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
新学期开始了,满怀期待!
昨天晚上到BB里,看到今天课程的老师已经放了reading上去,觉得跟今天的课程应该是相关的(根据自己上学期的经验),今早起来后就赶紧读,效率还不错,上课前读完了主要的篇章,觉得对课程有了些了解。
课上没想到老师竟然打了自己读过的出来,让大家快速略读一下回答问题,自己当然就轻松些了,看着以前做好的笔记比较快就定位到了答案,讨论时自然比较好说了,看样子预习了还是有效果的。
今早课程结束,觉得CALL这门还是很实用的一节课的,今天接触的hotpotatoes软件就已经让我眼前一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回来打算再继续学习一下,看看自己能“创造”出什么。
下午的各位导师对自己辅导方向的介绍跟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心仪的那个自己早已决定,希望被分到他那里。
今天读到了《本色》的写作章节,结合自己对这个过程有了些新认识。
自己一开始日记是为了记录每天的饮食、习惯、感恩的小事等等,从一小记事本开始,后来渐渐成了大手帐本,可是觉得那个有些耗时而且不方便自己出来携带,就改成电子版的了。电子版也许是方便的原因就就开始写点其他东西,渐渐习惯也喜欢上了记录自己的每天,就延续至今了。偶尔回顾反思,觉得是一件趣事,也是一件益事。
“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件事,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并持之以恒地练习,终有一日。必将有所作为。”
因为一直羡慕那些文笔优美字句精致的文章,所以总觉得提升自己的写作就是为了能达到那样的水平,可是乐嘉的话却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虽然文笔精美肯定是作家该追求的,但并非是作家的基本的素养,作家的核心应该是丰富的经历,大胆的创造,敏锐的观察及对于人性的关注的理解。”
对于这些较抽象方面的提高,觉得自己还需要慢慢写着摸索着,毕竟现在还处在丰富人生经历阶段,所以先踏实地做积累工作吧。
“大回报需要大付出。”
这句鼓励了乐嘉去写好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我觉得这句适用范围实则更广,因为做任何事,如果想要做出点结果尤其再是大结果的话,那一开始的付出绝对是必要条件。
今早被一个公微的题目吸引,就点进去浏览内容,觉得也是很有用的。
作者讲述了自己和以往三位领导共事的经历,通过自己三次“学习经历”说明了优秀自然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提到的是“细心”---拉开距离,小事做好才有机会去做大事。看似也许只是领导特别“爱干净整齐”,可是其中蕴藏的“细心”的力量其实通过时间会渐渐明晰并发挥作用。
其次是“眼界”---别在最该看世界的年龄只顾疯狂地抢购了一堆奢侈品,别在该拼搏一把的年龄选择了舒适安逸。感觉这又给自己灌了一碗好鸡汤。
最后是“能力”,有了它才能不走后门,而缺了它自然就只能走后门看脸色了,因此不断找机会不断地提升自己才是王道吧。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后天的努力才会决定成败。
已交了四篇作业,意味着该开始新的作业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