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数教育创始人刘帅辉:技术驱动教研与常规教学无缝衔接
2016年第八届云计算大会,锦囊专家特承办大数据与教育创新论坛。本次专题论坛将汇聚产学研用四方智慧资源,邀请国内外在互联网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等,以全方位的视角,从趋势观察、实践共享、技术变革等多维度展开深度探索,搭建政府、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的高端交流平台,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均衡发展。
下面,小锦分享给大家的是创数教育创始人刘帅辉先生的精彩演讲!
我今天的主题叫“技术驱动教研与常规教学无缝衔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如何让先进的技术帮助到全国各县域学校的教育。
◆ ◆ ◆
为什么创数要关注县域呢?
因为我是一个从县城里出来的人,我深知县城的学生在跟一二线城市的学生竞争时所处的弱势。最好的教学资源,逐步聚焦于大城市,而县城学生基数占到全国中学生总数的70%。
当我2009年回高中母校拜望我的老师时,我惊讶地发现,虽然十年过去了,但是学校的教学情况跟我当年读高中时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改变。而且培训机构在县城里非常少见,一些大的在线教育资源也几乎无法适应县城学生,为什么在最需要教育的地方,看不到教育辅助力量的存在?如果不能在存在几千万学生的县域落地,我们的技术再强大,又有什么实际意义?于是,我当时就萌生了要为县域学校导入先进的、可落地的教学系统的想法,这也是创数教育创立的初衷。
我最初的想法是:教育的未来必然走向尊重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的实施必然只能依靠信息化。而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是:能否落地、能否适合学校现有基础。创数,就要做一个容易落地、效果显著、还要方便复制的“技术与教研融合的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创数的高管走访了全国103所县级高中,通过跟各位校长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渐发现了县城高中校长面临的五大困境——
其一:近年一、二线家教发展很快,而县级几乎没有先进的辅助教学系统进入,孩子教育责任都在学校,学校的教学压力非常大。
其二:教师师资引进新力量比不上一二线,北上广的一所小学都能很容易地引进博士,但县级学校想引进一本的博士几乎不可能。
其三:一二线城市家长给孩子的,有工作努力的榜样,有小学基础的引导、在学生**惯、学生视野上带给孩子的,也是县城家长所无法比及的。
其四:一二线城市各类兴趣班、学校也有各类主科外兴趣课程,这也让县城孩子整体素质慢慢落伍于一二线城市学生。
其五:师资比,县城一个平均100个孩子一个数学老师。远远高于一二线,分层走班、个体关怀实施难度远大于一二线。尤其在数学、外语、语文学科,因为上述原因,中国2000余个县城高考数学平均分,由10年前与一二线不相上下,变为了现在相差越来越大。
我在100所学校做个一个调查,30%以上学生“反映高中阶段没听懂过数学课”。初步估计,全国县域有500万高中生上课没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其实,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县城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出路比较单一,除了考学,其他改变命运的方法就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城学生对教育的依赖更大,也就是说,他们更应该优先获得先进的教学资源、教学体系。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判断:在过去的10年,许多学校关注“升学率”,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考入大学。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升学率会慢慢不再是教育者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很多学校升学率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县城校长的教育目标与方向是什么呢?我想,恰恰有一个在过往追求升学率的时候所忽略的问题,在未来会成为教育部、县城学校校长最值得去挑战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抓好升学率的同时,让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因此,我们创数教育就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可能还是目前唯一一个,定位于为县域高中服务的品牌。那么,县城的高中跟一二线城市的高中在需求上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务实”。
下面,小锦分享给大家的是创数教育创始人刘帅辉先生的精彩演讲!
我今天的主题叫“技术驱动教研与常规教学无缝衔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如何让先进的技术帮助到全国各县域学校的教育。
◆ ◆ ◆
为什么创数要关注县域呢?
因为我是一个从县城里出来的人,我深知县城的学生在跟一二线城市的学生竞争时所处的弱势。最好的教学资源,逐步聚焦于大城市,而县城学生基数占到全国中学生总数的70%。
当我2009年回高中母校拜望我的老师时,我惊讶地发现,虽然十年过去了,但是学校的教学情况跟我当年读高中时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改变。而且培训机构在县城里非常少见,一些大的在线教育资源也几乎无法适应县城学生,为什么在最需要教育的地方,看不到教育辅助力量的存在?如果不能在存在几千万学生的县域落地,我们的技术再强大,又有什么实际意义?于是,我当时就萌生了要为县域学校导入先进的、可落地的教学系统的想法,这也是创数教育创立的初衷。
我最初的想法是:教育的未来必然走向尊重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的实施必然只能依靠信息化。而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是:能否落地、能否适合学校现有基础。创数,就要做一个容易落地、效果显著、还要方便复制的“技术与教研融合的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创数的高管走访了全国103所县级高中,通过跟各位校长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渐发现了县城高中校长面临的五大困境——
其一:近年一、二线家教发展很快,而县级几乎没有先进的辅助教学系统进入,孩子教育责任都在学校,学校的教学压力非常大。
其二:教师师资引进新力量比不上一二线,北上广的一所小学都能很容易地引进博士,但县级学校想引进一本的博士几乎不可能。
其三:一二线城市家长给孩子的,有工作努力的榜样,有小学基础的引导、在学生**惯、学生视野上带给孩子的,也是县城家长所无法比及的。
其四:一二线城市各类兴趣班、学校也有各类主科外兴趣课程,这也让县城孩子整体素质慢慢落伍于一二线城市学生。
其五:师资比,县城一个平均100个孩子一个数学老师。远远高于一二线,分层走班、个体关怀实施难度远大于一二线。尤其在数学、外语、语文学科,因为上述原因,中国2000余个县城高考数学平均分,由10年前与一二线不相上下,变为了现在相差越来越大。
我在100所学校做个一个调查,30%以上学生“反映高中阶段没听懂过数学课”。初步估计,全国县域有500万高中生上课没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其实,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县城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出路比较单一,除了考学,其他改变命运的方法就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城学生对教育的依赖更大,也就是说,他们更应该优先获得先进的教学资源、教学体系。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判断:在过去的10年,许多学校关注“升学率”,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考入大学。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升学率会慢慢不再是教育者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很多学校升学率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县城校长的教育目标与方向是什么呢?我想,恰恰有一个在过往追求升学率的时候所忽略的问题,在未来会成为教育部、县城学校校长最值得去挑战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抓好升学率的同时,让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因此,我们创数教育就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可能还是目前唯一一个,定位于为县域高中服务的品牌。那么,县城的高中跟一二线城市的高中在需求上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