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跨文化观》读书笔记
黎北海是香港电影业的先驱,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的四哥,曾拍摄香港第一部有声电影《傻仔洞房》,但因为两部电影票房失败,最终导致公司破产。抗战期间回到广州,生活艰苦,靠卖凉茶、香烟为生,1955年12月26日病卒于广州,享年66岁。在电影界,有很多人电影业的开拓者都曾风光一时,晚景凄凉,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
香港第一位专业的摄影师罗永祥工作认真,脾气暴躁;抗战时期是活跃的爱国分子,在日占时期积极参与募捐行动。香港沦陷期间,他坐船去澳门,在码头拒绝向日本人敬礼,遭到暴打,最终因伤不治身亡。
1925年夏天,邵醉翁建立了天一影片公司,意思是想成为普天下第一。天一公司是后来邵氏公司的前身,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立地成佛》,当时正值中秋佳节,由于明星公司的影片正在上映,他们甚至找不到一家影院上映,不得不推迟到10月10日国庆日上映,却很卖座。
从1934年开始,邵氏公司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粤语片制作公司之一。
1937年-1940年是香港电影的首个黄金期,1939年的电影产量高达125部。
从一开始,香港电影的成功就依赖众多外来因素的参与。只有不断和外来文化交流、融合,顺应时势,不断奋斗,才能在顺序万变的环境中求生存。138
1932年淞沪会战,多家电影厂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明星、联华公司已不能幸免。天一、艺华和其他一些电影公司,把部分电影业务转移到香港,形成了第一次内地影人涌入香港的热潮。
1937年卢沟桥事变出发了中日全面战争,内地大量人口逃难至香港,其中包括许多知识分子、电影制作人、片场老板。1939年香港人口差不多上升了一倍,达到170万人。
1946年7月,国民党与共产党爆发全面内战,中国经济日渐崩溃。大量内地人逃到香港,形成第三次内地影人涌入香港的浪潮。
从一开始,香港电影的成功就依赖众多外来因素的参与。只有不断和外来文化交流、融合,顺应时势,不断奋斗,才能在顺序万变的环境中求生存。138
1955年,新马的国泰机构接管了永华片场,一年后开始替电制作电影。1957年,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共同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有别于二哥邵邨(cun)人先前成立的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在九龙清水湾兴建大型大制片厂,并在1961年-1962年投产,自此开始了香港电影业龙头之争的故事。
邵氏粤语片组和光艺在制作方式上有相似之处,即采取小群体班子紧密合作的方式拍片,使流程顺畅,制作周期短,成本预算容易控制;同事大量使用自行培植的新人当主角,制作决策人则积极参与制作,进一步降低成本。169
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陈思思。
1960年,有“戏迷情人”之誉的任剑辉拍摄了39部电影,1961年拍摄了27部,1962年拍摄了24部,1963年拍摄了20部……
香港第一位专业的摄影师罗永祥工作认真,脾气暴躁;抗战时期是活跃的爱国分子,在日占时期积极参与募捐行动。香港沦陷期间,他坐船去澳门,在码头拒绝向日本人敬礼,遭到暴打,最终因伤不治身亡。
1925年夏天,邵醉翁建立了天一影片公司,意思是想成为普天下第一。天一公司是后来邵氏公司的前身,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立地成佛》,当时正值中秋佳节,由于明星公司的影片正在上映,他们甚至找不到一家影院上映,不得不推迟到10月10日国庆日上映,却很卖座。
从1934年开始,邵氏公司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粤语片制作公司之一。
1937年-1940年是香港电影的首个黄金期,1939年的电影产量高达125部。
从一开始,香港电影的成功就依赖众多外来因素的参与。只有不断和外来文化交流、融合,顺应时势,不断奋斗,才能在顺序万变的环境中求生存。138
1932年淞沪会战,多家电影厂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明星、联华公司已不能幸免。天一、艺华和其他一些电影公司,把部分电影业务转移到香港,形成了第一次内地影人涌入香港的热潮。
1937年卢沟桥事变出发了中日全面战争,内地大量人口逃难至香港,其中包括许多知识分子、电影制作人、片场老板。1939年香港人口差不多上升了一倍,达到170万人。
1946年7月,国民党与共产党爆发全面内战,中国经济日渐崩溃。大量内地人逃到香港,形成第三次内地影人涌入香港的浪潮。
从一开始,香港电影的成功就依赖众多外来因素的参与。只有不断和外来文化交流、融合,顺应时势,不断奋斗,才能在顺序万变的环境中求生存。138
1955年,新马的国泰机构接管了永华片场,一年后开始替电制作电影。1957年,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共同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有别于二哥邵邨(cun)人先前成立的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在九龙清水湾兴建大型大制片厂,并在1961年-1962年投产,自此开始了香港电影业龙头之争的故事。
邵氏粤语片组和光艺在制作方式上有相似之处,即采取小群体班子紧密合作的方式拍片,使流程顺畅,制作周期短,成本预算容易控制;同事大量使用自行培植的新人当主角,制作决策人则积极参与制作,进一步降低成本。169
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陈思思。
1960年,有“戏迷情人”之誉的任剑辉拍摄了39部电影,1961年拍摄了27部,1962年拍摄了24部,1963年拍摄了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