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用1980元,交换你一句夸奖
1
考事业单位,意外地得了不错的分数。
还有面试在眼前,如梗在喉。从来最令人丧气的一关。纠结了整整两天,要不要报一个培训班,一鼓作气,不必年年不甘愿又不得不地挣扎;还是宁愿侥幸。毕竟,金钱的代价显而易见,时间与精力的损耗成本换算,对大多数未然成功成名的中国人而言,似乎微不足道,连谈及都是羞耻。(真是蠢极了。)因对于穷人而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钱值钱,要谈时间和生命,简直可笑。(真真是愚蠢透顶。)
从不是一个决断的人。
朋友交谈良久,极尽耐心与宽容,是知己般的体谅与推力。是在那一刻,下定决心,去。似乎从何处生出九死犹未悔的勇力来。即使已经隐约猜到内幕,希望缈遥。
临走一朋友半玩笑叮嘱:去吧,好好学习,多跟人说话,别总一副高冷女神范。那一刻竟然想要流泪。不知这些时日的沉默都落进了谁的眼里心里,是否有人真心疼爱,或许只是我不知,装作不知,或不想知。
而她,通通懂得。
而在我指尖敲打这些字的时候,确实有泪意渗出眼角。
2
每日清早起床,保持上班的规律,赶早班车再转两元公车上课。每晚九点下课,搭黑车回来,十五元。讨价还价,退让,妥协,上车,担心。第一日安全抵达,微微呼出一口气,留下电话,起码这一个是安全的,不敢随意换乘。洗漱做完作业,已经十二点。
第二日清早打电话,关机。继续赶早班车。晚上打电话约司机,接了,却仍在等,希图多兜几个人,一直等到十点。无果。平时固定的乘客都刚好有车顺路。一群司机都在等,一阵交谈,有一个司机伸出两根手指,走不走?犹豫。这世界处处都是危险。还是点了头,注意到车牌,发给同学,开玩笑,我的生命交在你手上了。路上司机大哥说,有车回你就回,不然不知等到什么时候。虽说你搭惯了他的车,人情上说得过去些,不过做生意嘛……我不语。并非人情,而是,害怕。黑暗之处,隐藏危险。仍然留下名片。
第三日清早打电话,沿路走来注意寻找,已经看到昨夜的车,却有人来兜客,说已有两人在等,马上可以走,口气是急躁,趁机砍价,十元,司机头点得勉强。此时听到“旧主”喊“喂!”脚步一顿,还是装作没有听到。可笑昨日他刚教的我做生意不必讲究人情,他会不会感叹我现学现用这样快。司机催促,怕我反悔,还是提步跟上。
第四日遇到一个女司机。中间那几步遇到抢客的,是个帅小伙,还想趁机砍价,问了,没被听见,转身跟旁边的人玩笑:你搭我免费送你。那人提醒,是刚有人问你多少钱。我没有犹豫已经离开。身后传来醒悟过来的追问,靓妹搭车啊?不再理会。女司机的车即时就能走,回到家做完作业,仍是到了十一点半。
庆幸到今日我仍然安全坐在这里。
3
可惜,不知是谶语还是辜负,在成人以后的学生身份里,我仍然无法循着她的希望,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报名迟了,是插班生。原有的同学早已熟悉,只有我像一根刺,硬生生插入其中。或许只是我个人宿命般的敏感,甚至他们友好地请我坐下。只是仍然无法融入。独自吃饭独自行走,似乎是我最自在的姿态,一如那很多年。
甚至敏锐地感觉到或许正在被忍耐和不被喜欢,因我的表现差强人意,言语从来是我的致命伤。怕极他人的不耐,从小如此,如同烙印。深知这样的同学关系其实浅薄,无非利益,无非萍水相逢,不敢指望帮助和体谅。
刚开始那几日,托了长长的感冒未愈,平时不觉,一到我开口便像喉咙堵了团棉花,发出丝丝的刺耳令人躁郁的声音,说不出话。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样的病,感冒不再是七天能好的齐整的,甚至重症期就延长到一周,加上前奏和后续,咳嗽,哑声,仿佛感冒也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一辈子刚过,转世投胎不过几天的功夫,眨眼又到下一次轮回。
一直以来从未感觉有所进步。突然有人不经意说,你答得很全面啊。愣住,只当恭维和安抚。只知自己言语一直不畅,甚至不知说了什么。便不敢深信。从知晓“善意的谎言”一词,便害怕听见赞美。怕万一当了真,岂不可笑。
屡次模拟,众考官提的意见都不痛不痒,甚至我自认为的说话断续、语不成调都无人提及。极其不解,难道对我已然不抱希望,听之任之?不是没有失落的,不想自己已然差到这等程度。
最后一次模拟,主考官说,对一号考生,我提不出什么意见,都挺好。众人笑,旁边同学探过头来,你看,你好得人家都挑不出毛病了。也笑。仍是不信的。为何明显到我如何努力麻痹自己都无法视而不见的缺点,他们只字不提?
直到老师点评,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是综合题,在这么多人里面,她(指我)的综合题答得最后,答到的点最全。论语言表达,你不如她(指黄),论答题内容,她不如你(指我)。
终于松下一口气。
课余闲谈,说到总是不受控制地,思维一停顿就带上各种语气词,导致通篇下来除了“额”“嗯”“啊”就不记得说过什么了,是几乎所有人的通病。有同学指着我,我觉得我们应该像她一样,一时没接得上话宁愿停下来,也不要“额ing”“嗯ing”“啊ing”的。
我不解。明明语不成调,原来还是个优点?同学好心释疑,你说话慢,停顿听来便不那么明显了。甚至老师也认同,你们看外交官发言,都是一词一顿,也是为了留有思维审慎的时间。
原来。
其实我以前的每一次面试,从不会把控舌头,听之任之,留下大段空白时间,结果可谓惨烈。每一次反省,下一次再犯。屡败不爽。倒是不知道为何,从进到这个教室起,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这个技巧,甚至并无多大刻意。连同那些“额”“嗯”“啊”也一并剔除许多。
倒是一个小小的喜悦。
直到这一刻,才敢提笔写下:原来我优秀。藏在纸背,怕人看见。看见这些字里的小小得意,和自卑。
不知何时,感冒也悄悄走了。
4
忘记说了,这个培训,花了我1980元。
用1980元,换我重新走进人群,逃离封闭的自我。似乎空气都开始流动起来。
用1980元,治愈一次感冒。
用1980元,换你一句肯定。换我一个点头,原来我很好,只是从不自知。
一切都多么值得。
考事业单位,意外地得了不错的分数。
还有面试在眼前,如梗在喉。从来最令人丧气的一关。纠结了整整两天,要不要报一个培训班,一鼓作气,不必年年不甘愿又不得不地挣扎;还是宁愿侥幸。毕竟,金钱的代价显而易见,时间与精力的损耗成本换算,对大多数未然成功成名的中国人而言,似乎微不足道,连谈及都是羞耻。(真是蠢极了。)因对于穷人而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钱值钱,要谈时间和生命,简直可笑。(真真是愚蠢透顶。)
从不是一个决断的人。
朋友交谈良久,极尽耐心与宽容,是知己般的体谅与推力。是在那一刻,下定决心,去。似乎从何处生出九死犹未悔的勇力来。即使已经隐约猜到内幕,希望缈遥。
临走一朋友半玩笑叮嘱:去吧,好好学习,多跟人说话,别总一副高冷女神范。那一刻竟然想要流泪。不知这些时日的沉默都落进了谁的眼里心里,是否有人真心疼爱,或许只是我不知,装作不知,或不想知。
而她,通通懂得。
而在我指尖敲打这些字的时候,确实有泪意渗出眼角。
2
每日清早起床,保持上班的规律,赶早班车再转两元公车上课。每晚九点下课,搭黑车回来,十五元。讨价还价,退让,妥协,上车,担心。第一日安全抵达,微微呼出一口气,留下电话,起码这一个是安全的,不敢随意换乘。洗漱做完作业,已经十二点。
第二日清早打电话,关机。继续赶早班车。晚上打电话约司机,接了,却仍在等,希图多兜几个人,一直等到十点。无果。平时固定的乘客都刚好有车顺路。一群司机都在等,一阵交谈,有一个司机伸出两根手指,走不走?犹豫。这世界处处都是危险。还是点了头,注意到车牌,发给同学,开玩笑,我的生命交在你手上了。路上司机大哥说,有车回你就回,不然不知等到什么时候。虽说你搭惯了他的车,人情上说得过去些,不过做生意嘛……我不语。并非人情,而是,害怕。黑暗之处,隐藏危险。仍然留下名片。
第三日清早打电话,沿路走来注意寻找,已经看到昨夜的车,却有人来兜客,说已有两人在等,马上可以走,口气是急躁,趁机砍价,十元,司机头点得勉强。此时听到“旧主”喊“喂!”脚步一顿,还是装作没有听到。可笑昨日他刚教的我做生意不必讲究人情,他会不会感叹我现学现用这样快。司机催促,怕我反悔,还是提步跟上。
第四日遇到一个女司机。中间那几步遇到抢客的,是个帅小伙,还想趁机砍价,问了,没被听见,转身跟旁边的人玩笑:你搭我免费送你。那人提醒,是刚有人问你多少钱。我没有犹豫已经离开。身后传来醒悟过来的追问,靓妹搭车啊?不再理会。女司机的车即时就能走,回到家做完作业,仍是到了十一点半。
庆幸到今日我仍然安全坐在这里。
3
可惜,不知是谶语还是辜负,在成人以后的学生身份里,我仍然无法循着她的希望,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报名迟了,是插班生。原有的同学早已熟悉,只有我像一根刺,硬生生插入其中。或许只是我个人宿命般的敏感,甚至他们友好地请我坐下。只是仍然无法融入。独自吃饭独自行走,似乎是我最自在的姿态,一如那很多年。
甚至敏锐地感觉到或许正在被忍耐和不被喜欢,因我的表现差强人意,言语从来是我的致命伤。怕极他人的不耐,从小如此,如同烙印。深知这样的同学关系其实浅薄,无非利益,无非萍水相逢,不敢指望帮助和体谅。
刚开始那几日,托了长长的感冒未愈,平时不觉,一到我开口便像喉咙堵了团棉花,发出丝丝的刺耳令人躁郁的声音,说不出话。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样的病,感冒不再是七天能好的齐整的,甚至重症期就延长到一周,加上前奏和后续,咳嗽,哑声,仿佛感冒也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一辈子刚过,转世投胎不过几天的功夫,眨眼又到下一次轮回。
一直以来从未感觉有所进步。突然有人不经意说,你答得很全面啊。愣住,只当恭维和安抚。只知自己言语一直不畅,甚至不知说了什么。便不敢深信。从知晓“善意的谎言”一词,便害怕听见赞美。怕万一当了真,岂不可笑。
屡次模拟,众考官提的意见都不痛不痒,甚至我自认为的说话断续、语不成调都无人提及。极其不解,难道对我已然不抱希望,听之任之?不是没有失落的,不想自己已然差到这等程度。
最后一次模拟,主考官说,对一号考生,我提不出什么意见,都挺好。众人笑,旁边同学探过头来,你看,你好得人家都挑不出毛病了。也笑。仍是不信的。为何明显到我如何努力麻痹自己都无法视而不见的缺点,他们只字不提?
直到老师点评,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是综合题,在这么多人里面,她(指我)的综合题答得最后,答到的点最全。论语言表达,你不如她(指黄),论答题内容,她不如你(指我)。
终于松下一口气。
课余闲谈,说到总是不受控制地,思维一停顿就带上各种语气词,导致通篇下来除了“额”“嗯”“啊”就不记得说过什么了,是几乎所有人的通病。有同学指着我,我觉得我们应该像她一样,一时没接得上话宁愿停下来,也不要“额ing”“嗯ing”“啊ing”的。
我不解。明明语不成调,原来还是个优点?同学好心释疑,你说话慢,停顿听来便不那么明显了。甚至老师也认同,你们看外交官发言,都是一词一顿,也是为了留有思维审慎的时间。
原来。
其实我以前的每一次面试,从不会把控舌头,听之任之,留下大段空白时间,结果可谓惨烈。每一次反省,下一次再犯。屡败不爽。倒是不知道为何,从进到这个教室起,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这个技巧,甚至并无多大刻意。连同那些“额”“嗯”“啊”也一并剔除许多。
倒是一个小小的喜悦。
直到这一刻,才敢提笔写下:原来我优秀。藏在纸背,怕人看见。看见这些字里的小小得意,和自卑。
不知何时,感冒也悄悄走了。
4
忘记说了,这个培训,花了我1980元。
用1980元,换我重新走进人群,逃离封闭的自我。似乎空气都开始流动起来。
用1980元,治愈一次感冒。
用1980元,换你一句肯定。换我一个点头,原来我很好,只是从不自知。
一切都多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