奔着吃吃吃的目的去的,基友是个好人,被我一叫也就来了(先夸她一下),但她的食物谱是比较窄的那种,嘴也有点挑。这就发生了跨年夜我们在潮州吃的是披萨,还相当相当不好吃(千万不要在潮州吃披萨!),后两天我俩在麦当劳,她吃汉堡我吃糯米猪肠,吃鱼饺鱼面她就看着我吃之类的故事吧,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对不住她但又很想吐槽。
我的口味接受范围比较广,而且没见过的东西都想尝尝。不过带着她这种吃友也有个好处,她能喜欢吃的东西相信普罗大众一定都爱吃!!在潮州,发现了有两样!
1 牛肉+沙茶
大概从前年,上海街上一下开了好多潮汕牛肉火锅。我也去吃过,觉得味道不错,比起重庆的重油重辣更喜欢这种原味的。而且牛肉是现切的,部位划分的很详细,包括到涮的秒数都帮你算好了。

这次到潮州,重头当然是正宗的牛肉火锅。第一家去的是牌坊街上有名的阿彬牛肉火锅,幸好是早午饭去得早,后面人相当多。环境比较好,服务员都是统一服装、流水作业。第一步先喝汤,清汤加上芹菜碎,后面跟着教程涮肉,反正全程就是,牛肉好吃(觉得最好吃的部位竟然忘记名字了!),沙茶酱好吃,炸腐皮好吃,牛肉丸很弹,三宝水好喝!(不是好敷衍,真是在忙着吃23333)

第一次牛肉火锅吃了个囫囵吞枣,但是撑得要命而且念念不忘。最后一晚想想要走了,不行,得再吃一趟,我俩又找了家评价不错的阿八弟牛肉火锅杀了过去。店在西湖公园旁边,明显装修很简单,而且我们去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在吃火锅!心里有点虚,再三确认店里能不能吃火锅,阿姨很热情,带我俩去了十人座的带转盘的大圆桌!原来四人小桌子上都没有电磁炉不能煮火锅,没办法总不能现在跑掉,我们只能选了个背对众人的位置坐下。

点菜很爽快,点牛肉火锅送粿条送生菜,再来份牛肉牛筋丸双拼、炸腐皮,我看店里吃饭的人都在吃沙茶拌粿条,于是又加点一份。这家店牛肉不分部位,不知道为什么我倒是觉得比细分部位的口感更好,牛肉的经脉被斩开,烫熟后像花瓣一样张着,热滚滚的裹上沙茶酱,现在再想起来也还觉得幸福哇。


沙茶酱和热气牛肉真的是绝配,拌粿条也很不错。粿应该是米浆,可以再做成糕饼、粿条、粿汁等等,是那边最常见的主食,粿条口感和西安酿皮有点相似。
店里阿姨人非常好,虽然语言沟通有点障碍,但看我们吃得香她也很开心的样子。于是俩人幸福地又吃撑了,而且大桌子坐着就是爽。

其实潮州到处都是牛肉,大餐吃牛肉火锅,其他时候是牛肉粿条、牛杂汤。有名的镇记牛杂也去吃了,两人一碗只是简单尝了尝,回来了想想还是应该再细细感受下的。手机剪了个小视频放着感受一下人气和热气。




2017年的开头吃了太多牛肉,以至于从潮州回来两个多月了,我都基本没再吃过牛肉,一个是吃多了,一个是下意识怕吃到不好吃的。
其实还有一点不是很明白,潮汕适合养牛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牛肉?

2 白芝麻茶
招牌名字叫做谢怀亮杏仁茶,位置在西湖另一个门口对面。
这家店我是无意在大众点评里看到,来了当然要试试各种小吃,喝过之后基本上无法自拔,而且我嘴挑的基友也是每天都想去!


他们家有杏仁茶、白芝麻茶、黑芝麻茶,说是茶,其实挺稠的液体,但比平常喝的芝麻糊稀一些,而且完全没有颗粒感!现舀出一小碗,热乎乎的,甜甜的,香浓顺滑,当时眼睛就亮了。据说是手工做的,这让我挺震精的。

都尝了一遍,杏仁茶很杏仁,因为是带苦味的,黑芝麻略显厚重,所以白芝麻最好喝。也可以混搭,个人觉得杏仁+白芝麻不错,微苦微甜,微妙的感觉,我喜欢。
店面可以说是简陋,但是食客一波一波。店里还有小吃,炸豆腐、炸肉串、炸饺(形状像炸馄饨),酱汁很有意思,极酸,不是老陈醋的那种,有点回甜,但是容易一口呛到嗓子里。两个人吃了一盘炸串加上两碗茶,饱饱的也就十来块钱,这物价感人的让我想起小学门口,放学以后一起聚在炸串子店前“聚餐”的画面。(当然这只是下午茶!)


想来这辈子再专程去趟潮州的概率很小了,想到一辈子再也喝不到芝麻茶,竟然有些……惆怅(捂脸)
才说了两样就写了这么多,感觉自己也是够话唠的,下面简明扼要说些,一个基本上不挑食的我在潮州爱吃的!
3 甘草水果
每天吃肉有点腻怎么办?天气热吃不下东西怎么办?吃完饭想让嘴里清爽点的怎么办?
来点甘草水果吧。

这也是南方水果的特色做法,用甘草、糖浆腌制的切块水果,红红绿绿的摆着也好看。吃过一次之后就被俘虏了,酸甜清爽。而且像莲雾、青芒果、芭乐、油柑,离开南方都不是很常吃到,所以自然要多吃一点。一般都是15块/斤,我每次都买10块或者15块钱一小袋,当成饭后消食,或者逛到韩江边当成下午茶,或者晚上做夜宵,而且还有种多吃水果很健康的错觉。


4 胡荣泉 及 各种小点心
作为街头小吃的爱好者,在做攻略的时候就盯上了潮州的小点心们。胡荣泉是百年小吃店,牌坊街上好几家,据说最尽头的靠近太平路的是老店,尽管肚子还不饿,开吃。
(因为好吃,这一趴的基本都是忘记拍照直接吃掉了,有的吃了好几次也没记得拍照,只能在点评上找图来示意了……)
4.1

招牌是鸭母捻,也是就是潮汕汤圆,一头被捏的尖尖的,像是翘翘的鸭子屁股。一碗10元,有两三颗汤圆,芋泥馅儿、绿豆沙馅儿这要看运气,甜汤里还有芋头莲子银耳百合和一颗鹌鹑蛋,很是南方糖水的感觉。这个也看口味,我们吃得挺开心,拼桌的几个北方妹子就好像吃不惯。果然,能吃、不挑食走遍天下都不怕……
4.2


我要买腐乳饼的时候,我基友都想打我,她很痛心:“你不记得在广州吃的皮蛋酥吗?” 哈哈哈哈,一瞬间那诡异的口感又涌上舌尖。不过尝过腐乳饼之后,它显然达不到皮蛋酥的高度。吃起来像鸡仔饼,但是稍油一点,肥肉夹杂腐乳,很小一块没啥问题。尝试一下就好,我是不敢带回上海给同事们吃。
4.3


着重推荐春饼+笋粿,小小的店面就在太平路胡荣泉隔壁,很多人都买了来胡荣泉坐着吃鸭母捻或云吞。春饼是大号炸春卷,馅儿比较有特色,像是剥了皮的绿豆,咸鲜口。豆瓣有点酥,但是没有完全碎。而且春饼是炸物,冷掉依然觉得好吃。当地人好像是作为点心和主食,一买一袋子,我就每次路过来一个,也吃了好几次。

笋粿像大号蒸饺,粿作为皮,微透明带点粘性。口味好像记得有甜的,因为我一直吃的是咸味的,竹笋、肉、香菇、虾米调的馅儿。一样,冷了也好吃,而且好管饱(这并不是件开心的事)。
5 鱼面鱼饺鱼册
都是鱼肉制品,做成不同形状,不知道有没有加面粉呢,总之口感都很有弹性和嚼劲。
最后一天住的是开元路上的如家(很多人都住的那家,位置确实好,不过我俩是后悔的,后面推荐我们住的客栈),楼下对面就是有名的十八曲老尾鱼饺, 我点的是一碗里有鱼面、鱼饺、炸饺,总感觉吃了满满的一碗肉,满足感90分。虽然很饱了,但又在鱼饺店旁边的包子小摊上买了俩包子,因为馅儿很神奇,芋泥和豆沙蛋黄。

可能当时连续几天吃得满满的,没有觉得鱼饺特别好吃,但是回上海后,公司聚餐吃了一家不便宜且口碑不错的打边炉,也有鱼饺鱼册,一口下去就感觉这飞机票没白花,潮州的街头小店分分钟秒杀人均100+的餐厅。后来给爸妈淘宝了点当地特产,才发现只有鱼饺,鱼面因为不好存放很多店都不做,以后又吃不到了,惆怅。
【更新,继续念念叨叨补充完,在潮州悠悠闲闲待了4天,还是吃不完的潮州味道。】
6 糯米猪肠
小时候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在步行街上走着,因为一直盯着路边各种小吃摊子,错过了和暗恋对象打照面的机会,还是走远了朋友提醒我的,内心¥%……%……&@#%……( ‵o′)凸
算了,就做个注孤生的小吃爱好者吧。在做攻略的时候,发现了糯米猪肠,想象中和韩国血肠差不多,没想到实际上是甜口啊。糯米、花生,类似甜粽子的馅填满大肠,煮熟之后晾凉摆在盆里。客人来了,称好分量,就把糯米肠丢进油锅复炸。外表的猪肠炸得焦酥,里面的糯米馅还比较湿润,沥油切片,再浇上蜂蜜、白芝麻调的甜汁。

感觉有点黑暗料理?反正基友是一口都不愿意尝的。大肠难免有点腥,但炸过之后比较酥,而且占分量的主要是馅,花生、糯米沾上蜂蜜,有种吃“老式甜食”的感觉。旁边的两个是在隔壁摊子买的粿做的“油饼”,还是芋泥馅、绿豆沙馅(反沙芋头真好吃!),在铁板上油煎成的。右边那杯是隔壁隔壁摊子的黑芝麻茶。
7 凉茶
说一嘴凉茶,因为潮州街头到处都在卖凉果,也就是潮州三宝:老药桔(金桔)、老香黄(佛手)、黄皮豉(黄皮),老药桔我们买了都直接吃,酸酸甜甜的,可以健胃消食(估计来潮汕都容易吃撑)。阿彬火锅店里有三宝水卖,很好喝,味道和直接吃一样浓,自己是泡不出那种效果。

除了三宝可以泡水,潮州街头还有很多凉茶铺。游客多的地方,有老板会帮你倒。我们住的客栈在比较幽静的小街上,就看到过没人管的凉茶铺,当地人带着搪瓷杯,投钱后自己接茶。

看到自然要尝尝,凉茶的品种很多,美容养颜、减肥瘦身、润嗓、明目、养胃……老板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甜的还是苦的”,开玩笑,当然是苦的啊。义无反顾地选了一杯养嗓子的苦茶,结果第一口下去就想咬舌,反正前二十多年是没碰到这么苦的东西,基友说我周围的空气都是苦的,但……它健康……不是吗,还是坚持喝了半杯。
粿汁、蚝烙、鱼生、糖葱薄饼、还有各种粿制品……实在没机会(没肚子)尝试了。食物part就这么完结吧,反正不管在哪都会留些未完成的遗憾,有缘再见(吃)。

- 气氛

当初是奔着食物去的,最后最留恋的反而是那里的4天小生活。在酒店里坐在小榻上盘腿喝茶、在韩江边看人没钓到鱼、在西湖公园里看小孩画沙画、路过木雕店因为木头实在太香了而停下脚步往里偷看、路过唱老人们聚集的戏院,咿咿呀呀又敲锣又打鼓……

也就4天,在走走停停中看个皮毛,这种小城不紧不慢的生活对我来说,好像时光倒流回了90年代。
去过潮州可能会失望,因为味道都在老城,而老城又很小。一条竖着的牌坊街,街头有座开元寺,再往城外走几步就到了韩江边。因为经常需要消食,所以这几个地方不知道走了多少遍,路记得超熟的。

这些也算是景点了,假期的时候游客还不少,尤其是开元寺,香火很旺。离开了老城,就是三线小城的景象了,客观的说,可玩的不算多,但是待了4天,还是很喜欢这里。


在潮州特逗的两个发现:
明明是1月去的,街上服装店写的是“秋装上新”……
另一个是潮州人的自称是“潮人”(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就以“照骗”结束整个潮州之行!这么好吃的南方,下一步的愿望是……泉州?d==( ̄▽ ̄*)
/ 开元寺 / 木雕和装饰都特别好看

/ 西湖公园 /
像我小时候去的公园,老头在下棋打牌,小孩子在玩沙画捞鱼,人工湖和鸭子船


/ 街景 /

/ 现实其实是这样,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