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的奥秘

炼金术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至今仍有相当大的争论。炼金术各思想派别及彼此的关系,有很多问题至今没有解答,但是,反映各学者看法一致的部分,概略叙述炼金术学,还是可能的。
Alchemy(炼金术)这个词有两个词根,一个是al,一个是chemeria。al 是阿拉伯字,意思是the;chemeria的意思却不清楚。chemeria 在希腊文有两种写法,一个是chemeia,一个是chymia。前者指抽取汁液的过程,后者必然和从矿石抽取金属有关,但不论前者还是后者,这个质变过程都具有一个共同元素,也就是将一种物质转变为高等物质,所以我们可以说,炼金术是一门“质变”的艺术。
以我们的认知而言,炼金术之父是孟地斯的波洛斯。波洛斯是作家,生平不详,不过他显然是生活在希腊文明下的埃及,只是确切的年代不清楚。杰克·林赛探讨初期炼金术的著作,成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他相信,波洛斯编撰的著述,把初期炼金术的几条主线,编纂成数世纪以来炼金术存在的形式。
很多人都相信,炼金术起源于古埃及传统,波洛斯运用的图像与观念,便是衍生自埃及炼金实况。另外,波洛斯还率先将想象要素引进炼金世界--因为他是在一种神奇的遭遇中发现炼金指导原则的。他自己说,他跟着师父奥斯塔尼兹学炼金,不幸的是,奥斯塔尼兹还未发掘出炼金术的所有奥秘就死了。波洛斯继续努力,但成果有限。他不放弃,运用法术召唤师父的亡灵。奥斯塔尼兹的亡灵来了,但是身边的侍卫却不准他讲话;他只勉强说了一句:“书在殿里。”
波洛斯开始找那些书,却一直找不到。有一天,他参加奥斯塔尼兹的儿子举办的宴会,房子的一根柱子突然自行裂开。奥斯塔尼兹的儿子说,他父亲的书都藏在这根柱子里面。可是波洛斯找来找去,却只找到一个公式,说“一种质取悦另一种质,一种质克另一种质,一种质主宰另一种质”。看到这句话,他领会到炼金术的奥秘尽在其中矣!后来直到十七世纪,这个“三一公式”都是炼金师遵循的公式,而这个启示却是来自于与亡灵的对话。
林赛说,波洛斯发现这个公式的情景及其启示性,令人想起一些隐修论著,譬如《波易曼德瑞思之书》。林赛此言很正确。在波洛斯描述之下,这一门秘术始于“幻象事件”,这不但表示世人认为炼金术是一种方术,而且也表示想象经验从一开始便是炼金术必有的一部分。
世人对于炼金术的兴趣至今不减,但通常分为两支,亦即“内在炼金”与“实体炼金”。顾名思义,后者关切的是实验室的工作,希望制造各种治病方剂及各种“质变”物质;前者关切的则是内在经验,目标在于转变人格或促成人对于圣神真理的体验。“内在炼金”和“实体炼金”几百年前才发生大分裂,在这之前,两者在炼金史上大部分是合一的。有的炼金师似乎想制造真正的黄金,但有的却是要制造人心里的“黄金”。
不论是哪一种,这种“大功业”最后的结果都是以“黄金”为其意象。尤其自帕拉赛索斯之后,很多炼金师都是医生,他们的炼金目标不是黄金,而是治病方剂,希望用自己炼出来的治病物质来减轻人们的病痛,有的甚至希望能够找到延年益寿乃至于长生不老的药方。但不论是制造黄金还是治病延寿方剂,炼金师都认为自己首先必须创造哲人石。只要有哲人石,便有创造“质变”及治病的能力,但哲人石的另一种力量,是让拥有者接近圣神的奥秘。
制造哲人石的过程,虽然会产生种种边际效用,但主要的目标仍然是造出哲人石。只要有哲人石,其他目标都不难达成;没有哲人石,其他一切就不可能。公允地说,炼金师尝试各种方法、行使各种程序,最终意图无他,便是制造哲人石。在炼金术史上,炼金师借以达成这个任务的程序始终不变。首先,炼金师必须找对原料,此等炼金原料的性质,始终是炼金术的最大秘密,史上从未揭秘,原因或许是有人问无人答。这种所谓primamateria(原料)的晦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各种建议、提示、暗示所在多有。炼金师通常会想办法找到一种自己认为含有primamateria的物质,然后进行各种操作。这种操作程序的目标,是要破坏原来的形式,使之回归无形态。这一“无形态”,便是primamateria。换句话说,物质成形之前,便是primamateria,炼金师称之为“混沌”等等。
炼金师相信,将物质化约为混沌状态之后,便已经“杀死”原来的物质。如此这般,物质失去原有的形式、化约为混沌状态的过程,叫做mortification或nigredo。炼金师说,这种程序处理出来的东西很黑很臭。这种流动的、混沌的状态,炼金师往往说是汞。所以,他们认为炼金汞便是他们的primamateria;只是他们总是又立刻说明他们用的汞不是一般的汞。汞含有硫, 除去硫, 再使汞和硫重新结合, 会制造出另一种东西。汞和硫交互作用,互相对抗, 重新结合, 整个物质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地变化……重新结合的汞和硫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哲人石便于焉而生。
炼金戏码,纵然主题有种种变奏,但内容不外原物质消灭,简化为原始状态;接着,炼金师把这种primamateria 分离成汞和硫两个部分。汞和硫重新结合之后,制造出一种新的物质,叫做哲人石。
荣格本人也经常提出这个等式。
哲人石是自性的象征--有很多因素影响荣格下这个结论。他认为自性结合了对偶和心灵中心。哲人石是对偶结合而成,也常常说是“中心”。自性可以予以人格化,说成是内在人物,哲人石亦然。自性是智慧宝库,哲人石亦然。自性是一切心灵生活的目标,个体化过程的最后状态;哲人石则是一切炼金术的目标,一切炼金程序的最后状态。甚且,荣格还认为自性会创造一些象征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哲人石便是其一。
荣格假设,所有关于哲人石的描述,对于自性也都是真实的;因为自性在哲人石上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法。荣格总是依据这样的假设操作。以哲人石比附自性,使荣格的模型和炼金术模型合而为一。
作者 |杰弗里·芮夫
文章摘自《荣格与炼金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