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霸王别姬想说的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比我大一岁,如雷贯耳作为华语电影巅峰这么多年,我也不敢去触碰,怕看不出个门道,怕觉得不好看。
从小的课本上说到霸王和刘邦,似乎课本的政治正确都是刘邦才是胜者,鸿门宴和大风起兮云飞扬也让我一直认为威加海内兮也只是高祖一个人。对于霸王知之甚少,对虞姬的印象也只有虞姬虞姬奈若何。可是观电影中,似乎霸王才是真英雄,于帐外唱楚歌的刘邦只是投机取巧之辈。于此似乎看见了中国文化的断层。这是我看完电影最大的感触,无论是剧情,演员的演技,摄影技术的美轮美奂,国粹之引人入胜诚然让我心悦诚服,怪不得有人说陈凯歌有了这部电影,现在的江郎才尽也显得无可厚非。加持了华语电影最好的资源,电影的质量毋需怀疑,故事从程蝶衣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开始,也从程蝶衣一句"我本是女娇娥"结束,时间跨度从清朝到文革结束十年,不可不谓之鸿篇巨著,在这里我想说说自己的由霸王别姬而起却脱离于这部电影的看法。
第一,文化的传承和断层。
不管是我们对霸王项羽的刻板印象,还是现如今京剧的传承,中国文化自古而来泱泱千年至此似乎连接不起来。看到剧中日本司令对艺术的尊重,甚至在战争期间希望京剧传至日本国,而我们现在年轻人甚至没听过一出完整的京剧感到很寒心。我想如果京剧真的这样传到邻国说不定对于传承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对于我自然是境界不够好,一直认为艺术还是有国界的好,表示惭愧,希望今早扭正过来。
我对那十年是没有概念的,平日也是一枚小粉红。可以肯定的是片中的刻画肯定是远不及现实的,现实总比艺术表演出来的更不堪,更血腥。然而里面的桥段已经使我不寒而栗,烧了多少好东西,砸了多少好玩意,毁了多少老文化。看到美轮美奂的戏服被焚烧,眼前浮现梁思成振臂高呼不能拆,和瘫坐台阶抹眼泪的情境。我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抱以痛心疾首的心情。
我觉得那个时候文化的断层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群众的愚昧(本能的愚昧)。
主流文化得以传承,与之相对的即遭受打压。改朝换代或者说新官上任之际,对于之前的大清洗是不可避免且正常不过的。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那十年,毕竟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不过这是离你最近的一次,这是你知道的一次。而这一次不同于之前是第一次将传统文化贬至一文不值,可能是工业化带来的急火攻心与嫉妒,加快步伐赶英超美使当时的人着了魔,恰好遇到新时代大清洗,激发了大众的疯狂,杀人不偿命和法不责众甚至官方舆论的支持,人性的恶被释放,被放大。当社会舆论将恶作为善推行时,私以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摒弃,白丁者对文化的打压,而十年的跨度又太大,造成了文化的断层。最近看到的一句话:自由是人脑和身体的一种综合状态(这种意义上也包括政体):人类无法预测的摇摆不定。它顺应上帝的呼吸,在超越永恒的是时间里,在人类中间维持着“象征力量”的躁动不安。打压文化的自由是趋恶的自由,当它顺应主流舆论的趋向,自然大行其道。
而我所说的本能的愚昧,就是我们本身对于舆论的不加思考,从流本能。是大众心理学的范围内。不从大流者即为异端,自然世界也是如此,异端者就需要被绞死,当然现在的社会包容的能力已经大大改善,但是在那个集体思想的时代这种愚昧尤其可怕,具象到那个年代,助长了文化断层及传承障碍。
第二,受众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