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第五天打卡
這兩天一直在考慮渴求的問題。好像自己的渴求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對煙癮折磨,那種心慌,憋悶,煩躁,抓狂地想要盡快解脫的煩躁。另一方是對忍住煩躁,所帶來的自我實現滿足感。 在時間上,自然,一個是即時的,另一個是需要推遲的。 我開始越來越了解推遲滿足感的意思了。
我之前的很多年里,其實就是在這兩種矛盾性的渴求中糾結。無論是遊戲,擼管,抽煙,或是其他的一切我明知道是飲鴆止渴的事兒。一個是即時的安寧,卻會帶來滿足過後的內疚,而想要躲過內疚,則是繼續做這件事來獲得即時性的滿足。另一方面就是對自我完美主義的渴求,卻反復地糾纏於這樣的成癮機制裡,荒廢掉了自己的人生,那種離自己的理想渴求越來越遠的 不斷地自我否定循環加強。這是導致抑鬱的一個點。
因此,斯科特派克說的推遲滿足感,很重要。
但轉念一想,如果我能把忍耐本身,就轉變為一種即時的滿足: 忍耐的每一刻,都是對自己自控的即時滿足,那可能是更好的出路。
所謂的:“活在當下。專注當下。”
這大概也跟一些苦行僧,苦修的原理,契合吧。
我覺得應該實踐一下。就從現在開始。2017年1月31日 21:08分
——————2月1日——————
下午13.14分。午飯後,又出門買了包煙。跟前幾天一樣,坐在小區的長椅上。抽煙。
我覺得再這麼下去我可以寫一本以戒煙為主線的小說了。小說的主人公就是,一個一直在跟煙癮搏鬥著的吸煙者。抽煙——悔恨——發誓要戒煙——痛苦——點起下一根煙
我今天想著幾句我應該不斷念叨的咒語:
“我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吸煙者了,直到我點起下一根煙。”
“再抽一根煙,並不是解脫,而是無盡痛苦循環的開始。”
“抽煙沒有快感,那種快感只不過是不斷用頭撞墻停下來的片刻輕鬆的幻覺。”
“要跳出這種幻覺的唯一辦法就是永遠停止抽煙。”
好吧,或許我現在就可以開始著手寫這部小說了。第一人稱視角。我大概可以是個不錯的文學形象。
有人問我,為什麼突然這麼執著於戒煙這件事。其實,就像昨晚寫的,抽煙——戒煙的矛盾,是我至少八年來,甚至是所有之前的,人生問題的代表。
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收拾整理。我的房間混亂不堪。東西永遠都是隨手亂扔,從不整理。整理於我,似乎是天大的難事。就像是寫在基因裡的缺陷。
所以我2017年的最主要期望,就是這兩件事: 戒煙。整理雜物。
——————
關於意志力。
這兩天看一些神經生物學的東西,大概印證了一些之前在思考的事兒。就是: 意志力的本質,並不只是人們腦中輕飄飄地一個關於勇敢地去征服困難的簡單概念描繪。這樣把意志力抽象為一種類似於金錢一樣的能力符號,資本,並不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事實上,一個人的基因,就會大概在一半程度上決定他有多高的風險患有成癮障礙,強迫,藥物濫用等等問題。同時抑鬱症,也被證明跟基因有關。在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每個人大腦的微觀結構有差異,活動模式也有差異。人的千百萬種特質裡,一些本來就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所以一些事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非常地簡單,而對另一些人,卻非常地難。同時,另一些人做到一些事可能很簡單,對這一些人來說又非常難。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一些特質的集合,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質展現方式,這也構成不同的能力範圍。也許,尊重人類的不完美,尊重彼此的差異,專注於去探討怎樣把一些根本的特質健康地展現,才是正確的方向。
這一點,我想用一些強迫性行為來說明,比如:我的晚睡強迫症。其實每一個有自虐型行為的患者,都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自己的“意志力”的強大。毫無疑問,困了就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該是最舒適的。而我常常會千百次地與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和精神對抗,逼迫自己不睡覺。如果把意志力定義為一種能逼迫自己做不情願不舒服的事情的勇氣,那誰能說有自毀傾向的人意志力差呢?
之前在健身房遇到一個教練,說起戒煙這件事。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 “戒煙很簡單,我也抽了很久的煙,說不抽就不抽了唄。只要有點意志力就行了。”
“只要有點意志力就行了。”
這句話,真的並沒有任何的卵用。要說有什麼用的話,就是作為一個戒煙成功的人,或者做任何事情成功過的人,表達自己優越感的,“我比你堅強。” “我比你勇敢。” “我比你有意志力。” 歸根結底就是: “我比你厲害。” “我比你好。” 一種高高在上的榮耀。一種勝利的驕傲。
其實很多抑鬱患者就是這麼被逼死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其實也是那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一種體現吧。
我們的社會,沒有弱者生存的空間。沒有脆弱的權利。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波折,當我們失敗了,痛苦了,脆弱了,遇到磨難了,跌入波谷了,尤其是——抑鬱了,這種社會競爭感的重壓,就會讓人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中國社會尤甚。在這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大家都在搶奪著有限的資源,強者生存,弱者該死。大家似乎都在玩著一個零和遊戲,贏過他人,顯示優越,是多數人的人生目的。人比人,逼死人。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也許,在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物質水平進一步豐富了,大家都能輕鬆地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這種社會價值觀,會變化吧。
人類是一個整體。個體與個體的分別心,是很多問題的根源。我現在說著這樣的話,算是有了這樣的意識。這算是轉變的開始吧。
p.s. Travelling Light 這首歌送給前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