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5个实用的心理技能
![]() |
1 、一些沟通的小贴士
a.聊天时,如果你想让对方感到舒适,可以重述他上一步对你说的话。
b.省去“我相信”,“我认为”这样的表述,会让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c.紧张时嚼块口香糖,如果我们的大脑认为我们在吃东西,那么就会放松对危险的警惕,嚼口香糖常常可以骗过大脑从而减少紧张。
d.沟通的时候,不要害怕肢体接触,肩膀和膝关节的触摸可以建立信任关系。
![]() |
e.在学习的地方张贴眼睛照片,这样比较容易会自动自发、借东西也比较愿意归还,因为有“有人在看”的心理暗示。
f.沟通时,尽量用名词代替动词,例如你想说:“吃饭对你来说多重要?”时,可以说:“当一个可爱吃货对你来说多重要?”
2 、爱笑的人运气都好
这不是一句鸡汤,情感和面部之间的联系非常神秘,而其中的笑是人类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笑不仅是简单的内在情绪的表现,而且也是两个人思想共鸣的外在写照。
3 、三思而后决,一次否认请选“不”
有些心理暗示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剥夺我们的判断力,取代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我们盲从地听信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人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这与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关。这一过程中,人在遵循人格中“自我”部分的基础上,还要综合个人需要和环境的限制。
![]() |
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我们通常称为“主见”。然,人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做任何决策以前,问自己三次。如果答案不统一,请选择“不”。
4 、关于“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不公正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即使通过主观努力,也是无法察觉的。
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来自眼睛、色彩、参照物等,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因素。
产生的条件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包括客观刺激本身特点的影响,还有观察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们能做的,只有难得糊涂。
![]() |
5、 如何哄哭闹的孩子睡觉
孩子哭闹的时候就在边上打开电视,再打开洗衣机,然后拍小孩的背,一会儿小孩子就睡着了。
理论依据是小孩子最多同时关注2件事情,如果有三件事情需要同时关注,他就只能睡觉了。
结论:所有小孩都是单核处理器,一旦多线程,就自动挂起。
———— END -———
往期精彩导读
➢多少夫妻,耗尽一生做彼此的差评师
➢真正的恩爱不需要秀
➢你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怎么确定对方是你一辈子的伴侣
文章来源于实用心理学(公众号ID:watchg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