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列颠游记:食品新帝国
文/ 卡萨瓦 编辑/ 会吾中
Kraft和Cadbury的名字对我们而言可能略感陌生,但说到菓珍和吉百利,大家肯定都知道。前者是Kraft(卡夫)集团旗下的产品,后者则是Cadbury的中文译名。总部位于美国的Kraft集团是世界第二大食品生产制造商,而Cadbury集团是英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糖果、巧克力制造商之一。
自2009年9月Kraft第一次报价试图收购Cadbury以来,双方的拉锯战就此展开。在短短几个月里,关于Kraft收购Cadbury的新闻争相出现在英国各大电视媒体、报纸和网页中。虽然这场肥皂剧的主角是Kraft和Cadbury,但这出拉锯战中还先后出现了Ferrero(费列罗),Nestlé(雀巢)和Hershey(好时)等绯闻竞标者……历时超过4个月,这场两大食品巨头间的博弈终以Kraft成功收购Cadbury告终。
笔者粗略地统计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有关Kraft收购Cadbury的新闻在《卫报》(http://www.guardian.co.uk/)的网页上共有284条,平均每天约2.4条。同样情况在《泰晤士报》(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的网页上则出现265条,可见英国媒体正“严重关切”此事。虽然最终的收购价格达到115亿英镑(约合189亿美元),较之第一次报价102亿英镑(约合162亿美元)上涨了近15%,美国人还是洋洋得意。他们买下的不仅是一家老字号的英国公司,更是全球第二大糖果公司,也是惟一一家同时拥有巧克力、糖果及口香糖产品的公司。吉百利集团在25个国家拥有生产厂家,其巧克力和糖果产品正畅销于近200个国家。而这些都将成为美国食品巨头旗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在英国国内,从媒体到民众,对这桩收购却显得有些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在他们看来,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公司被外来资本(尤其是美资)收购,英国正缓缓失去其特有的象征和文化,人们担心往昔的日不落帝国正慢慢走向衰退。英国人向来是保守的,他们崇尚传统。他们一边不无讽刺地管美国人叫Yankees,一边坚持讲带有浓重口音的英式英语。在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百年老字号又沦为美国食品巨鳄的附属品,这些都不断刺激着英国人的神经。
去年9月,卡夫集团正式向吉百利发出现金加股票的收购要约,开价为102亿英镑。当时,吉百利似乎“想都没有想”就断然回绝,后来又多次拒绝。吉百利董事会也极力想维护这块英国的老字号。然而卡夫步步施压并不断提高报价,被惹急了的吉百利甚至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民族主义卡片。他们誓言要保卫英国的传统,英国的遗产,英国的独立。但最后这一切的努力还是敌不过美国公司的金元攻势。
吉百利CEO面对这样的结局显得无能为力。在得知公司被收购的消息后,愤怒的吉百利员工走上街头抗议示威。人群里充斥着愤怒与不安。他们打出标语写着“稳定”,“未来”,“国家珍宝”等等。要如何安抚这些人,要如何运营这个新的巨型食品企业,摆在卡夫集团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
但毋庸置疑,卡夫集团已经建成了一个食品新帝国。
这位英国老绅士打出“卡夫,见鬼去吧”的标语
这是一些我们熟知的食品牌子,Cadbury已是Kraft的附属品牌了。
Kraft和Cadbury的名字对我们而言可能略感陌生,但说到菓珍和吉百利,大家肯定都知道。前者是Kraft(卡夫)集团旗下的产品,后者则是Cadbury的中文译名。总部位于美国的Kraft集团是世界第二大食品生产制造商,而Cadbury集团是英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糖果、巧克力制造商之一。
自2009年9月Kraft第一次报价试图收购Cadbury以来,双方的拉锯战就此展开。在短短几个月里,关于Kraft收购Cadbury的新闻争相出现在英国各大电视媒体、报纸和网页中。虽然这场肥皂剧的主角是Kraft和Cadbury,但这出拉锯战中还先后出现了Ferrero(费列罗),Nestlé(雀巢)和Hershey(好时)等绯闻竞标者……历时超过4个月,这场两大食品巨头间的博弈终以Kraft成功收购Cadbury告终。
笔者粗略地统计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有关Kraft收购Cadbury的新闻在《卫报》(http://www.guardian.co.uk/)的网页上共有284条,平均每天约2.4条。同样情况在《泰晤士报》(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的网页上则出现265条,可见英国媒体正“严重关切”此事。虽然最终的收购价格达到115亿英镑(约合189亿美元),较之第一次报价102亿英镑(约合162亿美元)上涨了近15%,美国人还是洋洋得意。他们买下的不仅是一家老字号的英国公司,更是全球第二大糖果公司,也是惟一一家同时拥有巧克力、糖果及口香糖产品的公司。吉百利集团在25个国家拥有生产厂家,其巧克力和糖果产品正畅销于近200个国家。而这些都将成为美国食品巨头旗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在英国国内,从媒体到民众,对这桩收购却显得有些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在他们看来,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公司被外来资本(尤其是美资)收购,英国正缓缓失去其特有的象征和文化,人们担心往昔的日不落帝国正慢慢走向衰退。英国人向来是保守的,他们崇尚传统。他们一边不无讽刺地管美国人叫Yankees,一边坚持讲带有浓重口音的英式英语。在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百年老字号又沦为美国食品巨鳄的附属品,这些都不断刺激着英国人的神经。
去年9月,卡夫集团正式向吉百利发出现金加股票的收购要约,开价为102亿英镑。当时,吉百利似乎“想都没有想”就断然回绝,后来又多次拒绝。吉百利董事会也极力想维护这块英国的老字号。然而卡夫步步施压并不断提高报价,被惹急了的吉百利甚至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民族主义卡片。他们誓言要保卫英国的传统,英国的遗产,英国的独立。但最后这一切的努力还是敌不过美国公司的金元攻势。
吉百利CEO面对这样的结局显得无能为力。在得知公司被收购的消息后,愤怒的吉百利员工走上街头抗议示威。人群里充斥着愤怒与不安。他们打出标语写着“稳定”,“未来”,“国家珍宝”等等。要如何安抚这些人,要如何运营这个新的巨型食品企业,摆在卡夫集团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
但毋庸置疑,卡夫集团已经建成了一个食品新帝国。
![]() |
这位英国老绅士打出“卡夫,见鬼去吧”的标语
![]() |
这是一些我们熟知的食品牌子,Cadbury已是Kraft的附属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