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心的人
鲁迅的《野草集》是非常费解、难进入的一个文本。每一个字都达到了诗的密度,像一枚“千斤重的橄榄”,浓黑、私密、绝望,悲观、愤怒,有力,然而又充满希冀和微弱的光亮。我觉得它将现代中文的能量逼迫到了一个很难去到的高度,于是凭空迸发出各种可能性。Simon Leys非常喜欢这个集子,以La mauvaise herbe的题名将它译成了法文。
《野草集》里有一篇《墓碣文》,讲遇见一个坟。坟里的游魂讲,吃自己的心: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可能很少人知道,写《红色勇气勋章》的Stephen Crane也是写诗的。他写过一首题材很像的诗,讲沙漠里遇见一个赤裸的、兽一样的人,蹲在地上,手捧着自己的心在吃。
问他:朋友,好吃吗?
答曰:苦得很——苦得很。但是我喜欢。因为是苦的,也因为是我的心。
很有趣的一首小诗。当年读到的时候因为这个强有力的“吃心”的意象,印象非常深刻。今天看见有人讲Henry James的“空心人”,突然想起这两个吃心的人的故事。
记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