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处是家
我在黄埔村住了两年半,在最前面一年半的时间,平均半年我就会搬一次家,从泰来里大街搬到翠贤里,又从翠贤里搬到榆庆里,最后从榆庆里搬到铎思街,兜兜转转地频繁搬家,却始终在黄埔村。
我以前觉得能称之为家的地方,一定是和亲人或是爱人一起住的地方,这个地方不需要多大,不需要装修得多么地豪华,有家人的地方便是家。可是,我总是一个人住在并不大的出租屋里,房子总是寂静清冷的,我每天早出晚归,而出租屋也只能是出租屋,也只是我在这个城市安放疲乏的身躯的落脚之地,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会对它产生感情,但那不是爱。我甚至不敢往家里添置过多的东西,因为,我不知道,下一秒,下一天,我会在哪里,在哪个城市。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包括住所,我只是个流浪的人,而流浪的人是注定不能背负太多的行囊的。
奇妙的是,当我搬到我现在的住所的时候,我所有的想法都改变了,我觉得它就是我的家,是我在他乡的家,它让我觉得心安,让我在这个城市有归属感。
房子在铎思街,和黄埔村一样,整栋房子散发着陈旧的气息。一栋独立的四层小楼房,墙体的白色外砖已经泛黑,楼道里的白墙坑坑洼洼,因年久而墙体剥落得厉害。房子并不大,长长的一间,宽两米多,长十多米,大概三十来平。靠外的一面全是玻璃,挂着一墙紫色的窗帘,很温暖的少女系,采光极好,厨房明亮宽敞。屋里是极简单的摆设,一张小床,一张小双人沙发,一个矮长方形的老储物柜和两张桌子,铺的是木地板,部分地板也因年久而坏掉。这样的房子在黄埔村当然算不上好,但我却对它一见倾心,因为它很符合我对家的要求,暖。最后,我还是将自己安顿于此。
我是去年元旦的时候搬来这里的,搬家的那天下了好大的雨,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我和搬家师傅都被雨淋成了落汤鸡,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开心,多付了师傅一些钱,以示我对他冒雨为我搬家的感激。
从搬进来,到现在,当初寒碜破旧的房子在我的精心改造下越来越像个温馨的小家。屋子里的物什惭惭多起来,书架,小家电,柔软的抱枕,布娃娃,照片墙,绿植,干花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工艺品,有朋友送的,有我自己亲手做的,但多数是我自己从网上和别处淘回来的,全部按照我自己的喜好来布置。
年关将近,中国人讲究辞旧迎新,我想,新年理应给家一个新模样。然后,从元旦开始,我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洗刷模式,洗厨房,刷厕所,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窗户;把所有的桌布,沙发布以及床单被套蚊帐等全部洗了个遍;又换了全新的四件套,枕头,抱枕,地垫,窗帘;给孤寂的白墙贴上了新打印的照片。哈,这样一来,家也真是焕然一新了。
临走前,给所有的绿萝换了水,往玻璃窗上贴上了窗花,门口也贴上了新的福字门贴,换上了我特意选的大红色带鱼的图案的地垫,整个家便年味浓浓,仿佛来年一定会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广州人在新年的时候喜欢往家里添置鲜花,本打算挑时间去买些水仙和风信子回来,又想到有半个月的时间不在这里,不能给它们浇水,只怕是害苦了花儿,只得作罢。幸而,前些日子从市场买回的剑兰开得正旺,勉强可算作迎春的鲜花了。
家,应当有家的样子;节日,自然应当有节日的仪式感。当我们感叹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是否如当年,依然对新年充满期待和憧憬?关于新年里的习俗,能沿袭下来的又有多少?
我以前觉得能称之为家的地方,一定是和亲人或是爱人一起住的地方,这个地方不需要多大,不需要装修得多么地豪华,有家人的地方便是家。可是,我总是一个人住在并不大的出租屋里,房子总是寂静清冷的,我每天早出晚归,而出租屋也只能是出租屋,也只是我在这个城市安放疲乏的身躯的落脚之地,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会对它产生感情,但那不是爱。我甚至不敢往家里添置过多的东西,因为,我不知道,下一秒,下一天,我会在哪里,在哪个城市。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包括住所,我只是个流浪的人,而流浪的人是注定不能背负太多的行囊的。
奇妙的是,当我搬到我现在的住所的时候,我所有的想法都改变了,我觉得它就是我的家,是我在他乡的家,它让我觉得心安,让我在这个城市有归属感。
房子在铎思街,和黄埔村一样,整栋房子散发着陈旧的气息。一栋独立的四层小楼房,墙体的白色外砖已经泛黑,楼道里的白墙坑坑洼洼,因年久而墙体剥落得厉害。房子并不大,长长的一间,宽两米多,长十多米,大概三十来平。靠外的一面全是玻璃,挂着一墙紫色的窗帘,很温暖的少女系,采光极好,厨房明亮宽敞。屋里是极简单的摆设,一张小床,一张小双人沙发,一个矮长方形的老储物柜和两张桌子,铺的是木地板,部分地板也因年久而坏掉。这样的房子在黄埔村当然算不上好,但我却对它一见倾心,因为它很符合我对家的要求,暖。最后,我还是将自己安顿于此。
我是去年元旦的时候搬来这里的,搬家的那天下了好大的雨,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我和搬家师傅都被雨淋成了落汤鸡,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开心,多付了师傅一些钱,以示我对他冒雨为我搬家的感激。
从搬进来,到现在,当初寒碜破旧的房子在我的精心改造下越来越像个温馨的小家。屋子里的物什惭惭多起来,书架,小家电,柔软的抱枕,布娃娃,照片墙,绿植,干花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工艺品,有朋友送的,有我自己亲手做的,但多数是我自己从网上和别处淘回来的,全部按照我自己的喜好来布置。
年关将近,中国人讲究辞旧迎新,我想,新年理应给家一个新模样。然后,从元旦开始,我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洗刷模式,洗厨房,刷厕所,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窗户;把所有的桌布,沙发布以及床单被套蚊帐等全部洗了个遍;又换了全新的四件套,枕头,抱枕,地垫,窗帘;给孤寂的白墙贴上了新打印的照片。哈,这样一来,家也真是焕然一新了。
临走前,给所有的绿萝换了水,往玻璃窗上贴上了窗花,门口也贴上了新的福字门贴,换上了我特意选的大红色带鱼的图案的地垫,整个家便年味浓浓,仿佛来年一定会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广州人在新年的时候喜欢往家里添置鲜花,本打算挑时间去买些水仙和风信子回来,又想到有半个月的时间不在这里,不能给它们浇水,只怕是害苦了花儿,只得作罢。幸而,前些日子从市场买回的剑兰开得正旺,勉强可算作迎春的鲜花了。
家,应当有家的样子;节日,自然应当有节日的仪式感。当我们感叹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是否如当年,依然对新年充满期待和憧憬?关于新年里的习俗,能沿袭下来的又有多少?
![]() |
秋日暖阳。 |
![]() |
照片墙。 |
![]() |
照片墙。 |
![]() |
窗花。 |
![]() |
福字门贴。 |
![]() |
狗窝。 |
![]() |
它们叫可爱的男孩,可爱的女孩和可爱的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