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1故事,你为什么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相对优势
没人有有绝对优势,但是任何人都有相对优势——阅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感。
职场的本质,是等价交换,所以相对优势,就是找到一个你身上能够和外界换钱的资源。
最近一对一辅导的很多妹子,完全找不到自己的相对优势,简历投递出去就开始体验一面杀(一面杀的意思,就是没人喊你面试)。
我静下心来,让同学将所有经历,齐全的写给我。我给认真梳理一下。
然后非常戏剧性的,这两位同学其实都是有竞争力的。
同学一,学习物联网专业。现在求职很不顺利,也开始怀疑自己,更失去了目标。
她的第一版简历如下:
基本信息后是:
1、连续4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负责班级成绩统计,考试通知,与班长一起组织班级活动,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
2、担任学院团委老师助教,协助团委老师造册,发放补助金,通知日常事务等。
然后是一堆奖励。诸如:优秀班干部,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其中有一个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华中地区的银奖,而且时间还比较长。
我前后挑出了,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奖项,至少有3个,而且获奖时间持续了一年中的三个时间段——围绕这件事,我追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组织相关专业的同学,利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创业项目,叫智能食堂。而同学为了这个创业项目,要去食堂调研,要自己写代码,要自己设计硬件。
折腾一年下来,在学校层面、校外社会层面,都获得了奖项。
然而就是这么一份沉甸甸的经历,完全淹没在各种优秀班干部,学习奖学金之中。要知道,能够在大学期间折腾创业,说明你的诸多优点——主见,行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勇气,这不比当个学习委员(当个传话筒)要厉害多了吗?!
这里要做一个重点普及:很多女生,将自己的简历打造成乖乖女和好学生,其实 "好学生"在当下社会竞争力非常有限,因为“好学生”的标准是最低的,不要求学生思考太多,好好上课好好考试好好参加学生会,就能成。但是没有好公司需要一个只能按部就班的人,有额外的创造力或是对专业非凡的见解才能让HR相信你自主的成长空间。 (感谢@大奎的补充)
然后我给出修改意见:
第一,这首先是一份经历,要放在你那些学习委员和助教学生前面,将一整年的时间跨度写清楚,然后写好你的角色,你的工作,最后呈现出来的成果,也要具体到其计算机语言、感应器方面的应用。而那些奖项,也一定要写上。也就是说,这一年的经历,要重点描述。
第二,求职目标。这位同学虽然不是学霸,但是对于物联网这个专业还是很喜欢的,毕竟在大学期间也投入精力了。所以简历第一行,就要写清楚,求职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可穿戴设备等。
经过一通电话和几轮修改后,这位同学的简历,就是基本信息准确,成就可测量,能力和专业突出的小NB了。不过,秋招已经结束,寒假都放了,咱们只能等春季招聘了。
你要相信,相对优势每个人都有。如果你遭遇了挫折,那么是你还没找到,并且传统的教育体系,让你难以理解职场究竟需要啥样子的人——而这,正好是我们擅长的。
我们是careergril.
安利我们的一堂线上直播课程,《如何组织有竞争力的简历》,大量真实案例,PPT可以下载,费用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