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尔的小提琴
提笔这个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来避免搁置太久后的小心翼翼,毕竟话说不出口带来的沉默比心如止水而无语要来的寂寞。总算,有一个理由可以袒露——一本好书《安格尔的小提琴——巴黎与巴黎人的故事》。 文字是何其美妙,与音乐结合就成为歌曲;与声音结合就成为话语;与画册结合,则可以构成一本值得回味的好书,而当书中的一切发生在巴黎,就很难不成为一种艺术。 在作者彭怡平的眼中,巴黎是“既充满了激情、迷恋、痛苦与偏执,也是人文思想荟萃,处处展现人性之美的城市”。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均是作者微观巴黎的一个角度。“当埃菲尔铁塔塌下来”中醉心于构建巧克力王国的让-保罗·艾菲;“拉雪兹的幽灵”中世纪DIVA玛利亚·卡拉斯之墓;“一个关于书与人的故事”中为书而生的老书虫杰哈;纪录社会更迭面貌的巴黎涂鸦以及有圣诞、无圣诞都要“圣诞快乐”的流浪汉们……巴黎包容着所有的人和他们充满矛盾冲突的故事,也因此成为无数艺术圣徒心中的殿堂。

旅行的美好在于未知。彭怡平的旅行准确来说是一种生活,或者说带着旅行的心情而生活。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在未知的旅途中遇到未知的人,走进未知的故事,观赏未知的景物。随身携带的不仅仅是相机,更是期待与敏感的心情,用来编织一张结实的布网,将沿途的点滴装进网袋,过滤掉自己带着的纷繁复杂的旧思绪,用新的记忆重新粉刷心房,去迎接下一个路标的出现。 感谢一本关于巴黎记忆的精美图书,给了无所事事的我一个动笔的理由。事实证明假期中的家是不会有产出的,因此,不如收拾好行装,准备好遇上未知风景的心情,向着远方出发,去认识不同的世界和一个未知的自己。 (标题“安格尔的小提琴”泛指“终其一生的嗜好,却不以此为生,我在努力寻找着。)
(201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