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韓國《中央日報》7月21日《漢字成了國際競爭力》,摘要如下:
漢字是什麼,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文字?」
「是一種文化」,「兩者都是」,「是為溝通而產生的文字」。
參與如禪語問答般討論的人們表情都十分真誠。最近,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人氣時事節目《小崔說事》是討論會的氛圍。當天的主題是是否恢復使用漢字繁體字,特邀嘉賓中國漢字研究學院蕭啟宏博士問道:「如果那樣,簡體漢字就成了一種文化了麼?」回答卻各不相同,「是一種文化」,「只是為了溝通而產生的符號而已。」中華文化編輯的主編王幹插言道:「簡體漢字失去了原來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的形狀和意義,只是表達道理的文字,沒有資格(被稱為文化)。」旁聽席上的女中學生舉手反駁道:「如果現在恢復使用繁體字,那麼我們這代人就都成了文盲了,誰為我們負責?」蕭啟宏博士抓起麥克風回答說:「如果學生現在不學習繁體字,數年後就只能到韓國去尋找中國文化的影子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辯論,得出結論應「識繁寫簡」。也就是說,可以通過簡體字來進行溝通,但必須學習認識繁體字。
繁體和簡體的爭論曾經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如今為何又再次在中國掀起熱辯了呢?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繁體字文化被再次重視的緣故,人們開始意識到繁體字每個字都有其蘊含的或歷史性、或倫理性、或哲學性質的無窮價值,並且驚訝地發現,這並不是關係到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現在日本處於漢字複興時期,僅去年就有289萬人參加了漢字鑒定考試,比同期托福考試的參加人數還多。主要企業中的大部分會考慮到漢字水平,492所大學、1000所專科大學和399所初高中學校則幹脆把漢字作為入學考試的一個科目。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學者認為漢字是「正政之始」,也就是說,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漢字至今為止一直被認為是統治國家和個人修養的根本哲學。
越南也加入了進來。今年年初,河內大學法學院的幾名教授向本國教育部提出了全面開始漢字教育的建議,政府開始了肯定性的討論。理由有兩個,一個是不能丟掉過去漢字記錄的越南歷史,另外,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圈的越南,漢字就是一種國家競爭力。
韓國是怎樣的情況呢?2004年開始的國家公認的漢字資格考試停留在自我開發水平,每年參加考試的人數最多不過數萬名。超過80%的初高中學校漢字學科每週的課時僅一兩個小時而已。中國漢字教育專家蕭啟宏博士對本國的女中學生說:「(如果現在不學習漢字),數年後就要到韓國去尋找中國文化的影子了」,我們的記者覺得雙頰發熱,很慚愧。
2009/7/24 17:29
「是一種文化」,「兩者都是」,「是為溝通而產生的文字」。
參與如禪語問答般討論的人們表情都十分真誠。最近,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人氣時事節目《小崔說事》是討論會的氛圍。當天的主題是是否恢復使用漢字繁體字,特邀嘉賓中國漢字研究學院蕭啟宏博士問道:「如果那樣,簡體漢字就成了一種文化了麼?」回答卻各不相同,「是一種文化」,「只是為了溝通而產生的符號而已。」中華文化編輯的主編王幹插言道:「簡體漢字失去了原來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的形狀和意義,只是表達道理的文字,沒有資格(被稱為文化)。」旁聽席上的女中學生舉手反駁道:「如果現在恢復使用繁體字,那麼我們這代人就都成了文盲了,誰為我們負責?」蕭啟宏博士抓起麥克風回答說:「如果學生現在不學習繁體字,數年後就只能到韓國去尋找中國文化的影子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辯論,得出結論應「識繁寫簡」。也就是說,可以通過簡體字來進行溝通,但必須學習認識繁體字。
繁體和簡體的爭論曾經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如今為何又再次在中國掀起熱辯了呢?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繁體字文化被再次重視的緣故,人們開始意識到繁體字每個字都有其蘊含的或歷史性、或倫理性、或哲學性質的無窮價值,並且驚訝地發現,這並不是關係到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現在日本處於漢字複興時期,僅去年就有289萬人參加了漢字鑒定考試,比同期托福考試的參加人數還多。主要企業中的大部分會考慮到漢字水平,492所大學、1000所專科大學和399所初高中學校則幹脆把漢字作為入學考試的一個科目。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學者認為漢字是「正政之始」,也就是說,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漢字至今為止一直被認為是統治國家和個人修養的根本哲學。
越南也加入了進來。今年年初,河內大學法學院的幾名教授向本國教育部提出了全面開始漢字教育的建議,政府開始了肯定性的討論。理由有兩個,一個是不能丟掉過去漢字記錄的越南歷史,另外,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圈的越南,漢字就是一種國家競爭力。
韓國是怎樣的情況呢?2004年開始的國家公認的漢字資格考試停留在自我開發水平,每年參加考試的人數最多不過數萬名。超過80%的初高中學校漢字學科每週的課時僅一兩個小時而已。中國漢字教育專家蕭啟宏博士對本國的女中學生說:「(如果現在不學習漢字),數年後就要到韓國去尋找中國文化的影子了」,我們的記者覺得雙頰發熱,很慚愧。
2009/7/24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