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自救指南
查看话题 >对不起,我和你不熟
对我来讲或许过年时一年之中最恐怖的一段时光,比成绩下来看到成绩的那前几分钟还要恐怖,还要血脉贲张,还要肾上腺素飙升。
我有点自闭症。
我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窝在床上,一个人,安安静静。
但是家里的亲戚从不会这样想,Ta们会不断侵犯你的个人领地,就像一场谋划好的战争,在你的世界里攻城略地,把你步步紧逼,直到你身上再也没有隐私供Ta们议论,八卦,指指点点。
对不起,我和你不熟
真的不熟,一年我们只相见一次,我们有同一个祖先并不意味着我应该主动和你分享我的隐私,也并不代表你有随意打探的权利。
七姑八姨的到来早有预言,而星灵,神之长子,则将奋起反击。
(好像…有点不对劲……)
/**********************************************************************************************
以下内容可能引发大量撕逼,请道德帝、圣母心、各路好孩子自觉关闭,再此声明
P.S. 可能确实是我言辞过激,so sorry
P.S. 的 P.S. 下面要写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套路
**********************************************************************************************/
为什么你很难再过年这场家族撕逼大会中占据上风,或者说反抗途径在哪,对抗样本是什么?
At frist.
第一个问题可以归结到我在打比赛(辩论)时的惯用套路,就是当逻辑无法反驳对手说服观众时,主动向情感,道德方向靠拢,“道德是弱者用来束缚强者的工具——尼采”。你要做的就是把你形象塑造成一个弱者,受委屈的人,手握真理缺被人诬陷的小孩,在台下观众眼里。你需要做的就是让台下观众同情你,认同你,让他们相信你是对的,你永远不可能说服你的对手,你能做的只有说服台下观众。
同理,在过年的时候你面对你们家七大姑八大姨的时候,当你反驳Ta们的时候,60%及以上的时间内你是占优,但是,但是,但是,只要Ta们说“我这是为了你好”,或者其他与之类似的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前面反驳Ta们的那一串理由,都在迅速丧失其有效性。为什么,因为他们站在了一个道德和情感的制高点上,打感情牌你是不可能赢的同时你又无法说服在场观众,也就是其它亲戚,你必输无疑。
为什么你无法在感情牌上占优?
因为Ta们比你年长,Ta们完全可以告诉你 “你xx这些年这些事都经历过,你听我的肯定没错”或者是 “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听了我的话你看现在,多出息,你XX能害你不成?”你无法反驳,我比你多经历一些事这本是一个事实,事实无法反驳,我阅历比你丰富,我处于对你的“关心来关心你”,站在情感道德制高点的人是我,你依然无法反驳。中国有句老话叫“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先不提你的这些经历是真是假,也不考虑我听从了你的建议之后对我将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只想知道:
我,为什么要和你活的一模一样!
我的事情,为什么要让你来规划!
So
对抗样本何在?
之前看到过一个曲线救国法,比如家里亲戚问“XX,你找女朋友了吗” “没” “呦,怎么不找一个啊,有没有喜欢的啊” “没呢阿姨,要不你给我找一个?” 大概就是这个套路,委婉挡会亲戚的询问,但是,完,明年,卒。目测你们家亲戚明年80%朝上的概率拉你去相亲去。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你们家亲戚跟你的理解能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三年一代沟,你和Ta的理解方式、理解方向不存在相关性,与其委婉拒接然后来年作死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我列出我曾经遇到过的“关心”和我的回答,仅供参考。
女朋友、结婚类:
“有女朋友了吗?有没有喜欢的啊”
“不好意思我喜欢男的”(我是男的,直男,喜欢女的,当然这句换换成女生来说就说我喜欢女的)
然后整个年夜饭没有任何人再问过我任何问题,当然了,大年初一的时候我被拽着去逛了一天的大明湖,我只想说大年初一的大明湖真TND冷。
还有比如
“哟,这么大了,我小时还抱过你,你那时候还没桌子高呢,结婚了吗”
“没呢,但是有一个喜欢的女生”
“赶紧追啊,今早结,我们还等着吃你的喜酒呢”
“不敢结啊”
“怕啥啊?房啊还是车啊”
“这倒是都不怕,您看我这跟她处的时间还短,了解还不深,就是怕结了婚之后啊,我喜欢的那个女生就变得没有逼逼叨叨有事没事瞎打听,明里对着我说一套,背地儿里再说另一套,有事没事瞎打听打听完乐之后还给别人瞎哔哔,最怕的是自己没听明白还跟别人添油加醋的乱说,你说这不得闹出大乱子啊”
“你别说还真是,你歇着吧,我去看看厨房有啥事吗“
“哎哎哎,阿姨你别走啊,你说这好不容易一年见一次再多聊会儿呗”
“不了不了,阿姨还有事,先走了”
再比如
“哎哎,有喜欢女生没,讲真,别跟我说你喜欢男的,我还不了解你”
“哎呦,阿姨你真了解我,其实吧,我喜欢老的,你像什么四五十岁的,就喜欢这样的,你看这样老的她不好奇,我回家晚了什么的都不太管,不瞎琢磨,不过话说回来了,那种有事没事喜欢乱问的也挺好,你说回到家听她讲讲小区里那家那户都怎么了也不闷,你说这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听着就图一个乐不是,阿姨你身边……”(我没那么重口)
“那个,阿姨年级大了记性不好,走的时候忘关煤气了,不行了,阿姨得先走了”
“哎哎哎,阿姨你别走啊,你说这好不容易一年见一次再多聊会儿呗”
“不行不行,这煤气多危险啊,阿姨先走了”
反正经历了以上三次对话之后过年再也没有人问过我之类的话题。
毕业干嘛类:
之前当我还native的时候有过这么一个套路
“明年毕业了吧,来你叔这上班吧”
“叔我先敬一杯看你还想着我”(一杯)
“那是你叔不能亏待你”
“我得跟我叔喝一杯,这么疼我”(两杯)
“你来叔这上班亏不了你”
“那我在这先谢谢叔了,来来来”(三杯)
“你来叔这,叔保你当XXX”
“哎呦叔,当个XXX可费老劲了,叔你真厉害,我在这先谢谢你了”(四杯)
“哎呦你叔这年级大了,身体不行了,你以后得向着你叔啊”
“来,叔,这杯敬你身体健康”(五杯)
……………………
“哎,叔,怎么不吃了,我还想听你再指导指导,来来来,叔,满上满上”(拿着酒瓶先给亲戚倒)
“不了不了,春晚开始了,叔去看春晚了”
之后就换套路了
“毕业打算读研啊还是工作啊”
“出国”
“为啥啊,出国那么远,以后都见不着”(就是不想见你)
“国外同性婚姻合法啊” or “国外观念开放啊,对这个年轻人和比自己年纪大的女人结婚没有歧视啊”
再之后我发现了另一个套路——传销!
“快毕业了吧,毕了业哪去啊?”
“跟我一要好发小,他现在一个月十多万,我想着毕了业跟他干去”
“呦,干啥,挣那么多钱”
“他现在是一个跨国销售公司的销售代表,我跟我说我进去第一个月能保底一万呢”
“这么厉害?干啥的啊”
“他跟我说他们公司是会员制,没人进去先交两千入会费,之后你就是会员了,然后他们卖保健品,你一个月买的保健品的销售总额他们提10%,剩下都是自己的,还有一万的基本工资,哎,要不赶明我给您拎两套来试试,他说前几年公司不景气,裁了不少人,最近发展起来了正缺人,要不您家儿子/女儿毕了业也跟着我们来干吧,他们这个会员啊,是上下家制度,就是比如说是我介绍您家儿子/女儿来的啊,交的会员费就少,就是两千,别人直接去啊,交的就是三千,他们总部在就在北京,包吃包住,你成了会员之后就可以从你的上家哪里拿到产品去卖了,多好”
“哎呦,就怕我们家儿子/女儿没那个本事啊”
“没事,就是卖个东西嘛,要不阿姨你和我叔还有您家女儿/儿子一起来不,一家人都在北京多好,首都呢”
“不了不了,你先忙吧,阿姨有事先走了”
成绩、学习类:
这一类是最好应对的了,我一般是掏出年级里挂科率最高的一门课或者是自己懂得课里面最难的一门课的课本 [ 两者不重叠,基本思路是 max(挂科率最高,你懂的所有课)],然后对着读两页就行,我曾经在年夜饭上对着一票亲戚扯了半个小时Java\和C++,然后被生生拽出了饭桌,那是我有史以来在年三十晚上活跃度最高的一次,排名第二的是阐述潮流计算过程(电力系统专业的应该明白),两次都是被活拉硬拽的拖离了饭桌。
大致就是以上这几种套路。
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个看我逼逼叨叨了这么久的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