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微澜
生活越发被我过成了一滩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轮。临了回望,搜肠刮肚想为这年加些注脚,竟脑袋空空。又想到前两天收到工资,存款数目与去年此时相去无几,顿觉一年白干。世界拼命往前,我却原地踏步。
比这更绝望的是年末不得比写了几篇极为不满意的稿子,虽实非所愿,也力有不逮,但他们终究署上了我的大名,而不是无关痛痒的笔名。这样一看,非但原地踏步,更有些许往后退了。
硬说收获也是有的。正式的记者生涯在八月踏入第三个年头,与年岁剧增的是采访的对象的累积与扩大。他们大多忽然的来到了我的生命里,呆了一两个小时后又忽地离开了,有时候采访结束,我都想回头再看一眼,因为我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
各种机缘巧合后,我采访的对象几乎全部成了明星,采访必须做的准备也从看对方的书、了解对方的故事变成了看对方的电影电视剧综艺。日复一日的重复,不可避免的感到浮躁与喧嚣,到了年末甚至直接放弃所有准备工作,硬着头皮就上了。实习生听录音说总结出我的采访套路,心里听了拔凉拔凉,为自己的懒惰惭愧,也为兴致渐失低落良久。如果回到上半年,我应该会在写完春夏后打住,让自己的名字停留在那一篇稿件上,继而修身养性,等到心性再起时出现,兴致勃勃的继续写下去。
然而并没有。我所做的只是在那之后不得不无所选择又无力回天的继续做明星的稿子——并不是说这不好,只是一次次的单调重复倍感疲惫。无奈的地方在于,明知对方可能真的说不出什么东西了,还得硬翘出一些称之为“料”的东西,可惜的是,在重重媒体狂轰滥炸后,这些料要么成了应付了事的简单说辞,要么成了味同嚼蜡的压缩饼干。于是我所做的工作不得不变成,努力将压缩饼干做出米其林三星的味道,而事实上当你真正做出来了,旁人关注的是这道堪称三星的菜原料是多么的棒,并为你这个厨师感到幸运,能遇到这么一道菜,你是多么幸福。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真正幸福的事情是,当你确乎遇到一个天降物料时,你能抓住,并做出一道别人做不出的好菜。对,我还是在说春夏。念念叨叨一年,这至今依旧是我今年最满意的稿子,尽管它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如果说真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可以再也不写了,那就是这篇稿子交上之后。类似的话讲过很多次,最恰当的时候遇上最恰当的人,写出最合乎情理又意料之外但依旧恰当的稿子,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至于其他,大概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循环,回家,出差,赶稿,继续出差,继续赶稿……一点意外都没有,一点惊喜都没有。我一度以为我的生活只能这样了,如同广州无数条河涌,在日光下,在雨水里,在黑夜中,似乎流动着,却早已成了死水,乌黑,飘着塑料、饭盒、纸巾,散发着恶臭。你期待望见一两条鱼,只看到隔三差五漂浮而过的白肚子——有死鱼还是好的,大多数河涌已经脏到鱼虾都没法生存了。
好在这滩死水偶尔会因风皱面,让一切绝望看起来不那么绝望。在循环的采访里,总会因对方的一些细节触动不已。比如刘嘉玲坐在我面前街起梁朝伟的电话,用粤语说我正在做访问,完了回你。挂了电话低眉一笑,小女人到全无平日的气场。类似的是袁咏仪抓着我的手,说你会不会粤语啊,哎呀你怎么不会啊有冇搞错啊。接着掰着手指头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普及她的包包经济学,懂了吗,没听懂啊,我再说一次。或者是蒋欣,小小的脸大大的身子,递给我一瓶巴黎水,喝吧喝吧边喝边聊。还有赵雅芝,面对我采访完怯生生求合照的眼神,回了我一个羞赧兼惭愧的表情,我没有化妆,可以戴墨镜吗?以及陈粒,见面后一定要弄清我的名字,然后说,哦,明萌,叫你萌萌好了,站起来,哈哈。
这些细节无用到完全不能写进稿子里,却印进了脑袋,宝贝似的存起来,闪着金子一样的光。在无数个干瘪无力的采访录音面前,我总会想起它们,如同石头扔进那汪死水,溅起一圈圈涟漪,竭力往外扩散着,驱逐着那份沉郁气息,又迅速消弭无形。它们是那么微小,甚至还没往外几圈就被抚平无痕了,可却让我清晰地感知到它们真的存在过,灵动又闪烁。
差点忘了,今年还采了袁隆平,老爷子拍着我的背说,哎呀,你91年的啊,好年轻啊。活生生把“已经不年轻了”之类的客套话吞了回去。在他面前,没几个人不年轻吧。又想到和他秘书辛业芸聊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对方声音暗哑快说不出话来,眼里也浸满了泪珠,才识趣打住。二十多年了,大概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她都在做袁隆平的秘书,对她来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是袁隆平的成功,袁隆平的成功就是她的成功。想想看,这么活着也挺好的,起码有信仰。
和梅梅的交流里似乎有提到过信仰的话题,但全然忘却了。今年依旧保持着每月一到两次的频率,谈书谈电影,谈最近采访了谁谁谁。小一毕业后,她自叹和毛哥成了空巢老人,整日在家无所事事险些抑郁。我笑笑想按照她的标准自己应该已经抑郁了吧。中间断过几次,因为看书太少,或是一直在路上,浑浑噩噩,不知所踪。
浑噩间,走过了夏天秋天和冬天的西湖,看到荷叶由绿变黄,打车依旧那么难,忠儿面馆还是很好吃。亦走过了午后的上海弄堂,梧桐叶把阳光剪成五边形,一块块扔到地上,扔到路人脸上,每个人都是不受欺负的模样。又去了苏州,在平江路吃了碗桃胶,追着深夜天空发亮的光点以为有个大新闻,走近了才看见是个老爷爷在放夜光风筝。还去了两趟长沙,春夜里下着雨,秋夜里裹着毛衣。年末终于第一次出差去了成都,雾霾深重,家不成家。幸运的是,今年只去了一趟北京,杨花柳絮飘,春色正好。
今年回了好几趟家,有好事也有坏事,唯愿安好。
今年有人走有人来,好走不送,欢迎光临。
今年身边的人还在,好想给你们一人一个拥抱。
今年养了两只猫,一公一母,岁月静好。
今年依旧没旅游,恨自己太懒,恨收拾行李太难。
今年有美好的相遇,希望所有的美好,都可以相续成相知。
2016,微澜。
2017,在途。
2016.12.31
比这更绝望的是年末不得比写了几篇极为不满意的稿子,虽实非所愿,也力有不逮,但他们终究署上了我的大名,而不是无关痛痒的笔名。这样一看,非但原地踏步,更有些许往后退了。
硬说收获也是有的。正式的记者生涯在八月踏入第三个年头,与年岁剧增的是采访的对象的累积与扩大。他们大多忽然的来到了我的生命里,呆了一两个小时后又忽地离开了,有时候采访结束,我都想回头再看一眼,因为我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
各种机缘巧合后,我采访的对象几乎全部成了明星,采访必须做的准备也从看对方的书、了解对方的故事变成了看对方的电影电视剧综艺。日复一日的重复,不可避免的感到浮躁与喧嚣,到了年末甚至直接放弃所有准备工作,硬着头皮就上了。实习生听录音说总结出我的采访套路,心里听了拔凉拔凉,为自己的懒惰惭愧,也为兴致渐失低落良久。如果回到上半年,我应该会在写完春夏后打住,让自己的名字停留在那一篇稿件上,继而修身养性,等到心性再起时出现,兴致勃勃的继续写下去。
然而并没有。我所做的只是在那之后不得不无所选择又无力回天的继续做明星的稿子——并不是说这不好,只是一次次的单调重复倍感疲惫。无奈的地方在于,明知对方可能真的说不出什么东西了,还得硬翘出一些称之为“料”的东西,可惜的是,在重重媒体狂轰滥炸后,这些料要么成了应付了事的简单说辞,要么成了味同嚼蜡的压缩饼干。于是我所做的工作不得不变成,努力将压缩饼干做出米其林三星的味道,而事实上当你真正做出来了,旁人关注的是这道堪称三星的菜原料是多么的棒,并为你这个厨师感到幸运,能遇到这么一道菜,你是多么幸福。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真正幸福的事情是,当你确乎遇到一个天降物料时,你能抓住,并做出一道别人做不出的好菜。对,我还是在说春夏。念念叨叨一年,这至今依旧是我今年最满意的稿子,尽管它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如果说真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可以再也不写了,那就是这篇稿子交上之后。类似的话讲过很多次,最恰当的时候遇上最恰当的人,写出最合乎情理又意料之外但依旧恰当的稿子,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至于其他,大概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循环,回家,出差,赶稿,继续出差,继续赶稿……一点意外都没有,一点惊喜都没有。我一度以为我的生活只能这样了,如同广州无数条河涌,在日光下,在雨水里,在黑夜中,似乎流动着,却早已成了死水,乌黑,飘着塑料、饭盒、纸巾,散发着恶臭。你期待望见一两条鱼,只看到隔三差五漂浮而过的白肚子——有死鱼还是好的,大多数河涌已经脏到鱼虾都没法生存了。
好在这滩死水偶尔会因风皱面,让一切绝望看起来不那么绝望。在循环的采访里,总会因对方的一些细节触动不已。比如刘嘉玲坐在我面前街起梁朝伟的电话,用粤语说我正在做访问,完了回你。挂了电话低眉一笑,小女人到全无平日的气场。类似的是袁咏仪抓着我的手,说你会不会粤语啊,哎呀你怎么不会啊有冇搞错啊。接着掰着手指头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普及她的包包经济学,懂了吗,没听懂啊,我再说一次。或者是蒋欣,小小的脸大大的身子,递给我一瓶巴黎水,喝吧喝吧边喝边聊。还有赵雅芝,面对我采访完怯生生求合照的眼神,回了我一个羞赧兼惭愧的表情,我没有化妆,可以戴墨镜吗?以及陈粒,见面后一定要弄清我的名字,然后说,哦,明萌,叫你萌萌好了,站起来,哈哈。
这些细节无用到完全不能写进稿子里,却印进了脑袋,宝贝似的存起来,闪着金子一样的光。在无数个干瘪无力的采访录音面前,我总会想起它们,如同石头扔进那汪死水,溅起一圈圈涟漪,竭力往外扩散着,驱逐着那份沉郁气息,又迅速消弭无形。它们是那么微小,甚至还没往外几圈就被抚平无痕了,可却让我清晰地感知到它们真的存在过,灵动又闪烁。
差点忘了,今年还采了袁隆平,老爷子拍着我的背说,哎呀,你91年的啊,好年轻啊。活生生把“已经不年轻了”之类的客套话吞了回去。在他面前,没几个人不年轻吧。又想到和他秘书辛业芸聊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对方声音暗哑快说不出话来,眼里也浸满了泪珠,才识趣打住。二十多年了,大概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她都在做袁隆平的秘书,对她来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是袁隆平的成功,袁隆平的成功就是她的成功。想想看,这么活着也挺好的,起码有信仰。
和梅梅的交流里似乎有提到过信仰的话题,但全然忘却了。今年依旧保持着每月一到两次的频率,谈书谈电影,谈最近采访了谁谁谁。小一毕业后,她自叹和毛哥成了空巢老人,整日在家无所事事险些抑郁。我笑笑想按照她的标准自己应该已经抑郁了吧。中间断过几次,因为看书太少,或是一直在路上,浑浑噩噩,不知所踪。
浑噩间,走过了夏天秋天和冬天的西湖,看到荷叶由绿变黄,打车依旧那么难,忠儿面馆还是很好吃。亦走过了午后的上海弄堂,梧桐叶把阳光剪成五边形,一块块扔到地上,扔到路人脸上,每个人都是不受欺负的模样。又去了苏州,在平江路吃了碗桃胶,追着深夜天空发亮的光点以为有个大新闻,走近了才看见是个老爷爷在放夜光风筝。还去了两趟长沙,春夜里下着雨,秋夜里裹着毛衣。年末终于第一次出差去了成都,雾霾深重,家不成家。幸运的是,今年只去了一趟北京,杨花柳絮飘,春色正好。
今年回了好几趟家,有好事也有坏事,唯愿安好。
今年有人走有人来,好走不送,欢迎光临。
今年身边的人还在,好想给你们一人一个拥抱。
今年养了两只猫,一公一母,岁月静好。
今年依旧没旅游,恨自己太懒,恨收拾行李太难。
今年有美好的相遇,希望所有的美好,都可以相续成相知。
2016,微澜。
2017,在途。
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