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别哭
我知道带孩子辛苦,但是没想到这么辛苦。我一直以为小孩子哭闹无非就是饿了、尿了或者拉了,喂上奶换了尿片儿自然会停止哭闹。完全不是,对小易来说,吃奶尿尿都是课间活动,哭才是上课时间。小易爱哭,我家四个人轮流哄他,倒班睡觉。 我妈哄孩子简单粗暴,几个象声词往返重复,“别哭了哈小易,嗷……嗷……嗷……”其特点就是要比小易的声音大一节——可见我儿时的业余生活多么枯燥,枯燥归枯燥,方法却非常奏效,小易一下子就不哭了。我老觉得小易是被吓住了,或者是嫌我妈太吵了,用停止哭闹的方法来制止我妈吵他。 相对来说,我更希望我爸抱他。我爸温和得多,他年轻时在东北扛过大木,后来在南方当了几年通讯兵,中间又转到空军地勤,退伍后在水务局下属的一个扬水站工作至今。 他哄小易采用的是“谈话治疗”,把自己的一生来跟小易互动,“你看现在屋里多暖和啊,你还哭,相当年我在东北扛木头,那冰天雪地的……要不你跟我去抬木头吧,我抬大头儿,你抬小头儿……”说到这里,小易突然哭出一个小高潮。 我爸赶紧安抚,说:“好好好,不抬木头,不抬木头,咱去福建爬电线杆吧,我在上面绑电话线,你在下面给我递扣子,好不好啊?不好呀,那我带你去飞机场看战斗机,呼——呼——”说着就把小易向斜上方送。有时候我爸会说:“小易啊,等你长大了跟我去扬水站看水泵吧,我带你去河里抓鱼,河里的鱼可多了,有鲤鱼、鲫鱼、鲶鱼,还有小河虾,小螃蟹……” 我爸平时话不是太多,但是跟小易聊起来就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哄孩子半小时跟上他半年说的话。我爸的谈话疗法小易很给面子,能安静好大一会儿,但是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嘴皮子磨破了小易还在哇哇哭。我爸技穷了,开始学我妈,“不哭了哈小易,嗷……嗷……嗷……”我怕吓着孩子,赶紧抱过来。 在哄孩子上,我虽然说不是付出最多的,但是绝对是最有心得,最丰富多彩的。一开始我想得简单,总是告诉小易“我知道了,知道了……”我的意思是我知道你为什么哭了,我马上满足你的需求。但是完全没那么简单,吃饱喝足换完尿片还是哭,我开始给他唱歌,小易听到我唱歌,马上就不哭了。他爱好飘忽不定,大多时候喜欢民谣和摇滚,有时候就必须是爵士,偶尔还要听段RAP,或者干脆来一段河北梆子。 我已经被逼成了全能歌手,下届就能去“好声音”拿名次。我能从李书同的《送别》喝到崔建的《一无所有》,从小野丽莎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到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从李谷一的《浏阳河》到赵本山的《咱们屯里的人》,从Billie Holiday的《Blue moon》到吕剧《马大宝醉酒》。我想邻居一定疯了:隔壁不但有一个爱哭的小孩儿,还有一个音乐狂人,还让不让人睡觉? 后来小易对歌曲有了免疫力,喜欢上了竞走,我必须快步走着他才能停止哭闹。我一开始时速5公里就行,后来5公里的时速他嫌太慢,我又慢慢提到时速7公里,在房间施展不开了,累得慌。 正在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时,又偶然发现他对“萝卜蹲”这个游戏很有兴趣,我一边说着萝卜蹲,一边做下蹲的动作,“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芹菜蹲,芹菜蹲芹菜蹲,芹菜蹲完菠菜蹲……”把所有知道的蔬菜都蹲一遍,小易终于昏昏欲睡,刚想放下,他又醒过来,于是我蹲完蔬菜又蹲水果,蹲完水果蹲家具,蹲完家具蹲不下去了,腰疼。 这个时候潘老师说,还是我的吧,于是把小易抱过去,喂上奶,小易马上不哭了,在吃奶中慢慢睡去。这个时候我在旁边就感到非常气馁,好似一个人练了几十年咏春,终成一代宗师,却被一个毛孩儿一枪撂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