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技术移民竟然批了。。。撒。撒花。。 要么来点干货
2016年算是技术移民的一个转折点,年中开始新西兰移民局陆续放出消息说要紧缩政策,到了十月直接把EOI分数飙到160。之后又陆续有各种改革措施,估计到2017年4月又是要出台重磅措施,如果没有赶上之前的末班车,估计移民的难度是呈几何倍增的。 去年2月拿到工签的时候十分鸡冻,觉得还比较顺利,所以想当然的也去DIY一把技术移民。然而技术移民跟工签根本不是一码事儿,这中间的心理煎熬真的是。。。中间因为工作和生活当中的琐事,几度想放弃干脆打包回家,但是最后还是忍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值得的,起码没浪费几千刀的申请费。 通过前前后后折腾的这小半年,对移民政策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理解,甚至考虑过转行当移民中介。。。那么要是有中介觉得我总结得还阔以并且公司有空缺,要么可以私信我一个~ 关于时间线 2016.04.06 递交EOI 2016.04.13 EOI选中 2016.04.20 收到ITA 2016.06.15 递材料 2016.06.22 Application Received at City Branch 2016.09.19 分到CO,要IRD,银行水单,工资单,同时经理收到雇主调查信 2017.02.03 收到AIP信,没有电调。。。 关于EOI中claim的分数 具体打分模块官网都有,就不赘述了。主要分享一下EOI时曾经出现疑惑的地方。 1, 学历与工作不对口能不能claim学历分数? 撸主是英语专业,在零售行业工作。曾经想咨询中介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介听了我的情况,其他不谈,就先说,我这种情况不能claim学历分数,因为跟我工作不对口,所以建议我重新念个商科。。。当时真是觉得见了鬼了。。。只能说这种中介极其不负责任吧,让我对中介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印象,也是一路都坚持DIY的原因之一。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举个栗子,我是英语专业,假设我申请的职位是IT,实际上我的学历分是可以拿到的,但是skill emplyment的分拿不到,因为IT的ANZSCO代码下要求学历必须对口。所以要分清学历分和skill employment分的拿分要求。。。学历分只需要满足NZQA认证或者本身是豁免学校即可,跟你具体专业与工作是否对口是无关的。 2, 工作经验分数是否必须claim?以及Recognized work experience和Relevant work experience的区别? 在官网上没有找到这两个短语确切的对比定义,网上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讨论。撸主也是通过身边小伙伴的经历和讨论,才体会到其中的差异,如果ANZSCO代码下要求该职业需要有recognized work experience,那就意味着如果想要拿到skill emplyment的分数,需要同时claim工作经验分数。但如果提到的是relevant work experience,则无需同时claim工作经验分数。 举个栗子,level 4和level 5的职位要求是:3年的recognized work experience加上对口学历,或者3年的recognized work experience加上工资450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level的职位,如果想要拿到skill employment的50分~60分,是必须同时claim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 第二个栗子,level 1的职位要求是:学历对口,或者用5年的recognized work experience代替学历,或者有5年的relevant work experience。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学历,想要拿到skill emplyment的分数,可以选择同时claim5年的工作经验。或者如果有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无需claim工作经验的分数,也可以拿到skill employment分数。所以对level 1的职位来说,如果有5年的工作经验,不一定要claim工作经验。看似有点多余,其实还是看个人分数能不能凑够,如果分数够了,那么无需claim工作经验分数,如果不够,那么5年的工作经验等于同时可以帮你拿到skill employment和工作经验两个模块的分数。 听上去有点搞,看不明白就跳过吧。 3,在claim工作经验的时候,comparable market适用于什么情况?具体什么内容? 常常看到人家劝说,不要claim工作经验分,因为国内的工作经验不受认可。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移民局官网写的很清楚,除非你不是skill employment,那么你需要证明你的工作经验是在comparable market获得的。那也就是说,假如你skill employment模块的分数已经能拿到了,还想claim工作经验模块的分数,那么是无需证明comparable market的。这一条其实应该是针对没有job offer的申请人的,他们想通过过去的工作经验加分,那么必须符合这个要求。 其次,comparable market的不仅仅指列表中提到的国家,如果是跨国企业外资公司,且母公司是在列表国家里的,也算是comparable market。 所以不是说国内经验不受认可,而是要认可国内工作经验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并且后续需要提供较多的文件来证明而已。 4, EOI的时候跟配偶没有住满12个月,可否claim配偶分数? 理论上来说,如果配偶的分数直接关系到主申请人是否达到分数线,那么EOI完了初审会被打回来,不会收到ITA。如果没有住满12个月,可以表明有配偶,但不建议claim配偶的分数。 5,审批移民到底有没有工资要求? Level 4和Level 5的工资要求是有硬性规定的。 Level 1~level 3,目前的政策是没有硬性要求,一般至少4万以上吧,4万5以上是比较稳妥了。据说4月份的改革会出现明确的工资要求。 关于递签材料 材料这块就不赘述了,具体材料都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政策变化太快,4月后材料清单应该会有改动。 就说说让我纠结过的材料吧。 1 出生证明 这个东西简直要了老命。严格来说需要提供的应该是叫“出生医学证明”原件,翻译件,公证件。不过80后基本没有原件,大多都是去派出所开具证明,然后再去公证处直接出了一份“出生公证”。PR审理过程中大家说法不一,有的CO不接受“出生公证”,坚持要“出生医学证明”原件,有的没这样要求。所以没有原件的就看人品吧,运气好的,CO也会接受公证处直接出具的“出生公证”。 2 无犯罪 需要原件,翻译件,公证件。半年有效期内的。严格来说,原件的日期要跟公证件日期一致。。。或者早于公证件日期。有的CO看到日期不对会要求重开。。。 3 如果在本地有Driving offence的,最好主动报备,像超速罚单什么的。尤其是上过庭的,必须报备。曾经听说过没有报备差点被拒签并驱逐出境的。 关于雇主调查信和电调 个人认为这两个东西是有关联的。一般如果雇主调查信回复得比较完整妥当,很可能就没有电调了。但是反过来说,雇主调查信回得不好,电调再不好,就大几率会收到PPI了。 撸主没有被电调,但是撸主的经理收到两次雇主调查信。过程之复杂难以想象。。。总而言之,就是要有一些工作上的证据和记录,来证明你符合ANZSCO代码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