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延续和精神延续
肉体延续几乎不能成为生育的理由,因为人不是动物。当然,人的本能是倾向于生育的,也倾向于多子多孙的,基因渴望繁殖,这也是人避免近亲结婚的原因所在。但是在现代生育控制技术发达的情况下,这些本能是可以被对高昂抚养成本的恐惧所克制的。
那么精神延续呢?在无神时代,这就根本不可能。中国人有祖先崇拜,养儿除了防老,也是为了死后得享祭祀,不至于在阴间没有纸钱用。现代人,不相信那些东西,倒是寄希望于文化,通过作品传世,而不是通过祭祀等宗教仪式。作品中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意识,而不是灵魂。你只有在阅读的时候才会存在,而灵魂,在祈祷的时候,在任何想起的时候,都会到来。灵魂就是祖先版的上帝。
当然,你的孩子会延续你的性格,会继承你的观念,或者说,你所在社会的观念。这种延续和个体是无关的,因为你的观念也是社会的,教育也是属于社会的,叛逆如尼采,他的观念是独一无二的,其子孙也未必会延续他的观念,而更多地会延续社会的观念。约翰密尔倒是被父亲一手培养出来的,个人垄断对子女的教育,与其说他们是父子关系,倒不如说是师生关系。因为这是观念性的,而是情感血缘的。
但是宗教时代的人,每一个人都和自己的父母有私密的精神关系。父母独属于他们自己,和社会无关。这是一种天生的关系,和教育无关。这就是家神,家族的神大于其他一切。国家神和家神、氏族神的斗争,国家神完全战胜了后者。
那么精神延续就不再是个人的意义,而是族群的意义。为国家生孩子 ,为民族生孩子,为了中华文明生孩子,似乎就成了唯一的理由。国家给生育者补助,也就成了天经地义。
中国现在还是个人大于国家,传统的宗族传统非常顽固,国家要夺取生儿育女的控制权,让人们在国家的指挥下生育,只能靠经济和暴力。当他们驯服了这股家神的力量之后,他们发现,这些自由的人根本就不会再听国家的,生育依然成了个人自主的选择。只是在爱国主义这片理性的荒原,博大的爱换不来对一个小孩子的宠爱,没有了宗教和情感的纽带,生育纯粹成了经济的算计,生育必然会萎缩。
精神延续和肉体延续都将毁于国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