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男生玩的,我不玩
刚刚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旁边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她爸爸逗她,要不要玩这个车子?她说这是男生玩的,我不玩。我想到我给我侄儿买玩具,我说,你要乐高玩具么?他特别开心的说,要,于是我俩打开淘宝,开始选玩具,他选的全是变形金刚什么的,其实我想给他买经典的那种乐高,因为对开发智力特别有好处,当我问到他,你要不要这个消防局什么的,经典版这种,你可以之后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吧,其实我想的是角色认知,对他以后有好处),他告诉我:“这个是女孩子玩的,我才不玩这个。”当时我听到这个,吓了很大一跳,尽管我知道这个年龄是一个性别认知的过程,男孩子和女孩子在这个时候有着明确的分界线,男孩子只和男孩子玩,女孩子只和女孩子玩,但是我还是吓了一跳,因为我觉得为什么要这么大反应,为什么要严格限制男孩子和女孩子该做的事情,男孩子也可以细心,体贴,考虑得体,女孩子也可以勇敢,富有进取精神,富有创造力啊,这大概是因为我姑父的教育吧?(我姑父说我像贾宝玉……明明我以前的理想是当富兰克林好吧?)
其实我觉得把性别如此划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大家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男人和女人,仅仅是男人女人的性别不同,并不代表做的事情不同。社会上常常有这种言论,你是个男孩子,你要负责在外面打拼,炒菜做饭这种事儿就交给你女朋友,或者,你是个女孩子,那么拼干嘛,在家里养好孩子就行,不要出去抛头露面的。其实我觉得这种事儿无论对男女都不是一件好事情,怎么说呢?其实无论男女,都要有照顾对方的能力,或许今天你回家早,饭你就做了,或许今天我比较忙,那么我就回来晚一点,但是明天我回来早了,这事儿我做也一样。
当年特别喜欢做饭的时候,我爸特别生气,说一个大男生,不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非要一天在厨房里倒腾什么青菜萝卜,排骨肉什么的,这叫什么事儿嘛,我又不是培养厨子。好歹我爸并没有拦着我,虽然心里不开心是不开心,但是也没有当面表示过这事儿。我私下就在想啊,我会做饭,会自己弄着吃也不妨碍我尽力在工作上做到出色啊,之前是一直没有好的公司,也没有机会能够将事情做好脱颖而出,现在遇到了我一样很拼命啊。
女的也是,常常我很多朋友读了研究生,读了博士,很多周围的人说,你看,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嫁人,或者,你看,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找不到男票,只能单着。拜托,别人读书,考研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圆满,更能过得好一点,这些和你有关系么?别人单身,或者不谈恋爱,只能说或许没有合适的人出现在周围,没有能够理解自己,或者能够懂自己的人在身边,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因为你们这种人多了,别人才找不到男朋友,而且结了婚就能够说人生圆满了就幸福了?结婚了以后还能离婚啊,还能出轨啊,还能找小三,搞破鞋啊,这种事儿多得去了,你怎么能说结了婚就幸福了?你们这种嘴碎的人,结了婚之后不得问,你们之后多久要小孩儿啊?小孩儿上什么学校啊?你过的不好他们不得说,你看那女的,过得多惨,老公在外面乱搞,她只能忍着;离了婚他们又会说,你看,那女的离了婚了,以后一定没人要,合着到最后都是女的不对了对吧,人家怎么样碍着你了么,请出门左转,走了您嘞,不送您嘞。
男的也是,你常常照顾老婆或者女朋友,旁边的人说,你看那男的多没出息,被老婆管着大气都不敢出(不过有的时候也有过分的时候,我们公务员老师说,四川都快进入母系社会了),有时候买包卫生纸身上没带钱,别人又会说,你看那男的多没出息,买包卫生纸都要女的出钱(天哪,我出钱的时候你怎么没看到),合着男的就该不停的挣钱,然后给女的花对吧?就是个挣钱机器对吧?(怪不得现在男的都喜欢在家里,没有什么社交,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
不过我一直都觉得,不管怎么样说,首先是应该被当做人来对待,无论是谁,大家都应该有努力,拼搏,学习,勤奋的品质,男的也应该有体贴,细心,照顾好女伴侣情绪,帮助伴侣分析事情应该怎么做,处理好家务的这种能力。
---------以下是正经话----------
在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在很小的时候,叫大家跑步或者走路的时候,男的女的都差不多,大家大喇喇的跑,也不用刻意分男女,青春期之后,男的也还是那样跑步,而女的就开始夹着胳膊,像搓麻将一样摆手,这个当时引起了一个话题,男女的表现到底是因为社会分工,或者社会对人的影响成为这个样子的,还是基因里就是这样的。我想更多是因为社会的影响。
毕竟许多时候,大家觉得男的该怎么样,或者女的该怎么样,或许在以前,男女有体力差别,所以男的需要出去打猎,女的需要采集,在家里带孩子,不过在工业革命之后,很多东西并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比如很多事件上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在二战的之后也涌现了大批的女权主义者,比如第一个进入投票站投票的女性,比如第一个参选总统的女性。在这之后,对于女性的定义也不仅仅是接线员,文员之类的职位,在很多时候女性也能做得很出色,比如 英德(Indra Nooyi) ,是百事第一位亚裔女CEO,比如铁娘子撒切尔(她算一个保守主义者,不算很自由主义),很多岗位上女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重要,包括关注儿童,关注社会福利,关注底层的人们,没有这些女性我想许许多多的福利政策以及公共进步都无法取得,可是这些都是在女性获得一定的经济地位之后取得的。
希拉里在帮助克林顿竞选的时候,大家讽刺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共和党对她大加讽刺,可是却赢得很好的名声,因为从启蒙运动开始的那一天起,就确定了我们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并不是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女人从此的意义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子宫,而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
对于母婴关系而言,能够发展完善的孩子,多半有一个很好的双亲,无论他在工作,恋爱,还是生活中取得的任何成就而言,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恋爱关系也会比较圆满,用一句比较直白的话来说,就是他不会作,不需要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常常来说我爱你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不会常常用冷战或者其他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关爱,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知道对方不会轻易无缘无故的离开自己。
而我想,很多时候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觉得男性应该是阳刚的,不轻易流泪的,刚毅的,这些其实女的也可以有,不过对于男性而言,常常重大创伤之后把很多话憋在心里会得PTSD,其实男的而言,一个能够考虑很周到,也常常准备惊喜的人是很迷人的(暖男)。
或许某一天我们不再说男孩子应该怎么怎么样,女孩子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很圆满的时候。
(不错,这篇文章被腰斩了,因为写到后面觉得像茶壶里倒汤圆,有话说不出的感觉,你就那么一看,我就那么一写,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