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从散乱阅读向有目标阅读过渡的一年
今年读了78本书,比过去两年都多。这要归功于哺乳期,因为哺乳的时候真的很无聊啊,只好看书(哭笑不得)。 主题很散,什么都读,也没甚品味,主要参考大众好评,再就是言情小说,你们尽管来嘲笑我吧。 拜多看阅读的免费畅读所赐,读到了一些新出版物,不乏精品。可惜享用了两年的畅读年底就结束了,明年开始就要老老实实掏钱包了。不过,我多看书架上还躺着900多本呢,其中90%还是处子之身,吼吼你们就等着本宫来翻牌子吧。 纸书是稀有品,都是跨越重洋人肉搬运的,放书架上都舍不得读。并且家里有一个见什么啃什么的小怪,只好摆在高高的地方,供大家瞻仰。但是我今年还是没有超过小怪惊人的阅读量。他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客厅他自己的书架拿书来看,平均每天阅读在10-20本!开始我们还有一个record大本子,后来发现根本记不过来。图书馆的board book那几架子书都快被我们借了一个遍了:o。看到有豆友标记儿童绘本,我从心里默默鄙视,如果我也都记的话那我就厉害了! 2017年的阅读重点是:没有重点!但是我还是对两方面的书感兴趣,一个是科学八卦,各种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的日常,我就特好奇他们都怎么过日子的;一个是经管财金的入门书,因为我是小白,财务全靠老公打理,但是我也很想获得参与感,于是想了解起来。 以下说几本印象深刻的小众书(<1000评价),完整豆列在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440470/。

《一个定理的诞生》[法]塞德里克·维拉尼。最近很想了解科研工作者的日常,碰巧遇到了这本书,结果发现此书有毒,一旦拿起就根本停不下来!塞德里克充分展示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召唤数学之神的眷顾,在适当的时刻把智慧的灵光撒到你的头上。塞德里克简直萌翻了,喜欢看漫画听音乐,大半夜家里没茶叶跑到研究所里偷茶包那段简直把我笑疯了。不用担忧里面复杂的数学证明,我相信读者里能看懂和理解这些公式的不会超过千分之一。学术只是点缀,八卦才是正事。

《当呼吸化为空气》[美] 保罗·卡拉尼什。2016读到的最感人的一部作品。保罗对生存和死亡的深刻理解、对医生职责非同寻常的定位、以及直面死神降临时表现出的勇气,让他成为一个医者和患者的双重榜样。读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被他的文字深深折服,捧着他妻子露西的后记我泪流满面,在前者身上我感受到深刻,在后者身上我感受到爱。ps,十分反感中文版开头的两个序,喧宾夺主,有种马后炮和“感动中国”式的无力感,建议从英文版序言开始读。

《鹿苑长春》[美] 玛•金•罗琳斯。书中描写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换实在太美,让长期生活在城市森林中的我无限向往。Jody最终长大了,他明白人生的本色就是孤独,虽然让他明白这个道理的代价是亲手杀死了心爱的小鹿,读到最后两章简直让我心如刀绞。“回不去的不是童年,而是曾经灿烂无忧的心境。”非常喜欢幽默风趣的Penny爸爸,他对孩子心灵的呵护以及对他人格的尊重令人敬佩。

《人鼠之间》[美] 约翰·斯坦贝克。短小精悍却又丰富深刻的结构让人瞠目结舌。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囿于自我困境中的孤独,无论是乔治、莱尼、老坎迪,还是黑人卡鲁克斯和柯利的老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只有在傻子莱尼面前才能顺利倾诉,可惜最终只能是梦幻泡影。

《飘零一家》亮轩。文字朴实真诚,读来却好几次几欲落泪。尤其是与母亲的再次相逢,以及父亲罹患胃癌后惨淡的终结。曾经那么倔强和跋扈的两个人,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都变成了不挣扎和小心翼翼,让人心酸。相比龙应台的《大江大海》和齐邦媛的《巨流河》,这本私人历史更加细腻具体,以小见大。不管多大的人物,在战乱的年代都是沧海一粟,被夹卷着前进,个人的命运完全无法被自己掌控。大陆版题目《飘零一家》有些文不对题,台版《坏孩子》更贴合内容。

《说中国》许倬云。这本书出现在很多人的2015年度书单上,尤其是梁小民的推荐更是让我蠢蠢欲动。许老师的这本书并不厚,很多话也看似平常,但背后却暗流涌动、波云诡谲,可能几句话就驳斥了某个学派的观点,或树立了新的观点。中国的历史彼此交错,线头太多太杂,很难梳理,许老师从大历史的角度提纲挈领进行了描述,另辟蹊径,实属不易。但我觉得许老师的语言还可以更精练,逻辑性上也有待增强。

《字体故事》[英]西蒙·加菲尔德。热爱字体的人,一定是有着福尔摩斯洞悉一切的敏锐、对细节有些歇斯底里的执着的、并且无比热爱生命、有着特殊情怀的人群。这本书向我们打开了一扇字体的大门,让我们了解每一款流行字体背后的故事,以及字体世界里发生的大小事。如果你觉得除了分清衬线体和无衬线体之外没有必要研究字母其他的细节,你就大错特错了。就像看王羲之颜真卿和米芾的字,他们的走笔是多么的不同,各自蕴含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啊,英文字体是一样的道理。

《少做一点不会死》 里奥‧巴伯塔。非常实用的小册子,有一些可立刻着手去做的tip。这本书不是让你把24小时活成48小时,相反,它让你放慢速度,集中注意力,用精进的态度去生活。

《优秀的绵羊》[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读的过程中我一直跟随作者的思路反思浸淫了三十多年的精英教育系统,从曾经身为学生的角度,从现在和将来作为家长的角度,从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角度。我们的精英高校培养了大量聪明却缺乏方向感的学生,一群优秀的绵羊,大家都竞相追逐成功,却不知成功究竟是什么。大学已经向商业系统和服务系统逐渐靠拢,忘记自己的使命应当是“追寻生命的目的,即社会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存在的意义”。虽然本书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不尽苟同,但是时候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了。

《推理的迷宫》[美]庞德斯通。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个重要的逻辑谜题和悖论,范围涉及哲学、数学、物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很多方面,能看到这些问题的基础性和在科学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例如NP完全问题),也能看到深刻的科幻和奇幻小说的立足点(例如缸中之脑悖论)。感慨这起子逻辑学家真不是吃素的,经常绕来绕去就把我绕晕了,还觉得高深莫测崇拜地五体投地,果然brainy is the new sexy。

《刻意练习》[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两个重点:1. 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是专家和一般人的主要区别;2. 世界上没有天才,潜力是可以开发的,并且要大量的刻意练习。读完以后明白了为何老板在seminar开始几分钟以后就打瞌睡,但醒过来却总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了。这本书对于个人精进和子女教养上很有启发。

《爱哭鬼小隼》[日]河合隼雄。男孩子的童年果然要出去疯玩,但是现在的小孩子应该没有机会去树林里冒险,取而代之的是迪斯尼的人造景观了。总体还是不如《窗边的小豆豆》写得好。

《春琴抄》[日]谷崎润一郎。凄美决绝的日式美学,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谷崎代表之作。三篇中最喜欢《刈芦》,除了有《春琴抄》中男子对女子的痴恋以外,更让我惊叹的是妹妹阿静对姐姐阿游的奉献,为了姐姐的幸福嫁给姐姐喜欢的人,并且守身如玉。很难理解把这些作品定义为小说,《刈芦》勉强能算作小说,《春琴抄》更像历史小品,《吉野葛》简直就是游记。