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Hours in Hong Kong (2017.2.16-2.17)
Like A Local
这次从Newark经由O'Hare转机到HKIA,一路轻车熟路,自从自己开始不把一些常去的地方,诸如香港,澳门和梧州,当作很见外的地方,而是开始刻意像一个当地人一样的体验以后,就觉得在香港和澳门的体验好了起来。这次一下飞机,先是坐下点了个何鸿记,粥底依然稠,unbeatable, 还有股水与米交融的北方粥的清新味道,shredded beef与广州常见的滑牛肉各有各的口感。另外要了碗净云吞。
晚饭吃过之后,步行穿过连接两个terminal的走廊,在Terminal 2的走廊尽头径直走进鸿福堂的专卖店用八达通要了两瓶450ml的杨枝甘露。
这之后再熟练地去做火车,在香港站下车后换到中环站的出口。一直到这里,真是悠哉悠哉,游刃有余,享受自己旅行的惬意和effortlessness。
A Second Base
雪厂街是一条小径,不过似乎之前就听说过,在哪儿想必有人提到,但是无论如何回忆不起来。顾名思义,以前曾经英国人在这里建过冷冻库。似乎还生产奶制品。与雪厂街平行,更靠近皇后大道中的那条路上还有今日九龙维记牛奶公司的总部。想必这里就是香港的五羊筒兼燕塘了。上次在澳门理工附近的711买过维记的牛奶,奶香溢出,确实口感不错。
这次住在山顶边上,原本计划上山,不过一直到了中午才去,发现缆车站排了好长的队,所以放弃了。下次如果真想去,一定要起个早。在皇后大道中附近兜,结志街的兰芳园一直想重温。不过这次尝他们家的奶茶混无好感,觉得平平无奇,不算很涩,红茶味也不浓,算是相当失望的。倒是边上有个【Parkshop】,以后可以做在香港买东西的超市用。隔壁Lyndhurst【摆花街】的bakery有好几家,还有几个florists和gallery, 重要的是有一家奇华饼家。这样在我的目前的两个spot, 中环和铜锣湾,就都有饼家了。
中午吃的要好一些:皇后大道中上一家陈记烧鹅(不知道是不是广州现在已经倒闭的那家兴盛路的陈记),入口很难找,不过循着楼梯上去,进一扇类似库房/厨房的小门之后,才发现局面豁然开朗。布局不大,隔壁有好几家不错的店,包括一家Ippudo和一家更大的烧鹅酒楼。点了一份双拼,烧肉的味道层次分明,极脆的肉皮配上软软的肥肉和中间过渡带的一点瘦肉。蘸芥末酱真的很好吃。烧鹅不是很油,好多骨头,不过除此之外肉味和皮的配合非常棒,酸梅酱也相当甜美。柠茶淡淡的,跟roast meat搭配得很好。
更加惊喜的还是Queen Victoria alleyway的三联书店,三楼的英文书出人意料地好。不如上海的外文书店那么多,但是净是好书。这点尤其难得。一口气挑了Goebbels, Yovav还有德国人写的爱因斯坦传记,算是一大惊喜。不知道香港还有哪些不容错过的书店。不过至少已经找到好几家: History Museum的Store, 三联,铜锣湾的商务印书馆,大学书店,港大附近的英文书店,置地广场里面的那家英文书店,Kubrick, 诚品,这些加起来买英文书还是过得去的,另外本地书价格要低于西欧北美一些,虽然本地的出版业还是比较薄弱,但是遇上好书都还是买得起。所以一些粤语,香港,岭南题材的,可以在香港买。除此之外,这里的文化水准不高。
这次终于知道了展城馆在哪儿。Cityhall很不错。找到了目前视野最开阔的Promenade。更重要的是找到连接海滨和中环的行人通道。也因此知道怎么去天星小轮和港澳码头了。上次访澳,开始总结立体地get in and get out的途径,包括港澳码头,国际机场和火车站。现在应用在香港上也是一样:除了国际机场(城巴去铜锣湾+火车去中环), 直通车,还可以从澳门入境。过海也有了坐MTR以外的渡轮选项。
下一步是研究trekking和beaches. 虽然去了N次香港,但是最精彩的几乎都还没能体验。【太平山缆车】,【麦理浩径】,【梅窝海滩】,【赤柱海滩】,【石澳海滩】,【电车从头坐到尾】。精彩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