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根基
生命由母亲创造,人生由生命的变化组成,而这个世界则是无数的生命和无数曲折复杂的人生堆积而成。
每个人生命的开端虽不尽相同,生命的终端却都如出一辙。
我猜,或许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编排好的戏剧,蜿蜒曲折最后战胜罪恶令世人难以忘怀的,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所写,而小人物的人生关于我们平凡的一生大约是某位无名剧作家在某天早上醒来灵感涌现自以为写下惊天巨作而实则却是表面看似跌宕起伏内在却狗血庸俗,很快就会令人忘记的故事。
而我生命的开端从何而起?在我的人生中究竟有什么东西真正值得我牵挂呢?
想来想去,也无非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固然喜欢的东西很多,然而在丧失到大部分的时间和大部分的青春之后,真正遗留下来,属于你的,终究只有一小部分。
几个心系的朋友,几段矫情的回忆,无数个奇思妙想的脑袋……这些,都是我生命的构成,我靠他们生存,他们仰赖我长大。我的愿望不过如此简单。
说起来也奇怪,写作这件事不知何时成了与我相连的东西,几天未写作,自己还未察觉到有什么不适,早上醒来却被人问:你是不是好久不写作了?
她这一问,我突然想起这段时间被工作、杂事、探望所挤满,竟然真的有许久未未写下些什么了,虽然这并不能表示我忘了初心,也不能代表生活远超我的理想,但心底的空虚和担忧却是如此真切的存在着。
为了尽快消除这种复杂而不得力的感受,我从包里拿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已快读到尾声,而此时坐在公交车上,我不仅没了阅读的兴趣,反倒想起昨晚看到史铁生在他的《记忆与印象》中写到两个老姑娘,实际上是老太太,但他的母亲却说,没结婚的都叫老姑娘,因此史铁生也明白,这样的女人,年轻时不可能不对爱情抱着神圣的期待,甚至难免极端,不入时俗。
我由着这两个未嫁的姑娘,突然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愤世嫉俗,宁愿一个人待着也不愿身旁多一个人让大家心满意足。
婚姻改变女人这句话,终归是不错的。它有强大的腐蚀力量,能将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就此变成暴躁邋遢的女人。很少有人可以在婚后继续保持女孩的天真,即便她是女孩的时候大家都说她可爱的不得了。
苏老师和孙老师终究是结婚了,各自有各自的家庭,看到这儿,难免唏嘘。人果真一直都在退让妥协,更多的时候是被迫的应允。
会终有一日和她们一样,最终找一个人结婚吗?
正是因为未来的不可预知,我如何不担忧?如何不落寞呢?
我眼睁睁看着那些曾经和我有一样梦想的人,陷入生活,最可怕的是,他们显然也享受现在的生活,同事几个星期跟我对话的场面如今皆在眼前,没有面包,怎么跳舞。当时他就是这样坚定而有力的否定了我。不仅否定,他甚至狠狠的往你头上泼了一大盆水,他搬出显然是网上摘抄来的励志段子,与我说,“努力的人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努力的人,每天都很轻松,但却一年比一年累。”
当时的话在我的心口堆积了很多坚硬的石头,让我倍感压力。我虽然从头到尾都摆着笑,但两分钟之后的笑已是有负担的笑,我想到自己的人生,这两年许多人说我惬意,说我潇洒,我一直都觉得很自豪,觉得我比许多人都过得好,虽然仍没有钱,但精神却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可如今听到他这样说,我突然觉得那些闲适全都变成了毒药,它们是在拖延我,毒害我,我过得快乐,不就是说明我压根不努力吗?
痛苦往往是最好的良药。
他说,也许是傻人有傻福吧!我一点也没有因为这句话生气,他说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因为我一直生于底层,所有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竞争,你有的,只是制度。
他说的这些,我全都认可。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他后来对我说,我曾经也有个梦想,我也写短篇,刊登在学校的报纸上,可我后来发现,这不足以让我生活。
这一刻,我觉得他生命的根基消失了,让他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的开端消失了,往后有的,
不过都是他为当年的屈从所找到的安慰自己的理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