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札记
二 葛覃
【原文】
葛之覃兮(1),施于中谷(2),维叶萋萋(3)。
黄鸟于飞(4),集于灌木(5),其鸣喈喈(6)。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7)。
是刈是濩(8), 为絺为绤(9),服之无斁(10)。
言告师氏(11),言告言归(12)。
薄污我私(13),薄浣我衣(14)。
害浣害否(15), 归宁父母(16)。
【注释】
1、葛:多年生蔓草,茎长二三丈,纤维可用来织布。覃(谭tán):覃为蕈,蕈为藤之转。覃为多音字,另读qín ,姓。
2、施(意yì):移,伸展。中谷:即谷中。
3、维:是用在语首的助词,或称发语词,无实义。萋萋:茂盛貌。
4、黄鸟:《诗经》里的黄鸟或指黄莺,或指黄雀,都是鸣声好听的小鸟。凡言成群飞鸣,为数众多的都指黄雀,这里似亦指黄雀。于:语助词,无实义。
5、群鸟息在树上叫做“集”。丛生的树叫做“灌木”。
6、喈喈(接jiē jiē):鸟鸣声。
7、莫莫:犹“漠漠”,也是茂盛之貌。
8、刈(意yì):割。本是割草器名,就是镰刀,这里用作动词。濩(获huò):煮。煮葛是为了取其纤维,用来织布。
9、絺(痴chī):细葛布。绤(隙xì):粗葛布。
10、斁(意yì):厌。“服之无斁”,言服用絺绤之衣而无厌憎。
11、言(yán):语助词,无实义,下同。《诗经》中言字有很多应读为焉。言与焉古通用。《小雅·大东》:“睠言顾之。”《荀子·宥坐》引言作焉。师氏:类似管家奴隶,一说专司教导之职的贵族女师。程俊英按:师氏,保姆。《仪礼昏礼》郑玄注:“姆,妇人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闻一多《诗经通义》:“姆即师氏。......论其性质,直今佣妇之事而。”
12、告归:等于说请假回家。告是告于公婆和丈夫,归是归父母家。上二句是说将告归的事告知于保姆。
13、薄:语助词,含有勉励之意。污(务wù):洗衣时用手搓搓去污。私:内衣。
14、浣(环huàn):洗濯(拙zhuó)。衣:指穿在表面的衣服。
15、害(何hé):通“曷”,就是何。否:指不洗。
16、宁:慰安。以上四句和保姆说:洗洗我的衣服吧!哪些该洗,哪些不用洗?我要回家看爹妈去了。
【札记】
这首诗的主旨,全在末章点示的“归宁父母”一句。然而“归”在古代,既可指称女子之出嫁,如《桃夭》的“之子于归”;又可指称出嫁女子的回返娘家,如《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记“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所以,《毛诗序》定此诗为赞美“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的美德,其出嫁可以“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而今人余冠英等则以为,这是抒写一贵族女子准备归宁(回娘家)之情的诗。二者对主旨的判断相去甚远,但在诗意上又均可圆通。从全诗描绘的喜悦心情来看,应是出嫁后回娘家,因为女人都是喜欢回娘家的。出嫁固然可期待,但是回家更欢欣。尤其是在古代,妇女出嫁后便极少回家,因此回家一次更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