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学着像小孩子一样和世界相处
即使是长途跋涉,我也要返璞归真。
成长是一个慢慢适应社会的过程,回到自我的本源,是慢慢把这些标签去掉,找到新的相处方式的过程。
上周去听音乐会。
旁边一五六岁的小女孩,站着,音乐节奏强的时候,跟着扭动,一膝盖弯曲,一腿伸直,屁股扭的老远,摆来摆去。我忍不住跟着节奏用脚打拍子,或者手指一扣一扣的,再看着这个小女孩,咧开嘴就笑了。
大人一幅认真在听的样子,但是面无表情,身体的状态也不会随着音乐动起来,用手机拍照,或者视频,发朋友圈,或者微博,说的文字,也未必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如果没有把自己投入到现场,脑袋里是其它的烦恼,日常的琐事,盆友圈的分享,怎么会全身心的听音乐呢,怎么能感受到音乐传达带来的感动呢。
小女孩一惊一乍,一会跟着打节奏,一会又和前排的小伙伴玩耍。旁若无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徜徉。听音乐的时候,会有各种自然的反应,不控制,就敏感而轻松的释放表达。不听的时候,就自在的玩耍。在椅子底下钻来钻去,自得其乐,也妈妈的批评能让她安静几分钟,很快又恢复她的天性了。
也许,成长就是不断把天性泯灭,成为社会制造工厂的合格品。
如果人人都这样释放天性,也许会乱套,音乐会可能连基本的安静都很难保障,可是生活的其他时候呢,我们会不会根本不记得,这种敏锐感知,自在释放的可能。
我也在感受,可我在压抑,让自己做一个规矩的聆听者。会感动到哭泣,但又不敢随意发出各种感叹词。
压抑,木然,迟钝,重复,单一。仿佛画地为牢把自己变成套中人,安全了,变成复制品也无所谓么。
也许现在,我要开始的路途,是一场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重新找回自己的感知力,重新去爱我居住的环境,街道上的树木花草,大妈大爷,重新去认真对待家人,朋友,去感动,去悲伤,去疯狂,去天真,去可爱,去任性,去静观,去沉淀。
去像一个孩子一样,不定义,好奇地观察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用手用脚,去触摸,去尝试。
毕加索说 只要四年就能画的像拉斐尔,可是需要一辈子 才能画得像孩童。
我好像都不会,这好像也很难学,但是,一切在开始,一切,在进行。
成长是一个慢慢适应社会的过程,回到自我的本源,是慢慢把这些标签去掉,找到新的相处方式的过程。
上周去听音乐会。
旁边一五六岁的小女孩,站着,音乐节奏强的时候,跟着扭动,一膝盖弯曲,一腿伸直,屁股扭的老远,摆来摆去。我忍不住跟着节奏用脚打拍子,或者手指一扣一扣的,再看着这个小女孩,咧开嘴就笑了。
大人一幅认真在听的样子,但是面无表情,身体的状态也不会随着音乐动起来,用手机拍照,或者视频,发朋友圈,或者微博,说的文字,也未必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如果没有把自己投入到现场,脑袋里是其它的烦恼,日常的琐事,盆友圈的分享,怎么会全身心的听音乐呢,怎么能感受到音乐传达带来的感动呢。
小女孩一惊一乍,一会跟着打节奏,一会又和前排的小伙伴玩耍。旁若无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徜徉。听音乐的时候,会有各种自然的反应,不控制,就敏感而轻松的释放表达。不听的时候,就自在的玩耍。在椅子底下钻来钻去,自得其乐,也妈妈的批评能让她安静几分钟,很快又恢复她的天性了。
也许,成长就是不断把天性泯灭,成为社会制造工厂的合格品。
如果人人都这样释放天性,也许会乱套,音乐会可能连基本的安静都很难保障,可是生活的其他时候呢,我们会不会根本不记得,这种敏锐感知,自在释放的可能。
我也在感受,可我在压抑,让自己做一个规矩的聆听者。会感动到哭泣,但又不敢随意发出各种感叹词。
压抑,木然,迟钝,重复,单一。仿佛画地为牢把自己变成套中人,安全了,变成复制品也无所谓么。
也许现在,我要开始的路途,是一场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重新找回自己的感知力,重新去爱我居住的环境,街道上的树木花草,大妈大爷,重新去认真对待家人,朋友,去感动,去悲伤,去疯狂,去天真,去可爱,去任性,去静观,去沉淀。
去像一个孩子一样,不定义,好奇地观察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用手用脚,去触摸,去尝试。
毕加索说 只要四年就能画的像拉斐尔,可是需要一辈子 才能画得像孩童。
我好像都不会,这好像也很难学,但是,一切在开始,一切,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