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耐心
2016.12.17
以前认为坚持是最重要的。以前认为认定一件事重要其他就是围绕他转的,以前会因为坚持的事对其他阻碍了这件事的事而感到十分的不耐烦。认为时间重要,谁阻碍我用自己时间做自己安排的事的时候我就会很不耐烦,着急,结果就是那段时间也没有做自己安排的事,也没有把“被迫”的事情做好,没有收获到任何一点东西!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会这样子?那是因为实质上我就是没有耐心的。实质上我就是懒。认定一件事是对的,就一个劲的做,然后就思维懒惰了.我懒得去想其他去做其他,没有耐心去反思其他做其他。就好像大学泡馆,我就想着看书看书看书,结果就是为了看书而看书,根本没有很好的收获理解知识,更说不上应用了!也为了摘抄而摘抄,只是为了把知识“收藏”起来,本质上我就是为了学会知识记住知识,但是我却是在追求表面上的事,只知道记起来以后看,结果堆积了几本笔记本都完全没有去重复看。我懒的去反思这些知识要怎么用?与其他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懒得倒回去复习看过的笔记,没有耐心去慢慢的重复看,重复思考,重复理解.最后就是只是做到最表面的层次知道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觉得自己很厉害了,不过实在是却没有达到深层,所以自己才一直会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感觉自己很应该很厉害啊,但是就是厉害不起来的感觉.事情,事情,问题,问题,都不分家的.先要搞清楚事情才能做事情.看书学习,那就要先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知道了耐心真的很重要,而且是自己很致命的弱点,相对别人自己应该会花更长的时间去磨练。现在知道了学知识,阅读书籍等.都有一个 “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刚接触知识该怎么做?你会遇到很多新知识,这个时候大脑“应该”会有一个很浅很浅很浅的回沟吧.当然也会有旧知识,这时候就加深了你的回沟,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看分类分析总是存在的,有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另一种情况,千万别忘记了).接着你就要分别针对旧知识新知识进行不同的处理了.都归类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去.新知识就要思考多一点:与其他旧知识有什么联系?(说实话这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我还是需要再磨练这个技能).你可以选择调重点做笔记,当然你要知道作笔记只是为了方便后期的“整理知识!和重复阅读/重复理解/重复记”知道这个之后,我就很少用抄的笔记了.尽可能都是用手机/电脑做思维导图,这样效率更高,也方便整理,更方便回顾.抄笔记最后也要做思维导图,这样子就重复步骤了(当然重复有用,但是耗时长不值得).所以现在我都已经养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给自己的知识做整理分类、镶入知识体系。看书期间可以问自己很多问题,这本质是帮助自己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更深入的理解作者表达什么,最后理解出作者都没有表达的思想层面。(接受已有的知识之余,你还要升华)。其中为了确保理解透了还要不断重复不断回顾不断总结,这个步骤是与实践行动一起的.一边实操一边反思磨练。输入(接收)-处理(理解/各种各样的方式)-输出(实操/做了才知道)-输入(循环)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耐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心态能力了吧。就好像现在我有这个分析能力,但是我没有耐心的能力,我就不能实现最终目的:掌握知识,并且用知识改变自己生活.每个步骤都很繁琐,都需要“耐心”的护航!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这没有什么错。但是大部分人其实都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成功,而是“马上”成功。任何目标其实都可以达成,但是之所以有人没有做成,就是因为他们太希望短期内见到效果。任何一个目标,加上“马上”两个字就会瞬间变味儿。因为你希望马上见效,所以你对于现状就会更加不满,对于自己的进步缓慢就会更加没有耐心,这种落差感就会促使你选择放弃。
回顾一下过去半途而废的所有事情,是不是都带有这种属性?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加一个限制条件:不求马上见效。有了这个提醒,你对于未来的预期也会相对正常许多
耐心,不只是对自己的成长耐心,还包括别人的成长;不只是自己情绪的耐心,还有对待他人不稳定情绪的耐心;不只是长期的耐心,还有对每一件事的耐心。熟悉一件事的过程,每一个必经的步骤,必须经过的难受,这或许是让自己耐心的一个好方法。
耐心的防错机制;最容易不耐心的时候就是自己太在乎一件事的时候!所以要检验自己耐心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自己最在乎什么,做最在乎的事情的时候要提醒自己是不是着急了是不是不耐心了?
个人以为理解了耐心,不过还远远不够。我能耐心的做一件事,但是我却不耐心的重复回顾!包括现在叫我把这篇文章再看一遍,再修改一遍,我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耐心。幸运的是我还知道在这没耐心。那么我就要对抗自己的天性了。现在这个缺点:做完事情就觉得做完了,let it go 了。实质上还是没有想透:事情。什么叫事情。做完了的回顾,防护也是一部分。在学习这件事,只有掌握了才算是把事情真正做完了,且不说做得好不好了。
© 本文版权归 Lachesi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