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后抑郁
春天来了,怀孕的友邻多了,广播中又频频出现这个话题了。这两年我一遍遍地拉着准妈妈们讲科学哺乳预防乳腺炎、产后抑郁及时求助,因为这两件事让我的孩子没有吃上多少母乳,直到她都断奶了,我才渐渐放下心结。
这是我产后抑郁的故事。

我自己出生在预产期当天,从小我妈就告诉我,女人生孩子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奶奶生了七个小孩,她说和上茅厕没区别。我因此对分娩怀着一种过分轻松的心态,也确实生得顺畅。从产房出来,被亲友推进产后病房,我摆摆手说你们快回去休息吧,于是大家就都走了:这是夜里十一点半,饥肠辘辘饿得搓火,没有吃的……nara在旁边的小床上睡着,我满心想着啥时候能吃上东西啊,睁眼到天明,也没有想到该给孩子接触、吸吮。
“饿”是我月子里的第一个主题。这大概不是别人坐月子的常态。因为我的哺乳条件不好,无法亲喂,从下奶就开始堵,所以只敢吃白粥+白灼蔬菜。
从北京到福州,请过三个共五六次母乳哺育指导,间或还有两次暴力通乳师(千万别!),一次几个小时,所有人满头大汗,排出的积乳浸透几条毛巾,但只能缓解堵的程度;老师们使尽浑身解数,依然没法让娃衔乳。反复尝试中,只能暂时维持吸奶器瓶喂+奶粉补充的状态。
这种情境下我开始渐渐滑进了情绪的深渊。
小月龄母乳就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两三小时一起,无数妈妈哭喊“啥时候才能睡个整觉”。我可能是这个群体里最痛苦的一撮人,因为我,睡不醒……平时沾枕即睡,遇过地震书架倒了都没醒;而一旦醒了,不论身体多疲惫,精神也完全清醒,无法接觉。
上学时团支书表扬我意志坚定,说我被俘虏受刑都不会投敌。现在我可以告诉她,不让睡觉,我立马叛变。
用吸奶器的这段日子,手机闹钟有两屏之多。不能睡得久一点,怕一觉起来堵得更厉害;闹钟响了,挣扎着起来,按摩,吸奶。睡不了整觉对我来说就像完全没睡一样,甚至更痛苦。几天下来,精神和身体一起崩溃了。
——娃哭了,我爸哄她:宝宝怎么啦?宝宝受委屈啦……我就发火:你什么意思?谁让她受委屈了?我爸:我又没说什么……我:我生的她,我是第一责任人,她要是受了委屈不就都是我的事吗?
——吸奶时太困,看动画提神,我妈进来说:坐月子别看屏幕伤眼睛。我瞬间就暴躁了:那你要我怎么办!
——在房间里,听着我妈在外间接各种关心的电话:挺好的,嗯,还是不能喂奶,没关系……
——好不容易睡着,电话响了,婆婆问:奶够吗?奶够吗?……不能烦,挂完电话埋在被子里大哭。
——各种妈妈群:母乳亲喂到两岁半三岁自然离乳是掌声一片,喂到一岁换奶粉的被责备为什么不坚持,瓶喂的为什么不亲喂,半母乳的为什么不能追奶全母乳……全世界都是母乳、母乳、母乳,我在鄙视链的底端,一旦放弃吸奶瓶喂,马上就要掉到最后一环,仿佛千夫所指。
饿、累、炎症的发烧和精神压力下,间或想到过死,只是没到抱着孩子跳楼的程度。我爸劝我就医,我拒绝了。精神上走投无路,行尸走肉地撑着,矛盾地不相信前面会有光,又以为至少可以一直撑下去。直到有天家里烧了几只红鲟(一种螃蟹),我吃了两个。第二天,高热进了医院。
当听到医生掷地有声地说必须回奶时,其实心里有一丝放松。跟机器人说完,他支持治病要紧,全奶粉不在意。之后他就飞过来陪我住院(从我生产前他因为意外在北京住院了)。
这时我产后三十天,断断续续发烧已经至少二十天,病灶有桃子大。用最大号的针管抽积液,每次能抽两三管。管床的胖姐姐给我看,我说像奶茶,胖姐姐翻白眼。后来化验出来,金葡菌感染,胖姐姐说有点危险。我问医生友邻这是啥意思,友邻说,如果是耐药型金葡菌可能你就没救了。
系主任说开刀。术前准备时胖姐姐跑来叫我,主治医生说有信心保住我的乳腺。于是拒绝了手术,最后果然保下来了,非常感激我的医生。
同时入院的小姑娘,哭个不停,说小宝还没满月呢,就没有奶吃了。但她挤出来的已经是血了,病灶在乳头正下方,很快就去手术了。
另一个每天一起挂消炎药的大姐,说她已经来了好几次了,医生护士都认识她了。乳腺炎本来不难治,只是易患的人群会反复而又不容拖延。头一晚去睡还没事,一觉醒来就发炎了,马上上医院。她有两个女儿,很喜欢孩子。她说小孩两岁时特别可爱,现在我知道了。
从入院开始打了三天针停了奶,上网查了下是激素药。第一针打完,当天就觉得回魂了。仿佛五感再次打开,焦虑下去了,安全感回来了。后来和主治医生说,为什么我之前一点求生欲望都没有呢,她说那是产后抑郁,产后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抑郁不稀奇。
我的产后抑郁像是乳腺炎的影子,乳腺炎治好后,抑郁也烟消云散。
Nara从满月就全奶粉了。吃过英爱、德爱、喜宝、美赞臣,有代购有海淘也有进口超市的;后来吃过雀巢、雅培,一岁两三个月开始转鲜奶。现在两岁三个月,奶只是喝着玩的饮料了。
她身体还不错。沙坑泥地也滚,生水也喝,牛奶只肯喝冰箱里拿出来的。一岁多发过两次过夜的烧,两岁多发过两次几小时的烧(一次是急疹),都不太影响活动。湿疹和过敏是遗传的,不能甩包给奶粉。
不是鼓吹奶粉喂养好,但放弃母乳在我们家就是“逃避可耻但有用”。奶粉帮我挡掉了补铁、补VD、补DHA的额外需求,更让起夜变得简单:她会自己拿奶瓶后,爸爸起床沏个奶给她,一两分钟的事就可以回去睡觉了。小时候起夜两次偶尔三次,七八个月后一次偶尔两次,一岁三四个月就不需要夜奶了,自己起来拿杯子喝水。和母乳妈妈相比,我是轻松上天了;我也不觉得她的健康状态、我们的亲子关系就不如那些母乳的孩子。
我们老家有句俗语,意思是有妈为妈所累,没妈自会长大。母乳不是她的缺憾,是我自己的。
复诊时我问医生,如果下次怀孕怎么办呢?我是一有压力乳腺首先失守的体质,下一次也未必就能喂上母乳。医生说,不能哺乳就算了,还想怎么办?毕竟妈妈能为孩子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前提是先照顾好自己。
写到这里,闺蜜报喜儿子出生。她是我的朋友里备孕最久、怀得最不容易的,非常非常替她和她先生高兴。还记得我们几个常走在一所小学的围墙外,在那段路上她讲述为了怀孕而寻医问药,在我印象里那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日子,终于有了今天。希望她的苦难到今天为止,希望不要再看见更多产后抑郁自杀的新闻。也希望今天写完这些就彻底翻篇,不要再看见友邻怀孕就巴上去祥林嫂一样地念叨小心产后抑郁、小心乳腺炎……ଘ(⊃ˊᵕˋ)⊃━☆’・*:.。
老调重弹,我的母乳哺育指导陆陆老师荐书:
最后感谢一直负责夜晚和周末、鼓励我自己出门玩的机器人,和非常好养活的小nara。
下次写湿疹和食物过敏。
© 本文版权归 Spheniscida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Come along with me And the butterflies and bees We can wander throu...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