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来还顺便来了一段BBOX
突然感觉,这个时代真的是太美好了。还在早些天会因为生活乱糟糟的一片,感觉到心烦,然而,只要听一段音乐,看一部电影,或者喝杯低纯度的果酒,你就会发现自己还幸福着,有的人称这些叫做“小确幸”。(这里插播一条广告,名果屋的梅子酒真的好好喝~)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写什么,可能纯粹的只是想来一段BBOX吧,掩面偷笑中,真的很爱这句话,往深了讲,一个捂住嘴巴想哭的人,还要来一段BBOX,着实委屈了,不过也体现了一种自嘲精神,虽然想哭也不忘幽默。
为何醍醐灌顶写东西了,某问我,在干嘛?我说写日志。某回复,一年一次么?哈哈~果真醍醐灌顶,无聊透顶。其实无聊,可以去加班的,但是我宁愿在家烂掉,我也不会去加班的,对于一个得了工作强烈抵触性综合厌倦症的人,只要在假期看到同事的来电,就会抽搐性砸手机的人,还是让她在家烂掉好了。
什么是工作强烈抵触性综合厌倦症?说人话!就是心好累,不想工作了,干不了。对于 这种症状,自我安慰一下,属于正常现象,普遍现象。(敲黑板,重点来了)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纽约叽里咕噜大学心理学教授费登伯格(1974)基于对服务业及医疗领域的研究发现,社会服务性职位需要较多的情绪性工作,面对较多人际压力源,长年精力耗损,使得工作热诚容易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负面态度的症候,称其为工作倦怠,英文学名:job burnout
这种症状风靡服务行业、教育职业。目前公务员,计算机技术,军队等职位都开始流行了,不然新闻里也不会每天都播那些,某某加班猝死之类的新闻了,我就怀疑这类新闻就是某小编不堪上级加班压迫发的。因为普通人的工作强度根本不足以猝死嘛。 至于这种病症的传染源是什么?我不多做啰嗦,无非就是工资低,心理预期与实际不符,工作没有成就感和意义,工作中职位低,控制感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晋升加薪。
关于这个job burnout 我就胡说八道到此吧,至少够安慰了。
最近等鬼吹灯更新等的好辛苦,只好看了些不知道哪里推荐的电影,一部是韩国文艺电影《最坏的一天》这部电影我根本没有看懂,据说还得了什么国际大奖?我只想说what?看得我很尴尬的,讲的是一个女人一天中遇见三个不同的男人,导致的混乱爱情的故事。全剧差不多只有几个场景,几个演员,每个演员一套衣服,真的很省钱的一部剧,居然还获得什么国际奖项?我在B站看的,只有几个弹幕飘过。不过我看完了,好歹也是个完整故事,从里面我就学会了一个句式,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故事,从这条街上,有一段故事展开了···笑哭有木有,又可以废话扯淡了,其实故事很安静,感觉很真实,但又有点虚幻。
第二部,腾讯推荐的,突然弹出来的vip付费电影,《爱是妥协》感觉不错,但不属于我最爱的一类, 大概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科幻大片类的,这种剧情讲爱情观的,挺尴尬的。讲的是一个60多岁花花公子,心脏病复发,在女朋友家修养,爱上女朋友母亲的故事。喜剧,有些描述手法挺偏幽默的。片中女主就是他女朋友的母亲,女主挺不错的,笑起来很有魅力,片中把恋爱的感觉描述的不错,那种突如其来的,以为自己不会爱上,最后爱上了,后来又退缩,假装自己其实坦然,但是看到对方和别人在一起,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听不进解释,然后在家文思泉涌写小说,在家哭的天昏地暗,天荒地老,伤心欲绝的心情。再见时彼此依然默契,诙谐的开着玩笑,互相逗笑着,感觉很美好。不过爱上一名剧作家,还特别是名女剧作家,的确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以前就听谁说过,女作家写作大多都是写自传体小说,片中的女主就把这个60岁花花公子的事迹写进了剧作,还排出了音乐剧,太可怕了,整个百老汇都知道啦~哈哈。其实片中60岁的老人还能又一春,这样的电影的确能激发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对促进人类发展还是有意义的,恋爱没有适龄期,只要保持平常心对待生活,对待感情,随时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春)感觉道理简单又富有正能量。
啊~笑哭了,但是我不能哭出来,我得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来还顺便来了一段BBOX ~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写什么,可能纯粹的只是想来一段BBOX吧,掩面偷笑中,真的很爱这句话,往深了讲,一个捂住嘴巴想哭的人,还要来一段BBOX,着实委屈了,不过也体现了一种自嘲精神,虽然想哭也不忘幽默。
为何醍醐灌顶写东西了,某问我,在干嘛?我说写日志。某回复,一年一次么?哈哈~果真醍醐灌顶,无聊透顶。其实无聊,可以去加班的,但是我宁愿在家烂掉,我也不会去加班的,对于一个得了工作强烈抵触性综合厌倦症的人,只要在假期看到同事的来电,就会抽搐性砸手机的人,还是让她在家烂掉好了。
什么是工作强烈抵触性综合厌倦症?说人话!就是心好累,不想工作了,干不了。对于 这种症状,自我安慰一下,属于正常现象,普遍现象。(敲黑板,重点来了)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纽约叽里咕噜大学心理学教授费登伯格(1974)基于对服务业及医疗领域的研究发现,社会服务性职位需要较多的情绪性工作,面对较多人际压力源,长年精力耗损,使得工作热诚容易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负面态度的症候,称其为工作倦怠,英文学名:job burnout
这种症状风靡服务行业、教育职业。目前公务员,计算机技术,军队等职位都开始流行了,不然新闻里也不会每天都播那些,某某加班猝死之类的新闻了,我就怀疑这类新闻就是某小编不堪上级加班压迫发的。因为普通人的工作强度根本不足以猝死嘛。 至于这种病症的传染源是什么?我不多做啰嗦,无非就是工资低,心理预期与实际不符,工作没有成就感和意义,工作中职位低,控制感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晋升加薪。
关于这个job burnout 我就胡说八道到此吧,至少够安慰了。
最近等鬼吹灯更新等的好辛苦,只好看了些不知道哪里推荐的电影,一部是韩国文艺电影《最坏的一天》这部电影我根本没有看懂,据说还得了什么国际大奖?我只想说what?看得我很尴尬的,讲的是一个女人一天中遇见三个不同的男人,导致的混乱爱情的故事。全剧差不多只有几个场景,几个演员,每个演员一套衣服,真的很省钱的一部剧,居然还获得什么国际奖项?我在B站看的,只有几个弹幕飘过。不过我看完了,好歹也是个完整故事,从里面我就学会了一个句式,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故事,从这条街上,有一段故事展开了···笑哭有木有,又可以废话扯淡了,其实故事很安静,感觉很真实,但又有点虚幻。
第二部,腾讯推荐的,突然弹出来的vip付费电影,《爱是妥协》感觉不错,但不属于我最爱的一类, 大概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科幻大片类的,这种剧情讲爱情观的,挺尴尬的。讲的是一个60多岁花花公子,心脏病复发,在女朋友家修养,爱上女朋友母亲的故事。喜剧,有些描述手法挺偏幽默的。片中女主就是他女朋友的母亲,女主挺不错的,笑起来很有魅力,片中把恋爱的感觉描述的不错,那种突如其来的,以为自己不会爱上,最后爱上了,后来又退缩,假装自己其实坦然,但是看到对方和别人在一起,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听不进解释,然后在家文思泉涌写小说,在家哭的天昏地暗,天荒地老,伤心欲绝的心情。再见时彼此依然默契,诙谐的开着玩笑,互相逗笑着,感觉很美好。不过爱上一名剧作家,还特别是名女剧作家,的确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以前就听谁说过,女作家写作大多都是写自传体小说,片中的女主就把这个60岁花花公子的事迹写进了剧作,还排出了音乐剧,太可怕了,整个百老汇都知道啦~哈哈。其实片中60岁的老人还能又一春,这样的电影的确能激发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对促进人类发展还是有意义的,恋爱没有适龄期,只要保持平常心对待生活,对待感情,随时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春)感觉道理简单又富有正能量。
啊~笑哭了,但是我不能哭出来,我得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来还顺便来了一段B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