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观影总结
2016年度十佳新片(一到十):她、45周年、不死鸟、错乱的一代、箭士柳白猿、腊肠狗、禁忌房间&降神会、将来的事、假日惊情、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年度表演(按年龄排序):夏洛特·兰普林《45周年》、伊莎贝尔·于佩尔《她》、尼娜·霍斯《不死鸟》。

今年新片乏善可陈,还是老片惊喜连连。遂选出2016年看的二十佳老片。
一、奇境 Wonderland (1999)
六组人物交织并行,确切关系留悬念,Michael Nyman为主要角色每人谱写一曲配乐,陌生却相似,一如人物关系,融合着说话声汽车声喧闹声无声,调和出极度悲恸的无力苍凉,片名wonderland是讽刺抑或祈愿,取名Alice不代表会降世wonderland,那只是童话,雨必将落下,婴儿必将出生,生活可有诗意?现世可有仙境?
着重推荐此片OST!!
温特伯顿之后的《九歌》里有延用其中俩首Debbie与Nadia, 伴随喘息呻吟却一点也不违和。
二、业余爱好者 Amateur (1994)
写色情书的处子修女,失忆的色情片经纪人,杀人的色情片女优,从良的色情片会计,黑帮杀手,六个人三条线渐行渐近交汇于一处,男主神似托马斯温特伯格也叫托马斯,失忆后重生何必找回不堪记忆,幽默黑色,怪诞性感,配乐惊喜,色调出色,结尾是对纽约警察的莫大讽刺,只是想做一个好人,过去过不去。
三、黑水仙 Black Narcissus
美的超凡脱俗太不真实,果然不是真的,没有电脑特效的年代,油画背景处理亦真亦幻,与世隔绝的修道院置身其中愈添神秘,禁欲与疯癫,最终一场暴雨收尾极妙,一切尽被洗涤,雨后又是新生,当出现了悬崖,就一定会派上用场,想起了磨坊与十字架。
四、红心国王 Le roi de coeur (1966)
为私利战争杀戮而疯狂的世界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疯子,鸟笼喻疯人院被剥夺自由,想起拉斯的白痴,愈疯愈开心,愈疯愈清醒,苏格兰裙下面穿了什么,什么都没。
五、万世师表 Goodbye, Mr. Chips (1939)
想起《将来的事》,教师人到中年是否可以重新来过,古板的可爱历经爱情洗礼变为幽默的可敬,教育乃成人之美,学生就是他的孩子,甘心情愿奉献一生配得起万世师表,男主三十出头演尽一生,从青涩到成熟到沧桑,或迂腐或悲伤或释然,细腻流转,有些事经历过更懂得,有些人能影响你一生。
六、战地恶魔 Ravenous (1999)
拍摄地为捷克斯洛伐克,eat or die, to be or not to be, 懦夫却最勇敢,食人表象是对战争即人吃人的隐喻,二者共通,战争可极大减少人口数量,食人亦是控制人口膨胀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食色性也,以人为食,天下和谐,恐怖设定下配乐赋予其幽默感思索严肃哲学命题,洞穴奇案无解,收尾非单选。
此片OST很有特色,悬疑不失幽默,为Michael Nyman与Damon Albarn合作而成。
七、 马利纳 Malina (1991)
想起了雷乃的片,非常心理内化,炽焰燃烧,叹为观止, 看了俩遍,于佩尔的冷门代表作,同耶利内克首度合作。
八、大人与小孩 The Major and the Minor (1942)
怀尔德处女作,Is She A Kid - Or Is She Kidding?大人装嫩,小孩早熟,热情如火暗含异装色彩,这部是娈童,假装洛丽塔,打打擦边球,灯光引蛾比喻性诱惑,军事攻击比喻情感攻势,荒谬不经,捧腹不止,大人还是小孩,其实无关年龄,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的悬念留到“最后一分钟营救”。
九、哀乐中年 (1949)
以为是我们改变了世界,其实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老片看的愈多愈认定电影已死不然也是苟延残喘,台词振聋发聩意蕴饱满,剧情节奏明快细节交织紧密,圆形人物丰满,且电影技法毫不陈旧,非对称正反打话音刚落即转场呼应极其干净利落,人生的探讨亦适用于中国电影,还没好好活过就急着投胎,期盼修复。
十、光猪六壮士 The Full Monty (1997)
喜剧的忧伤,无奈的幽默,配乐舞动疲惫的身体,男有光猪六壮士,女有日历女郎,平常的身体也有人欣赏。
此片OST非常好听耐听,曾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Anne Dudley对于影片情绪的把控非常精准,今年范霍文《她》也是她配乐。
【后十佳排序不分先后】
樱桃园 The Cherry Orchard (1999)
没有字幕只能裸看,资源都很难找。即将失去之前的及时行乐惶惑不安,化为失去后怅然若失的自由,樱桃园将他们一代代束缚于此,林中一场戏,夕阳余晖天边闷雷,如巨兽降临,将没落贵族的心境勾勒得淋漓尽致,历史红轮必将碾过,没有更好或更坏的年代,只是盛衰更替人生无常,土豪不是贵族,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仿佛一曲苍凉挽歌。
天使与昆虫 Angels & Insects (1995)
庄园深深深几许,Alexander Balanescu的配乐神似Michael Nyman,原来1979起他就成为Michael Nyman乐团的团长达15年,难怪格林纳威新片Walking to Paris找他配乐,哀婉悱恻,灯罩中飞蛾扑火,禁锢于庄园的女人,逾越阶级的融合,自然与情欲相辅相成,会飞的蚂蚁搅乱野餐,小宝宝周一像妈周二像爸周三像姨,人类的交配动物的繁衍,寄人篱下选择性知道,神秘主义,自然主义。
一见钟情 Coup de foudre (1983)
[1983圣塞巴斯蒂安费比西奖&1984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一见倾心怦然心动,不是百合胜似百合,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女性情感,源自导演母亲的真实经历,动荡年代无奈选择改写命运,彼此的注定偶遇令死水生活泛起微澜,不是轰轰烈烈却相濡以沫,细腻委婉质朴恸人,想看床戏就散了吧。
无声婚礼 Nunta Muta (2008)
人间悲喜剧,欢喜婚礼渐变成悲痛结束,现在与过往交接,过去过不去,荒诞与现实重叠,未来未必来,想大笑不能笑,想放屁不能放,荒谬绝伦,想结婚就结婚,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无所畏惧,男女主出场非常惊叹,配乐与剧情非常契合,明艳与黯淡的色彩交织,细节非常精致,那场无声婚礼全程高能 。
天意 Providence (1977)
房子那么多台阶,居高临下纵深视野如上帝俯瞰,角色如提线木偶,被任意把玩,场景肆意转换,文学解构电影,如此结构小说中似曾相识,假作真时真亦假,虚构与现实混淆扭曲,最后上帝收回手中提线,三百六十度回旋到原点,雷乃告诉我们,电影还能这么拍,故事还能这么讲 。
威尼斯疑魂 Don't Look Now (1973)
没有一丝防备,午夜一回头,惊出一身冷汗,色彩、剪辑、构图、配乐,炫技神秘吊诡,著名的红雨衣。
金屋梦痕 A Touch of Class (1973)
偷情比婚姻更刺激,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论一夫一妻是否反人类,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为相见恨晚,明明知道结局还是相爱了,即便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台词精妙,节奏明快,笑果出色,女主老想起希拉里·斯万克,偏中性美演技精而低调的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恋爱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 (1969)
横屏长镜头伴随transcendental love theme配乐简直叹为观止,诡谲浪漫,树下独舞,裸体摔跤,绿色森林金黄野草衬托肉体之美,四个人乖张肆意爱恨决绝,当激情褪尽余温不足以抵御无边冰寒,六十年代竟已如此大胆,婚姻有很多种,正如有各种鼻子,所有女人不是妻子就是情人。
恐怖分子 (1986)
请假装你会舍不得我,可你连假装都舍不得, 蔡琴的片尾曲回味至今。
极度深寒 Deep Rising (1998)
怒海孤舟,隔绝模式,极端境况,滋生恐惧,究竟是巨怪更恐怖,还是人类自身,鲁荣渔2682,现实的无可想象超越电影,抛开早期略糙的特效,惊悚,幽默,人物塑造,故事架构都很用心,结尾倒是猜到。
【导演灭绝计划】
保罗·范霍文 Paul Verhoeven 全部长片:得知范霍文新片入选戛纳之后,陆续看完全部长片,几部相对冷门的片子也非常值得一看。
比利·怀尔德 Billy Wilder 全部长片:趁着今年怀尔德诞辰110周年,补齐全部长片,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电影才配叫经典。
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 Christian Petzold 全部长片(其中早期俩片没找着资源,最新一部电视电影尚无字幕):被《不死鸟》惊艳,遂寻找佩措尔德片子看,也由此关注到非常值得期待的“柏林学派” (BerlinerSchule),今年的《托尼·厄德曼》导演玛伦·阿德也属于“柏林学派”,佩措尔德在视听叙事道德上的冷处理令人印象深刻,同尼娜·霍斯六度合作,彼此愈加契合,期待再次携手。
P.S. 2014观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