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式上网:网瘾少年自嗨倒计时
古巴网络体验很烂这事似乎是有目共睹。
对于尝鲜前往古巴当地旅游的人而言,做好进入“无网生活”状态的心理准备很有必要——别指望能用Uber叫辆车或者借助Google Map来帮你指明目的地的方向。
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古巴政府需要负全部责任。在这个长期处于经济滞胀状态下的岛国,互联网服务完全由国营电信公司ETSECA控制。更糟糕的是,该公司提供网络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开放收费公共WiFi热点。这些热点的覆盖范围又仅仅只在政府限定的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存在。
(这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一个WiFi热点覆盖区域,看这架势估计分分钟都能体会双十一式的“一时间风起云涌”~ )
2014年起古巴政府在该国境内的主要大型城市共开设近237个付费公共WiFi热点覆盖区域。而上网收费执行全国统一标准:2美元每小时。
很显然,对于一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国家而言,237个WiFi热点实在是杯水车薪。对于这一点古巴政府自身也并非不自知,只不过他们把这个锅甩给了美国。
古巴政府的观点是,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古巴实施贸易禁令以来,该国就失去了搭上互联网这趟发展快车的机遇。在获取和发展新网络科技的道路上遇阻的同时,由于贸易往来被阻断,古巴也同时失去了筹集资金从外国购买现金网络交互设备的机会。据古巴政府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这场由美国发起的经济封锁行动在近60年间给古巴方面造成了7536.9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而批评者们却认为,这场经济封锁虽然对古巴的发展造成了致命性的影响,但古巴网络奇烂无比的根源还是由内因决定。古巴政策体系有意限制古巴人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外部世界的文化和一手信息才是症结所在。
对游客而言,在古巴上网似乎“一夜回到99年”。首先你需要到通常地处古巴公共WiFi热点附近的ETSECA门市部购买2美元一张Nauta上网密码卡.
一个账号和一个密码只能使用一个小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上网成瘾了~
其次,正是由于这种一小时一张的独特属性,排队等候购买Nauta卡的时间也和用它上网的体验一样令人心碎,据测算平均排队时间会超过半小时。最后,购买该卡时记得一打一打买,别问为什么,当地人都是这么干的。(并不知道是否限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多买并没有折扣或者买赠活动)
这就是古巴公共WiFi的登录界面
切记在使用完成后按退出按钮,否则~你懂的
正所谓“需求即是商机”,被人为禁止对外贸易的古巴商人自然更懂得“商机”的可贵。从非官方的角度,自然还会存在许多“曲线救国”的曲折上网途径。(全球网瘾少年以及网瘾中老年都是无比执着的,相信我~)
攻略一
去五星酒店用共享热点。请注意,这与我天朝和广大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你并不能满足“干蹭网”的小愿望。首先,要进入五星酒店你必须进行基本消费,比如点上一杯柠檬水之类之类。其次,五星酒店的共享WiFi对非住宿用户也是收费的。不同只在于,由于同时使用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网络运营速度可能会有一丢丢地改善。
攻略二
前往任意一个古巴共享WiFi热点附近,然后你会发现有不少当地人会靠近你并轻声耳语“tarjeta de internet" (西语,意为上网卡)。
不出意料,古巴有大批倒卖上网卡的黄牛。通过他们你可以免去排队的烦忧,然而问题是,你得以3美元甚至是4美元一小时的价格购买实际价值仅为2美元的上网卡。
虽然这些听上去令人完全失去了在古巴上网的欲望,出人意料的是,古巴的网络开放程度本身却并不逊于一般的自由世界国家。社会学家泰德·亨肯( Ted Henken)认为或许正因为网速臭名昭著形同虚设,古巴政府才会对网络审查这件事情不怎么走心。美国主流的社交媒体网站以及Google邮箱、纽约时报等等都能自由打开。
另一方面,2美元每小时的上网价格对于一般的古巴工薪阶层而言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据古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5%古巴公务员的月收入也才不过在20到40美元之间(眼睛一闭一睁,好家伙一个月工资没了~古巴杨永信在哪里( ⊙ o ⊙ )!)。因此,截止2014年古巴仅有26%的民众曾经有过上网的经历。
因此在古巴,网瘾少年和网瘾中老年们绝壁都是教授、医生、学者或者暴发户。
古巴一大学教授在接受联合国电信专线项目援助后在家上网
国际电信联盟在古巴某研究所附近设立的学术性网吧
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钱有权在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一条家用网络专线。这个国际电信联盟并不属于古巴,而是联合国旗下的一个专门提供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特殊组织。他们可以为科研机构、商务机构等具有学术或是交流性质的团体提供通讯辅助服务。
正所谓道高一次魔高一丈,全天下的网瘾少年们都是用生命在上网。机智的古巴网瘾少年独创了一套 “单机互联网”。这个系统名叫ElPaquete Semanal,翻译成中文就是“每周包裹”。这当然不是普通的快递包裹,而是装满了内容的移动硬盘,里面装满了互联网最新的内容,凡是订阅了这项服务的家庭,每周都会迎来“贴心”的上门服务。
这个快递员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大妈,由于没有跳广场舞的爱好,省出来的时间都用在步行找“信息贩子”上。
古巴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与美帝的迈阿密只有一海之隔。El Paquete公司每周都有专门的“信息贩子”在迈阿密,通过美帝的高速网络下载这些内容打包成压缩文件,然后再用人肉运回国内。人家海外代购都是血拼奢侈品,古巴人民是在外国拼命下电影。
大妈们在信息贩子那里得到资源后,把一个个 TB 级的移动硬盘拷满,再把硬盘带回家通过口耳相传,卖给朋友、邻居。真可谓是古巴媒体业界的绝对先锋。更加令人感动的是, 这项服务的均价仅仅只需要每周1美元,也自然受到了古巴网瘾群众的狂热追捧。
这些杂志被详细的分成西语和英语两个大类,甚至连一些科研类杂志都有囊括
要说到这个神奇的硬盘还真是无所不包。从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到西语花边新闻小报;从权利的游戏最新一季,到西班牙语电视新闻节目,应有尽有。里面甚至还有一个文件夹收录了YouTube点击量排行榜单上几乎所有的热门视频。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不就还是个硬盘吗,完全是单机,没看出来那里有联网的赶脚。别着急,高能的还在后面。如果点开打开一个写有website字样的文件夹,映入眼帘的全是主流网站名称的文件夹,随意打开一个,你都能收获n的n次方个长长的jpg格式截图
是的,他们竟然把网站的所有更新内容以截图的形式保存了起来!甚至还真的弄出了一个名叫Revolico的脱机分类信息网站。通过镜像技术把网站的文件和内容全部搬到了包裹内,变成一个在文件夹里存在的完整网站。在单机状态下照样可以浏览,查看工作和房屋等信息。已经成为古巴人寻找服务、租房、找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门户。
好消息是,新的一年古巴网民再也不用以这种“自强不息”的方式过干瘾啦。去年12月中旬,哈瓦那就在当地2000名居民家中试点接通宽带网络。随后,政府又于12月底同谷歌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布设大量服务器与基站实现网络提速。谷歌承诺会将目前古巴用户访问谷歌主站,使用谷歌邮箱以及观看YouTube视频的速度提升十倍以上。
当然,条件就是,只要古巴人想要使用网络,就必须使用谷歌搜索以及各种相关衍生产品。
而坏消息还远不止于此,社会学家亨肯强调,当谷歌真的帮助古巴政府实现了网络大提速的目标后。古巴民众或许又将面临新的困境:政府意欲效仿中国建立起类似“长城防火墙”的审查体系。
亨肯用略戏谑的口吻称:这就好比一个瞎子在手术后刚刚看见了花花世界,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哑巴一样奇妙。
对于尝鲜前往古巴当地旅游的人而言,做好进入“无网生活”状态的心理准备很有必要——别指望能用Uber叫辆车或者借助Google Map来帮你指明目的地的方向。
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古巴政府需要负全部责任。在这个长期处于经济滞胀状态下的岛国,互联网服务完全由国营电信公司ETSECA控制。更糟糕的是,该公司提供网络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开放收费公共WiFi热点。这些热点的覆盖范围又仅仅只在政府限定的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存在。
![]() |
(这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一个WiFi热点覆盖区域,看这架势估计分分钟都能体会双十一式的“一时间风起云涌”~ )
2014年起古巴政府在该国境内的主要大型城市共开设近237个付费公共WiFi热点覆盖区域。而上网收费执行全国统一标准:2美元每小时。
很显然,对于一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国家而言,237个WiFi热点实在是杯水车薪。对于这一点古巴政府自身也并非不自知,只不过他们把这个锅甩给了美国。
古巴政府的观点是,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古巴实施贸易禁令以来,该国就失去了搭上互联网这趟发展快车的机遇。在获取和发展新网络科技的道路上遇阻的同时,由于贸易往来被阻断,古巴也同时失去了筹集资金从外国购买现金网络交互设备的机会。据古巴政府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这场由美国发起的经济封锁行动在近60年间给古巴方面造成了7536.9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而批评者们却认为,这场经济封锁虽然对古巴的发展造成了致命性的影响,但古巴网络奇烂无比的根源还是由内因决定。古巴政策体系有意限制古巴人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外部世界的文化和一手信息才是症结所在。
对游客而言,在古巴上网似乎“一夜回到99年”。首先你需要到通常地处古巴公共WiFi热点附近的ETSECA门市部购买2美元一张Nauta上网密码卡.
![]() |
一个账号和一个密码只能使用一个小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上网成瘾了~
其次,正是由于这种一小时一张的独特属性,排队等候购买Nauta卡的时间也和用它上网的体验一样令人心碎,据测算平均排队时间会超过半小时。最后,购买该卡时记得一打一打买,别问为什么,当地人都是这么干的。(并不知道是否限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多买并没有折扣或者买赠活动)
![]() |
这就是古巴公共WiFi的登录界面
![]() |
切记在使用完成后按退出按钮,否则~你懂的
正所谓“需求即是商机”,被人为禁止对外贸易的古巴商人自然更懂得“商机”的可贵。从非官方的角度,自然还会存在许多“曲线救国”的曲折上网途径。(全球网瘾少年以及网瘾中老年都是无比执着的,相信我~)
攻略一
去五星酒店用共享热点。请注意,这与我天朝和广大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你并不能满足“干蹭网”的小愿望。首先,要进入五星酒店你必须进行基本消费,比如点上一杯柠檬水之类之类。其次,五星酒店的共享WiFi对非住宿用户也是收费的。不同只在于,由于同时使用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网络运营速度可能会有一丢丢地改善。
攻略二
前往任意一个古巴共享WiFi热点附近,然后你会发现有不少当地人会靠近你并轻声耳语“tarjeta de internet" (西语,意为上网卡)。
不出意料,古巴有大批倒卖上网卡的黄牛。通过他们你可以免去排队的烦忧,然而问题是,你得以3美元甚至是4美元一小时的价格购买实际价值仅为2美元的上网卡。
![]() |
虽然这些听上去令人完全失去了在古巴上网的欲望,出人意料的是,古巴的网络开放程度本身却并不逊于一般的自由世界国家。社会学家泰德·亨肯( Ted Henken)认为或许正因为网速臭名昭著形同虚设,古巴政府才会对网络审查这件事情不怎么走心。美国主流的社交媒体网站以及Google邮箱、纽约时报等等都能自由打开。
另一方面,2美元每小时的上网价格对于一般的古巴工薪阶层而言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根据古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5%古巴公务员的月收入也才不过在20到40美元之间(眼睛一闭一睁,好家伙一个月工资没了~古巴杨永信在哪里( ⊙ o ⊙ )!)。因此,截止2014年古巴仅有26%的民众曾经有过上网的经历。
因此在古巴,网瘾少年和网瘾中老年们绝壁都是教授、医生、学者或者暴发户。
![]() |
古巴一大学教授在接受联合国电信专线项目援助后在家上网
![]() |
国际电信联盟在古巴某研究所附近设立的学术性网吧
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钱有权在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一条家用网络专线。这个国际电信联盟并不属于古巴,而是联合国旗下的一个专门提供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特殊组织。他们可以为科研机构、商务机构等具有学术或是交流性质的团体提供通讯辅助服务。
正所谓道高一次魔高一丈,全天下的网瘾少年们都是用生命在上网。机智的古巴网瘾少年独创了一套 “单机互联网”。这个系统名叫ElPaquete Semanal,翻译成中文就是“每周包裹”。这当然不是普通的快递包裹,而是装满了内容的移动硬盘,里面装满了互联网最新的内容,凡是订阅了这项服务的家庭,每周都会迎来“贴心”的上门服务。
这个快递员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大妈,由于没有跳广场舞的爱好,省出来的时间都用在步行找“信息贩子”上。
古巴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与美帝的迈阿密只有一海之隔。El Paquete公司每周都有专门的“信息贩子”在迈阿密,通过美帝的高速网络下载这些内容打包成压缩文件,然后再用人肉运回国内。人家海外代购都是血拼奢侈品,古巴人民是在外国拼命下电影。
大妈们在信息贩子那里得到资源后,把一个个 TB 级的移动硬盘拷满,再把硬盘带回家通过口耳相传,卖给朋友、邻居。真可谓是古巴媒体业界的绝对先锋。更加令人感动的是, 这项服务的均价仅仅只需要每周1美元,也自然受到了古巴网瘾群众的狂热追捧。
这些杂志被详细的分成西语和英语两个大类,甚至连一些科研类杂志都有囊括
要说到这个神奇的硬盘还真是无所不包。从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到西语花边新闻小报;从权利的游戏最新一季,到西班牙语电视新闻节目,应有尽有。里面甚至还有一个文件夹收录了YouTube点击量排行榜单上几乎所有的热门视频。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不就还是个硬盘吗,完全是单机,没看出来那里有联网的赶脚。别着急,高能的还在后面。如果点开打开一个写有website字样的文件夹,映入眼帘的全是主流网站名称的文件夹,随意打开一个,你都能收获n的n次方个长长的jpg格式截图
是的,他们竟然把网站的所有更新内容以截图的形式保存了起来!甚至还真的弄出了一个名叫Revolico的脱机分类信息网站。通过镜像技术把网站的文件和内容全部搬到了包裹内,变成一个在文件夹里存在的完整网站。在单机状态下照样可以浏览,查看工作和房屋等信息。已经成为古巴人寻找服务、租房、找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门户。
好消息是,新的一年古巴网民再也不用以这种“自强不息”的方式过干瘾啦。去年12月中旬,哈瓦那就在当地2000名居民家中试点接通宽带网络。随后,政府又于12月底同谷歌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布设大量服务器与基站实现网络提速。谷歌承诺会将目前古巴用户访问谷歌主站,使用谷歌邮箱以及观看YouTube视频的速度提升十倍以上。
当然,条件就是,只要古巴人想要使用网络,就必须使用谷歌搜索以及各种相关衍生产品。
而坏消息还远不止于此,社会学家亨肯强调,当谷歌真的帮助古巴政府实现了网络大提速的目标后。古巴民众或许又将面临新的困境:政府意欲效仿中国建立起类似“长城防火墙”的审查体系。
亨肯用略戏谑的口吻称:这就好比一个瞎子在手术后刚刚看见了花花世界,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哑巴一样奇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