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我目标大步前进——17年度计划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话,那么制作计划又有什么用呢?做计划本身就是为了让事情往预期的方向进行发展,可是不管计划做的多么精细、周全,往往会和心中所想有所偏差,或者干脆南辕北辙。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性一些顺其自然呢。其实我觉得计划最大的作用体现在它的导向性和督促性,制定时一般都是理想化的,它给自己一个愿望或是目标,然后通过努力去达成,让整件事情的发展更有迹可循。
我本人是个计划控,很多事都喜欢条理性的安排,而且控制欲望比较强烈。比如说去旅行,无论是自己一人还是和朋友、父母,都是我来做旅行计划,大到路线设计、小到一日三餐都会规划到井井有条之后再出发,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玩遍目的地所有值得去的地方,所以每次和朋友旅行时基本都是充当导游的角色,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少了许多旅行的乐趣和沿路的惊喜。
可能是性格使然,相较于随性洒脱,个人更倾向于按部就班。虽然有时候也会向往随心而动的生活,但现在还没有那样的资本和条件,也许以后也会变得自由随性也说不定。这也算是一个小目标吧,目标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17年大方向是学习和健身,去年毕业开始工作,为了提高职业竞争力,许多业务技能需要加强学习,而且个人管理以及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还有待充实;健身主要是因为之前生活和饮食不规律,导致小病不断,身体成亚健康状态,所以今年要坚持锻炼,打造好革命的本钱。
附2017年度计划表

计划制定之后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千万不能拖延,借口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份计划是否严谨、是否周全都不重要,要想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行动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行动,那么无论怀揣多么伟大的梦想,与那些没有任何想法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周期性的给自己放个假。在这一天,不做任何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事情,也不想任何会增加大脑负荷的事情。可以去喝喝茶、蒸蒸桑拿,或者是散散步、看看电影。最好是自己一个人,因为一般来说自己独处时的状态是最自由的,这样能让身心都得到放松。
当开始按照计划努力,并看着自己一步步接近目标时,会慢慢化解心中的迷茫与不安。真正阻挡你走向成功的并不是目标的难易,而是从来都没想过如何去实现,只是陷在自己设置的框架里。与其画地为牢,不如着手制定自己的计划并付诸行动。路永远是脚走出来的,就看能不能迈出第一步,然后向着自我目标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