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看花灯----《百子闹元宵》乾隆粉彩瓶
![]() |
正月十五元宵节即将到来,我想与朋友们一起欣赏我的传家宝,穿越时空,感受200多年前百子闹元宵的喜庆场面。
这件乾隆粉彩瓶,器型规整,瓷质白细,釉面润泽,色彩清雅,画工细腻,人物栩栩如生。上部为绿松石地宝相花蝙蝠寿桃卷叶花纹饰,珊瑚红龙耳,腹部为白地粉彩百子闹元宵图,下部粉彩几何纹,底足为白底青花回纹,不同色地以金箍隔开,口金边,底款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
百子闹元宵,也叫百子迎福。我国传统习俗,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张灯结彩,表达对幸福的祝愿和期望。早在宋代就有《宋人百子闹元宵图》,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团圆吉祥,阖家欢乐”等。瓷瓶上的百子闹元宵图,人物形态各异,神情逼真,动感十足。五十几个童子舞着花灯,灯做的小巧玲珑、形象传神,各式各样,都表达吉祥意思,有龙灯、麒麟灯、大象灯、狮子灯、走马灯、鱼灯、蝙蝠灯、蝴蝶瓜灯、寿桃灯、招财进宝灯、荷花灯、如意灯、风轮灯、宝瓶灯、天下太平灯;有童子敲锣、打鼓、打镲、吹喇叭,喜气洋洋;有童子手舞足蹈助兴;有童子燃放爆竹、捂耳朵……一幅生气勃勃、欢声笑语、锣鼓喧天、欢庆祥和景象。
朋友们一定会记住这个百子闹元宵粉彩瓶带来的快乐,并由衷赞美高超的传统艺术;再看今日各地元宵节灯会,美轮美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一定会感慨不管时代社会怎么发达变化,而这正月闹元宵的习俗世世代代流传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