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148期文字稿【沟通】安慰人的正确节奏(马薇薇)
一、 文字稿:
我是马薇薇,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安慰别人时的节奏问题。最近有个朋友问了我们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就是他的朋友东西丢了,他在旁边很尴尬,恨不得丢东西的人是自己。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朋友的东西丢了,为什么你会觉得尴尬呢?
第一,丢东西这件事情,不大也不小,你说重了好像会加重对方的心理负担,说轻了好像又显得自己不够关心。
第二,本来这个事情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你表现出来跟你没有关系,显得你太不是东西了,可是你表现出来感同身受,跟你很有关系,你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说。
第三,任何人其实,都很烦别人因为一点小事絮絮叨叨的,可是因为对方絮絮叨叨,你不接话就显得你不够仗义 ,你陪着絮絮叨叨吧,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甚至会觉得,干脆我买一个赔你算了。你真要这么说啊,就会更加得罪人,怎么地,看不起人咋地?
事情虽是小事情,可是里面反映的问题确实很普遍很常见,对于我们学习沟通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遇到这种不大不小的事情,要安慰自己的朋友应该怎么说,常见的做法有两个:
一个是让对方看开点,这只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另一个是让对方往别的地方去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方心大的话还行,心没那么大的话会让他觉得你不关心他,甚至,觉得你是在说风凉话,因为他们本能的会觉得“哦!敢情不是你,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也会着急的啊!你现在劝我心大,那你当时那个什么什么事的时候,怎么心不大啊!你不就是不想让我烦你吗!好,那我不烦你了!可是你这个朋友啊!我觉得也不是特别真心。”
在情绪沟通的时候,对方需要的其实是你同等情绪的回应。他最希望是能够感觉到,遇到倒霉事了,不止他一个人这么着急、这么沮丧,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你要跟他的情绪合拍,使他能在和你的情绪的共鸣中逐渐的释放心里的郁闷。
这里的关键不是让你给他什么引导,而是具体的在他情绪的每个阶段,你应该做些什么来进行回应。
那么,一个人在遇到突然发生的不开心的事的时候,会经历哪些心理阶段呢?在每一个阶段你应该如何回应他的情绪。
这方面有一个常见的框架,是由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提出的。我们会经历悲伤的五个阶段,依次是:否认、愤怒、祈求、抑郁和接受。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丢东西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发展框架呢?
首先,我们会想:“不会吧!这么这么巧,真的丢了吗?”这是第一个阶段,否定倒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接下来,我们又会想:“靠,为什么又是我,我明明很小心啦!”不管是愤怒老天爷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还是愤怒自己这么不小心,总之都是愤怒。
接下来,你当然会想想办法啦!到可能丢的地方去找、到处去张贴寻物启事,期望奇迹会发生,这就是祈求阶段。
再下来,当我们发现我们的祈求并没有什么鸟用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的、抑郁的沮丧之中。
最后啊!不爽着不爽着,也就习惯了,人啊,总是会自我调节的嘛!,当我们习惯了这种新的状态之后啊,其实一切也就过去了。这就是最后呢一个阶段,接受。
我们再回头看看应该怎么安慰人,总的原则只有一个:跟着对方的节奏来。
在他的每个阶段中做出适当的回应。其实这个做起来很简单,就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在每一步的情绪中,跟对方一唱一和。
第一步,否认。“什么?你丢东西了?不会吧!你一直都是一个很小心的人啊!别着急,肯定是放在哪个地方了,你再找找看!不会丢的,不会丢的!放心啦!” (对方确认东西真的丢了。)
第二步,愤怒。“靠,怎能啊!现在这个社会怎么啦?好好一个东西转眼就没了!捡到东西不知道要还吗?这就是小偷啊!太不像话了!”(这两步,其实你什么特别的建议都没说,什么主意都没出,可妙就妙在你的反应跟对方是同步的。而很多不会安慰人的人,往往第一步,就跳到了提供解决方案上来。甚至是数落对方哪里做的不对,以后要多注意啊!你的心好的,但这种做法会让人觉得你跟他不是一条心,是容易得罪人的,你如果真的想给对方出主意,那得等到对方的情绪反应到了第三步。)
第三步,祈求。这个时候,对方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希望通过做点什么来挽回,就算明知道机会不大,也总是期待奇迹的发生。你真觉得有什么解决方案是很好的,或者什么建议是对方感兴趣的,那么就在对方的情绪到达这个阶段的时候提出来。
第四步,沮丧抑郁阶段。这阶段没什么好的办法,顶多就是多陪伴,想办法不着痕迹的让他做点别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但不要转移的太生硬,人家正在全心全意的沮丧着呢。可以暗度陈仓,跟他聊点别的事情,缓解他的焦虑情绪。
最后,接受阶段。等对方的情绪差不多过去了,你就可以跟他讲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道理,或者是讲点云淡风轻的精神境界。
很多事情都是当时火急火燎,事情过去了就可以当成笑话了,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必须遵循步骤,按照正确的节奏和阶段来进行,千万不要跳过应有的情绪反应阶段。正确的道理必须要说在正确的时间和阶段,对方的情绪反应到了哪个阶段,你就应该按照这个阶段来进行回应,从而安慰到对方。
二、总结反思:
今天的课程主要是以丢东西这件倒霉事为例子,教我们怎么安慰人。策略上就是交换位置,体会对方的情绪,根据对方情绪变化的节奏,让他能在和你的情绪共鸣中逐渐的释放心里的郁闷。
正如上面的心理学家罗斯所说,一个人遇到了倒霉事,心理过程大概是:震惊之余的否认会发生这样的倒霉事,继而愤怒这样的倒霉事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祈求这只是误会、玩笑,马上就雨后彩虹拨云见日,终于发现这倒霉事是真真的摊在了我的身上了,沮丧、抑郁、不开心,时间久了,也就慢慢看开了,接受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家人朋友,总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倒霉事,还记得前面我们介绍的烦恼框架吗?
生活 工作 家庭
健康 健康+生活 健康+工作 健康+家庭
经济 经济+生活 经济+工作 经济+家庭
人际 人际+生活 人际+工作 人际+家庭
理想 理想+生活 理想+工作 理想+家庭
有上面这么多方面的倒霉事可能。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被检查出了什么什么病啦,股市啊期货啊今天跌停自己爆仓损失好多钱啦、工作上老板劈头盖脸一阵骂后来还让我打铺盖卷滚蛋啦、家里人出了什么事啦。。。。。。
触类旁通。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安慰他也是一样,先是表示不相信,然后替他愤怒,再就是能给出建议给建议,能给予帮忙给予帮忙,实在不行帮他一起祈祷,陪他难过,适当的聊点什么别的转移注意力,等待时间治疗好他。
今天就这样,大家晚安喽!
我是马薇薇,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安慰别人时的节奏问题。最近有个朋友问了我们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就是他的朋友东西丢了,他在旁边很尴尬,恨不得丢东西的人是自己。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朋友的东西丢了,为什么你会觉得尴尬呢?
第一,丢东西这件事情,不大也不小,你说重了好像会加重对方的心理负担,说轻了好像又显得自己不够关心。
第二,本来这个事情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你表现出来跟你没有关系,显得你太不是东西了,可是你表现出来感同身受,跟你很有关系,你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说。
第三,任何人其实,都很烦别人因为一点小事絮絮叨叨的,可是因为对方絮絮叨叨,你不接话就显得你不够仗义 ,你陪着絮絮叨叨吧,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甚至会觉得,干脆我买一个赔你算了。你真要这么说啊,就会更加得罪人,怎么地,看不起人咋地?
事情虽是小事情,可是里面反映的问题确实很普遍很常见,对于我们学习沟通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遇到这种不大不小的事情,要安慰自己的朋友应该怎么说,常见的做法有两个:
一个是让对方看开点,这只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另一个是让对方往别的地方去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方心大的话还行,心没那么大的话会让他觉得你不关心他,甚至,觉得你是在说风凉话,因为他们本能的会觉得“哦!敢情不是你,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也会着急的啊!你现在劝我心大,那你当时那个什么什么事的时候,怎么心不大啊!你不就是不想让我烦你吗!好,那我不烦你了!可是你这个朋友啊!我觉得也不是特别真心。”
在情绪沟通的时候,对方需要的其实是你同等情绪的回应。他最希望是能够感觉到,遇到倒霉事了,不止他一个人这么着急、这么沮丧,所以问题的关键是你要跟他的情绪合拍,使他能在和你的情绪的共鸣中逐渐的释放心里的郁闷。
这里的关键不是让你给他什么引导,而是具体的在他情绪的每个阶段,你应该做些什么来进行回应。
那么,一个人在遇到突然发生的不开心的事的时候,会经历哪些心理阶段呢?在每一个阶段你应该如何回应他的情绪。
这方面有一个常见的框架,是由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提出的。我们会经历悲伤的五个阶段,依次是:否认、愤怒、祈求、抑郁和接受。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丢东西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发展框架呢?
首先,我们会想:“不会吧!这么这么巧,真的丢了吗?”这是第一个阶段,否定倒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接下来,我们又会想:“靠,为什么又是我,我明明很小心啦!”不管是愤怒老天爷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还是愤怒自己这么不小心,总之都是愤怒。
接下来,你当然会想想办法啦!到可能丢的地方去找、到处去张贴寻物启事,期望奇迹会发生,这就是祈求阶段。
再下来,当我们发现我们的祈求并没有什么鸟用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的、抑郁的沮丧之中。
最后啊!不爽着不爽着,也就习惯了,人啊,总是会自我调节的嘛!,当我们习惯了这种新的状态之后啊,其实一切也就过去了。这就是最后呢一个阶段,接受。
我们再回头看看应该怎么安慰人,总的原则只有一个:跟着对方的节奏来。
在他的每个阶段中做出适当的回应。其实这个做起来很简单,就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在每一步的情绪中,跟对方一唱一和。
第一步,否认。“什么?你丢东西了?不会吧!你一直都是一个很小心的人啊!别着急,肯定是放在哪个地方了,你再找找看!不会丢的,不会丢的!放心啦!” (对方确认东西真的丢了。)
第二步,愤怒。“靠,怎能啊!现在这个社会怎么啦?好好一个东西转眼就没了!捡到东西不知道要还吗?这就是小偷啊!太不像话了!”(这两步,其实你什么特别的建议都没说,什么主意都没出,可妙就妙在你的反应跟对方是同步的。而很多不会安慰人的人,往往第一步,就跳到了提供解决方案上来。甚至是数落对方哪里做的不对,以后要多注意啊!你的心好的,但这种做法会让人觉得你跟他不是一条心,是容易得罪人的,你如果真的想给对方出主意,那得等到对方的情绪反应到了第三步。)
第三步,祈求。这个时候,对方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希望通过做点什么来挽回,就算明知道机会不大,也总是期待奇迹的发生。你真觉得有什么解决方案是很好的,或者什么建议是对方感兴趣的,那么就在对方的情绪到达这个阶段的时候提出来。
第四步,沮丧抑郁阶段。这阶段没什么好的办法,顶多就是多陪伴,想办法不着痕迹的让他做点别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但不要转移的太生硬,人家正在全心全意的沮丧着呢。可以暗度陈仓,跟他聊点别的事情,缓解他的焦虑情绪。
最后,接受阶段。等对方的情绪差不多过去了,你就可以跟他讲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道理,或者是讲点云淡风轻的精神境界。
很多事情都是当时火急火燎,事情过去了就可以当成笑话了,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必须遵循步骤,按照正确的节奏和阶段来进行,千万不要跳过应有的情绪反应阶段。正确的道理必须要说在正确的时间和阶段,对方的情绪反应到了哪个阶段,你就应该按照这个阶段来进行回应,从而安慰到对方。
二、总结反思:
今天的课程主要是以丢东西这件倒霉事为例子,教我们怎么安慰人。策略上就是交换位置,体会对方的情绪,根据对方情绪变化的节奏,让他能在和你的情绪共鸣中逐渐的释放心里的郁闷。
正如上面的心理学家罗斯所说,一个人遇到了倒霉事,心理过程大概是:震惊之余的否认会发生这样的倒霉事,继而愤怒这样的倒霉事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祈求这只是误会、玩笑,马上就雨后彩虹拨云见日,终于发现这倒霉事是真真的摊在了我的身上了,沮丧、抑郁、不开心,时间久了,也就慢慢看开了,接受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家人朋友,总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倒霉事,还记得前面我们介绍的烦恼框架吗?
生活 工作 家庭
健康 健康+生活 健康+工作 健康+家庭
经济 经济+生活 经济+工作 经济+家庭
人际 人际+生活 人际+工作 人际+家庭
理想 理想+生活 理想+工作 理想+家庭
有上面这么多方面的倒霉事可能。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被检查出了什么什么病啦,股市啊期货啊今天跌停自己爆仓损失好多钱啦、工作上老板劈头盖脸一阵骂后来还让我打铺盖卷滚蛋啦、家里人出了什么事啦。。。。。。
触类旁通。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安慰他也是一样,先是表示不相信,然后替他愤怒,再就是能给出建议给建议,能给予帮忙给予帮忙,实在不行帮他一起祈祷,陪他难过,适当的聊点什么别的转移注意力,等待时间治疗好他。
今天就这样,大家晚安喽!
![]() |
加我微信公众号,一起研究好好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