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排队心理学
今天无意中发现了罗胖的校招直播,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很认真的听完了。里面讲到的大多是作为一名应届生应如何应对职场的选择,罗辑思维需要什么找什么样的人。若是以前听完这一番海言,我想我应该又一头扎在漫无目的地求职找招聘信息的路上,又或是立刻往罗辑思维的邮箱投简历去了。
可是现在的我,虽然听完内心也有一番涌动,但更多是想继续沉淀自己,看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慢慢磨炼一下。中午睡前突然有翻感慨,觉得当自己越是往书中知识中扎,越是觉得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了。以前会天真无邪地耗大量的时间在看剧,发呆,而现在觉得不写点什么不看点什么内心便会些许不安。
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是想来说说今天听到罗胖说的一段有意思的话:“一队人在机场候机室排队,乘务人员觉得人排得太多了因此再开通了另一条队。就在这时,有意思的事情就会出现了。你会发现,在原本队里排很前的人他还是会坚定地站在原来的队列里,而在原本队里排很后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排去另外一条队。此时剩下的便是在原本队里中间的人,他们会发生不管去不去都会变成这两条队里的末尾了。为什么?因为他犹豫了呀。”虽然罗胖没有点破其中的韵味,但是回想一下又有几分似曾相识。
我到底是在这条队列里排哪里的人呢?前面?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没有很明确触手可及的奋斗目标。后面?我又有点不甘,毕竟并不觉得自己哪里差啊。可,我更不想成为那排在中间的人,那种迷茫与犹豫,仿佛看不到前方。再想想,即使处在后面又怎样,倘若能发现一条适合以及自己喜欢的方向,毫不犹豫的坚定的往前冲,起码能取悦自己啊。
以前曾会受专业限制的困境而低头,想是不是直接听从父母的意愿做老师了?一了百了。但是我内心清楚,我没有做老师的安分,心定不下来。 现在开始学会寻找自己的关键词,今年我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分享”,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