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
先看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来自《礼记·大学》,读起来荡气回肠,好像给一个憋屈的人指点了光明的前途。但是呢,就像中国很多古代哲学一样,经不起推敲和执行。
第一个前提就是知止,当然了这里不是停止,而是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那么什么是至善呢?
问题来了,慈禧太后的至善和和珅的至善是不是一个?
52岁的毛在去重庆谈判的飞机上向送行的人挥手时候的至善,56岁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呼喊成立了的时候的至善,和78岁时被痰堵住差点憋死抢救过来后周恩来握着他的手哭着说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的时候的至善,是一个么?
如果这个至善是不可描述的,是无穷远的,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将这个至善翻译成英文,是那个单词呢,不要跟我说中国的哲学无法翻译。
所以说,还是来的务实一些比较好。所谓的至善,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追求的方向,一个更远的长度。就像一个心里一定要考取清华的好学生冷静的看着自己班级第一的分数。班级第一就是他的现在,清华就是他的至善。至于后续他能成为副处长,成为团中央书记,乃至国家领导人,那是逐渐展开的至善。
所以,墨子不要说得那么玄乎,牵强附会的定,静,安,这么长的一段话其实就是”心里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多简单,多明了。
如果你再知道这本《大学》就是那个杀猪给孩子吃的曾子所写,就更能了解教条的无聊。
这段话来自《礼记·大学》,读起来荡气回肠,好像给一个憋屈的人指点了光明的前途。但是呢,就像中国很多古代哲学一样,经不起推敲和执行。
第一个前提就是知止,当然了这里不是停止,而是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那么什么是至善呢?
问题来了,慈禧太后的至善和和珅的至善是不是一个?
52岁的毛在去重庆谈判的飞机上向送行的人挥手时候的至善,56岁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呼喊成立了的时候的至善,和78岁时被痰堵住差点憋死抢救过来后周恩来握着他的手哭着说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的时候的至善,是一个么?
如果这个至善是不可描述的,是无穷远的,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将这个至善翻译成英文,是那个单词呢,不要跟我说中国的哲学无法翻译。
所以说,还是来的务实一些比较好。所谓的至善,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追求的方向,一个更远的长度。就像一个心里一定要考取清华的好学生冷静的看着自己班级第一的分数。班级第一就是他的现在,清华就是他的至善。至于后续他能成为副处长,成为团中央书记,乃至国家领导人,那是逐渐展开的至善。
所以,墨子不要说得那么玄乎,牵强附会的定,静,安,这么长的一段话其实就是”心里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多简单,多明了。
如果你再知道这本《大学》就是那个杀猪给孩子吃的曾子所写,就更能了解教条的无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