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7S的记忆
我宁愿是只鱼,7秒一过就什么都忘记
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
所以在那小小的鱼缸里它永远不觉得无聊,
因为7秒一过,每一个游过的地方又变成了新的天地。
它可以永远活在新鲜中…
我宁愿是只鱼,7秒一过就什么都忘记,
曾经遇到的人,曾经做过的事就都可以烟消云散,
可我不是鱼,所以我无法忘记我爱的人,
我无法忘记牵挂的苦,我无法忘记相思的痛.......
鱼看不到相爱的人流泪,可却可以感觉到对方的心痛,
这一生,我们都无法做只自由的鱼,所以你也无法感觉到,
在你离开我的时侯,我的那种心痛.
正如我觉察不到你爱我一样......
爱一个人可以多久?
我常问自已,为了爱你,我到底在失去什么,
原来,我失去的是自已,而更重要的是我更愿意这样继续下去,
因为我不愿没有你。
如果我是鱼,我可以爱你7秒.......
7秒之后我又爱上了你,就这样爱你一辈子。用鱼的方式。
我在眨眼睛,你呢?在我眨眼睛的时侯,你还好吗?
我想你了,于是我不停的眨眼,因为我不想让泪水流出来。
原来鱼也有思念的时候,也有痛的感觉。
做一条鱼,在水里多好,可以自由的为了爱情流眼泪,不会被看到伤痛。
我现在可以看到阳光的灿烂,可以看到春天的明媚,可以看到你害羞的脸。
如果有一天,我只能看到黑暗,
我多希望,我真的是一只鱼,
因为可以一直睁着眼睛面对你而不用担心被你看到伤悲。
我可以选择吗?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你可以感觉到我的心痛.......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我可以爱你8秒......
喜欢徐志摩的这首诗,读着有种心痛的感觉,一种想得却不可得的无奈,一种渴望爱情相守到白头的心酸。不知道这是诗是写给林徽因还是写给陆小曼,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首诗是写给林徽因的,正如《再别康桥》一样,爱得那么的深沉,爱得那么的无闻。承受着相思的痛苦,承受着爱情的伤痛,却依然用广阔的胸襟爱得那么的坚决,至死不渝的坚决。
不喜欢林徽因,尽管多才多艺,但在我眼里,林徽因始终是理性的,她的爱情最终还是嫁给了生活。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一刻我看到了爱情的心甘情愿,更相信在那柔波里,同样有诗意的林徽因沉醉了。诗酒趁年华,16岁的初识义无反顾的投入了浪漫的爱情。此时的她并不在乎徐志摩与她十岁年龄的差距,更不在乎他是已有家事的人,他们只谈风月,不谈人事。这份爱情来得简单,却也纯粹。
可最终,林徽因没有和徐志摩厮守,却嫁给了梁思成。但在我看来,林徽因一生最爱的恐怕还是徐志摩,就像徐志摩一生最爱的也是林徽因,不管徐志摩的死和林徽因有没有关系,但最终还是因她而死。
我不知道林徽因为何会与徐志摩分手,是蓦然回首,知道徐志摩有家庭,不应该在徐志摩的生活里当小三,还是同情张幼仪,一个不曾拥有爱情只有婚姻外壳的女人。若是前者,当初又为何要投进爱情的怀抱?若是后者,可张幼仪从未感谢过林徽因的退出。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哪种都不是分手的理由,至少在那个年代并没有一夫一妻制制约,而且崇尚的是恋爱的自由,婚姻的自由。至于是什么理由分手,我想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哪怕是分手,林徽因并没有表现的那么从容与淡然。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明明还是那么的犹豫,明明还是那么的有爱意,为何?为何不能为了爱情拼一把,搏一把,至少此时的徐志摩已经为了爱情离开了婚姻。于是,看似坚决的分手,却在心里留下了无数的悔恨,和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林徽因选择梁思成或许是理性的选择,只是在与徐志摩的这段感情中未免有点拖泥带水。婚后的林徽因依旧常约徐志摩与他们夫妻二人把酒言欢,我不知林徽因是真的释然了那段往事,还是想借此机会见见徐志摩的面?但可想三人的气氛肯定没有表面上的那么融洽,因为徐志摩的内心装着浓浓的醋意,只是对于林徽因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
此时的徐志摩,我才明白这是一个愿意为了林徽因这样继续守在身边的男人。不显得卑微,却为了一份别样的爱情,依旧在忍受煎熬的坚守。没人理解他,但这样的徐志摩,这样的爱情未免让人唏嘘,那依旧记得当初的承诺:在柔波里做一条甘心水草。
这样的徐志摩,最终感动的远远要比日夜陪伴在身旁的梁思成来得多。因此,在生命垂危之际,林徽因将剩下的时光留给了徐志摩,回首一生的相识,相恋,相守!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没有了彼此的时光,是否还能安好?是否还是晴天?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是两人还在一起,又会怎样?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你可以感觉到我的心痛.......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我可以爱你8秒......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
如果,……
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
所以在那小小的鱼缸里它永远不觉得无聊,
因为7秒一过,每一个游过的地方又变成了新的天地。
它可以永远活在新鲜中…
我宁愿是只鱼,7秒一过就什么都忘记,
曾经遇到的人,曾经做过的事就都可以烟消云散,
可我不是鱼,所以我无法忘记我爱的人,
我无法忘记牵挂的苦,我无法忘记相思的痛.......
鱼看不到相爱的人流泪,可却可以感觉到对方的心痛,
这一生,我们都无法做只自由的鱼,所以你也无法感觉到,
在你离开我的时侯,我的那种心痛.
正如我觉察不到你爱我一样......
爱一个人可以多久?
我常问自已,为了爱你,我到底在失去什么,
原来,我失去的是自已,而更重要的是我更愿意这样继续下去,
因为我不愿没有你。
如果我是鱼,我可以爱你7秒.......
7秒之后我又爱上了你,就这样爱你一辈子。用鱼的方式。
我在眨眼睛,你呢?在我眨眼睛的时侯,你还好吗?
我想你了,于是我不停的眨眼,因为我不想让泪水流出来。
原来鱼也有思念的时候,也有痛的感觉。
做一条鱼,在水里多好,可以自由的为了爱情流眼泪,不会被看到伤痛。
我现在可以看到阳光的灿烂,可以看到春天的明媚,可以看到你害羞的脸。
如果有一天,我只能看到黑暗,
我多希望,我真的是一只鱼,
因为可以一直睁着眼睛面对你而不用担心被你看到伤悲。
我可以选择吗?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你可以感觉到我的心痛.......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我可以爱你8秒......
喜欢徐志摩的这首诗,读着有种心痛的感觉,一种想得却不可得的无奈,一种渴望爱情相守到白头的心酸。不知道这是诗是写给林徽因还是写给陆小曼,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首诗是写给林徽因的,正如《再别康桥》一样,爱得那么的深沉,爱得那么的无闻。承受着相思的痛苦,承受着爱情的伤痛,却依然用广阔的胸襟爱得那么的坚决,至死不渝的坚决。
不喜欢林徽因,尽管多才多艺,但在我眼里,林徽因始终是理性的,她的爱情最终还是嫁给了生活。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一刻我看到了爱情的心甘情愿,更相信在那柔波里,同样有诗意的林徽因沉醉了。诗酒趁年华,16岁的初识义无反顾的投入了浪漫的爱情。此时的她并不在乎徐志摩与她十岁年龄的差距,更不在乎他是已有家事的人,他们只谈风月,不谈人事。这份爱情来得简单,却也纯粹。
可最终,林徽因没有和徐志摩厮守,却嫁给了梁思成。但在我看来,林徽因一生最爱的恐怕还是徐志摩,就像徐志摩一生最爱的也是林徽因,不管徐志摩的死和林徽因有没有关系,但最终还是因她而死。
我不知道林徽因为何会与徐志摩分手,是蓦然回首,知道徐志摩有家庭,不应该在徐志摩的生活里当小三,还是同情张幼仪,一个不曾拥有爱情只有婚姻外壳的女人。若是前者,当初又为何要投进爱情的怀抱?若是后者,可张幼仪从未感谢过林徽因的退出。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哪种都不是分手的理由,至少在那个年代并没有一夫一妻制制约,而且崇尚的是恋爱的自由,婚姻的自由。至于是什么理由分手,我想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哪怕是分手,林徽因并没有表现的那么从容与淡然。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明明还是那么的犹豫,明明还是那么的有爱意,为何?为何不能为了爱情拼一把,搏一把,至少此时的徐志摩已经为了爱情离开了婚姻。于是,看似坚决的分手,却在心里留下了无数的悔恨,和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林徽因选择梁思成或许是理性的选择,只是在与徐志摩的这段感情中未免有点拖泥带水。婚后的林徽因依旧常约徐志摩与他们夫妻二人把酒言欢,我不知林徽因是真的释然了那段往事,还是想借此机会见见徐志摩的面?但可想三人的气氛肯定没有表面上的那么融洽,因为徐志摩的内心装着浓浓的醋意,只是对于林徽因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
此时的徐志摩,我才明白这是一个愿意为了林徽因这样继续守在身边的男人。不显得卑微,却为了一份别样的爱情,依旧在忍受煎熬的坚守。没人理解他,但这样的徐志摩,这样的爱情未免让人唏嘘,那依旧记得当初的承诺:在柔波里做一条甘心水草。
这样的徐志摩,最终感动的远远要比日夜陪伴在身旁的梁思成来得多。因此,在生命垂危之际,林徽因将剩下的时光留给了徐志摩,回首一生的相识,相恋,相守!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没有了彼此的时光,是否还能安好?是否还是晴天?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是两人还在一起,又会怎样?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你可以感觉到我的心痛.......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我希望,我可以爱你8秒......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做鱼的机会……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次……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